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剛過,北部民眾漸漸能感受到「天涼好個秋」的季節變化,中藥店、中醫診所也紛紛貼出「秋令進補」的消息。不過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抽查市售金針、中藥材等50件產品,發現8件金針有6件不合格,薑絲2件就有1件不合格;至於中藥材,有2件當歸、5件白芍全數檢出二氧化硫。
消基會強調,金針、薑絲檢出二氧化硫都是「老問題」,政府應該加強執法、輔導業者改進。而中藥材由於目前台灣只有山藥、白果、百合訂有二氧化硫標準,當歸、白芍都不在其中,消基會建議政府應趕緊制定更嚴格的標準。
消基會抽查,金針、薑絲二氧化硫超標嚴重
消基會抽查市售2件薑絲、5件白芍、6件綠豆芽、6件當歸、7件黃耆、8件乾白木耳、8件枸杞、8件乾金針等共50件樣品,其中1件薑絲、6件金針二氧化硫檢出超過《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暨規格標準》。
食物中會出現「二氧化硫」,是因為業者添加「亞硫酸鹽類」所產生的殘留物。其實亞硫酸鹽類是合法的「漂白劑」,能保持食物鮮豔、避免食物變質,可用於杏乾、白葡萄乾、動物膠、脫水水果、糖蜜等產品,而在金針的二氧化硫殘留量為4g/kg。
消基會在散裝攤商、台灣省政府聯合員工福利社購買的8件金針樣品中,有6件二氧化硫殘留超標。消基會檢驗長凌永健說,「8件有6件不合格,比率非常高,但其實這是老問題;但反過來看有2件是合格的,代表合法使用亞硫酸鹽類是做得到的。」
至於抽驗不合格的薑絲,則是出現於北部的散裝攤商中。凌永健強調,今年5月西螺果菜市場傳出薑絲殘留二氧化硫,雖然引起中部衛生局重視、輔導業者改善,但這次抽查不合格的是出現在北部,「代表這個問題還是存在。」
中藥材也有二氧化硫,但我國規範較中國寬鬆
另外,8件當歸有2件檢出二氧化硫,5件白芍全都有二氧化硫。凌永健解釋,中藥材加工過程中會使用二氧化硫燻製,既能殺死藥材中的害蟲,也能防止細菌、黴菌生長,也能發揮抗氧化功用;但「我國《台灣中藥典》卻只有對山藥、白果、百合制定二氧化硫的標準,其他都沒有規定。」
而根據中國2010年的《中國藥典》規範,所有中藥材二氧化硫都不得超過0.15g/kg,而山藥、牛膝、粉葛、天門冬、天麻、白芍、白朮、黨參等10種中藥材不得超過0.4g/kg;若依此來看,本次檢驗就有1件當歸、2件白芍不合規定。

凌永健說,在台灣多數中藥材自中國進口的情況下,加上台灣法規相對寬鬆許多的情況下,未來是否品質較差、不符中國規定的藥材會大量銷往台灣?消基會強烈呼籲政府應趕緊重訂市售中藥材二氧化硫的殘留標準。
衛生福利部中藥司科長陳聘琪說,目前已觀察到中藥材含有二氧化硫的情形,也於近日向專家學者徵集意見,是否擴大管理二氧化硫的規範,最快年底會有初步結果。
消基會建議民眾薑絲自己處理,對賣相特別好的要當心
消基會建議,民眾最好選購完整的薑再回家自行刨絲,而外食族應注意小菜配送的薑絲是否「特別白」;小吃、餐廳業者在使用生薑時,可先清洗、再浸泡,由於「二氧化硫」相當容易溶於水,只要確實清洗就能去除。
而選購乾貨時,可以取部分樣品來聞,一般而言沒有添加二氧化金針較沒有藥水味,表面也較乾澀,且金針頭部呈現黑棕色也可作為參考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