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輻射高風險地區食品入台,衛福部食藥署署長姜郁美今表示,食藥署與地方衛生局清查近3000件產品,283件疑似中文標籤與實際產地不符,目前已檢測193件產品,輻射均未檢出,已請業者通報下游業者預防性下架,稽查仍會持續進行;但日本產品輸台是否須附「官方產地證明」及「輻射檢驗證明」,食藥署表示,正與日本協商計畫於六月開始。
食藥署懷疑,不實標籤可能是在日本就貼好

今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立法委員質詢衛福部長蔣丙煌與姜郁美關於日本禁輸台五縣市食品疑似標示不實闖關案。
食藥署長姜郁美說,283件疑似標示不實產品中,有12件是撕開中文標示後,發現與原產地不符;另外,雖然271件產品中文和日文標示都符合,但並不能表示與製造產地符合,因日本境內准許廠商以「代碼」標示製造產地,單從日文標示看不出實際產地,食藥署必須一個個上日本網站核對代碼,才能確定產品是否來自日本五縣市。
然而,民進黨籍立法委員林淑芬質疑,今年2月就已經發現泡麵中文標示不實,但食藥署直到3月24日才公布稽查結果,食藥署根本罔顧民眾安全。
姜郁美說,2月26日邊境海關稽查發現,一泡麵中文標示撕開後,與原產地不符,因此海關針對該業者的前一批產品調查,3月4日區管中心接獲稽查人員通報一件產品違規,已辦理退運,因此,食藥署在3月19日全面擴大稽查,昨日公布結果。
姜郁美懷疑,不實標籤可能是在日本就貼好,但至於是出口商、進口商還是報關行貼的,必須再釐清。
民進黨籍立法委員田秋堇則認為,不實標籤在日本就貼好只是食藥署單方面聽業者的說法,食藥署目前可做的是進一步確認其他國家,例如中國大陸、韓國有無同樣發生日產品標示不實情況,如果只有台灣發生,就有可能是台灣業者為了進口核災區便宜的產品,回頭要求日本貼不實標籤,或自行黏貼。
林淑芬說,去年10月28日就已經預告日本輸台產品必須有「官方產地證明」和「輻射檢驗證明」,但至今遲遲未公告,今天質詢時,已提案經衛環委員會通過,預告應立即於二週內公告施行。但立院委員會臨時提案決議不具強制力,因此仍須看行政機關研議。
被問及有無受到日本國會或台日交流協會壓力?蔣丙煌說,日本的確有提出要求,希望能開放五縣市產品輸入,因為他們認為食品很安全,但考量到台灣民眾的健康,台日仍持續溝通當中,其他國家也在處理類似問題。
姜郁美回應,目前還在跟日方協商格式與內容,日本國內也要跑行政程序,會盡快公告,目標希望在今年6月底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