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刺虱目魚人人愛吃,但虱目魚初級加工業的前景,卻如濱海夕陽,面臨從業人員老化、缺乏制度、市場萎縮的多種挑戰。
一位不願具名的虱目魚加工業第三代成員,接受上下游採訪時坦言,回家投入虱目魚加工事業轉型、參與制度認證,其實面臨長輩和員工反彈挑戰,一路挺過來,只希望透過制度讓傳統產業品質、收益提升,藉由市場開拓、吸引年輕人回流,不只照顧員工和公司,也讓虱目魚加工可以代代相傳。
-780x513.jpg)
傳統工廠模式必須改變
接受上下游採訪的虱目魚加工業者,「位列」家族的第三代,也是大學普及化、熟悉網路的世代。
「我們家從我阿公開始養虱目魚,爸爸開始做飼料廠和加工,後來賺了錢才拓廠,」在父執輩的經營下,才有今天看到一口口6、7分大的魚塭和工廠用地。
不過當時的工廠和一般人印象中的加工廠一樣,昏暗、簡陋,也沒有特別的廠區用地規劃;然而隨著消費者意識提高,市場越來越講究生產過程的衛生、乾淨,甚至還要符合第三方驗證制度的生產標準,過去工廠運作的模式勢必得跟著改變。
過了父母關,還得過員工這一關
但改變並不是「想改就改」,這位第三代成員坦言當初和父親提及時卻是備受挑戰;「做這麼多,要花錢、多耗工,有什麼效益?」第三代說,而在取得認證前,其實「很難拿出具體事證當作『證詞』來說服長輩,」也只能不斷溝通。
「最後他開給我一個額度,只要(成本)壓在這裡面,就放手給我做。」兩代之間終於達成共識,才開始著手擴廠、申請驗證的工作。
不過除了家庭內的「革命」外,工廠運作模式的改變也代表員工必須跟著改變,像是進入作業區前要消毒、要集中管理衣物、要落實新的分工和分組等,許多不適應的員工紛紛求去離開,頓時人力短缺,對公司或業者來說都是一大考驗。
盼用制度帶給傳產新未來
在挺過這些困難後,現在只要到工廠參訪的業者,都能看見各種包括ISO22000、HACCP、產銷履歷、檢驗證明在內的證書掛在牆上,也是第三代努力的成果。
雖然話不多的他並沒有特別說為什麼「執拗」地要認證,但從他屢屢提及「產業」,很能感受他對未來的「虱目魚加工」應該怎麼做?既有期盼,也有擔憂。
「現在有很多要洽談供貨的下游廠,或是消費者,都很在乎加工環節,尤其是下游廠,談到一定程度時,他們都會問能不能讓我看看廠區?」因此,如果不跟上當前的認證趨勢,還維持一貫傳統作業,市場只會漸漸萎縮、苦撐,最後遭淘汰。
其實經過認證把關很能爭取客戶信任,有效拓展市場通路;有了穩定的銷路,公司才有收益,才能養活公司員工,而有好的收入、好的制度,才能吸引年輕人回來工作,「我很希望提供一些好的回饋機制,讓產業繼續發展。」
「我也很鼓勵年輕人回來做,如果他們真的有興趣,我建議他們至少做個3、5年才會比較有想法。」
延伸閱讀:誰取出了虱目魚的刺?
-780x52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