食藥署年節食品抽查 金針、竹笙違規嚴重 知名餐廳寬心園、晶豪樓婚宴均上榜

文/食藥署

為保障民眾年節食品食用安全,食品藥物管理署於去(103)年12月責成各縣市政府衛生局針對全台年貨大街、大賣場、傳統市場等營業場所販售之年節食品進行稽查及抽驗,截至104年2月9日止共計抽驗1,161件,共84件檢驗不符合規定,平均合格率為92.8%。(不合格名單請點選這裡)

食品藥物管理署統計全台各縣市衛生局抽驗豆製品 (豆乾、豆腐、調味豆乾產品等)、米濕製品(粿、年糕、發糕、蘿蔔糕等)、堅果加工類食品(花生、瓜子、開心果等)、水產乾製品(蝦米、干貝及魷魚絲等)、肉加工品(香腸、臘肉、肉乾等)、脫水蔬菜(金針、筍乾等)、醃漬蔬菜(菜脯、酸菜等)及蜜餞食品(金棗、橄欖、水果乾等),共計抽驗1,161件產品,針對防腐劑、漂白劑、甜味劑、亞硝酸鹽、微生物等項目進行檢驗,共84件檢驗不符合規定;

其中不合格產品以脫水蔬菜產品比例最高,主要違規情形為檢出過量漂白劑(二氧化硫);新北市晶豪樓經典婚宴會館的竹笙驗出每公斤含43.46克的二氧化硫,超標86倍最嚴重。

其次為豆製產品,違規原因為檢出過量防腐劑(苯甲酸)及過氧化氫殘留;蜜餞產品則以檢出過量甜味劑,不合格名單如文末附件。

針對違規產品,各縣市衛生局皆已通知販售商及進貨端業者立即下架,並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處辦。食品使用食品添加物,應依照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8條之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倘違反者最高可處新臺幣300萬元罰鍰,情節重大者得命其歇業、停業;若販業者無法提供違規產品來源,可依同法第32條處新臺幣3-300萬元罰鍰。

食品藥物管理署呼籲消費者購買年節食品時,儘量選擇完整包裝的食品,並注意產品包裝之品名、內容物、食品添加物名稱、有效日期、營養標示及製造廠商等,避免挑選色澤過於鮮豔、有刺鼻味、非自然原味之產品,購買後儘早食用完畢,未食用完應妥善保存,以確保產品新鮮及食用安全。

另,選購金針、竹笙等脫水蔬菜產品時,應避免選擇顏色太鮮豔或太雪白之產品,建議消費者於烹調金針產品前,先以清水或溫水浸泡30 分鐘以上,取出沖洗後再下鍋,可去除7至8成之二氧化硫,若烹調時開蓋煮沸約 3 分鐘,使二氧化硫揮發,即可去除9成以上二氧化硫殘留。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