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嘴邊海膽 科博館驚奇特展

全身是刺的海膽原本所向披靡,但被人類發現味道肥美大肆捕撈後,陷入生態危機,為了讓民眾更進一步認識「餐桌外」的海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特別舉辦展覽,由館內海洋生物專家策劃,除了珍藏的標本與多彩海膽體殼,還有互動遊戲增加瞭解。

科博館生物學組博士黃興倬表示,海膽是海洋推土機,會吃掉過多藻類,是維持海底生態要角「不是把海膽放回去,生態就能恢復,最根本的方法還是劃設完全禁止採撈區,甚至連科學目的的探訪都禁止,才能不受人為干擾。」

白棘三列海膽體殼側面(圖/李坤瑄提供)
白棘三列海膽體殼側面(圖/李坤瑄提供)

海膽特化棘刺構造,海參、海星的親戚

海膽屬於棘皮動物門,在這個分類中的動物外表會有一層表皮覆蓋,表皮上又有一些長短不一的棘刺,所以才稱「棘皮動物」。其中常見的海參、海星、陽隧足和海百合(又名海羊齒),都在同一個家族。

負責策畫這次展覽、現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博館)生物學組博士的黃興倬說,海膽是棘皮動物中棘刺特化較明顯的動物。如果將海膽解剖,從內而外大概可分出體殼、表皮和棘刺。

其中體殼薄如雞蛋,裡面包覆食道、生殖腺等臟器,且攝食口朝下、排遺口(肛門)朝上;而表皮上則連接有感應外界變化的感官細胞,和負責移動、吸附的管足。

至於棘刺,則依照不同品種有長短、粗細、有毒無毒之分,可用來防衛敵人,而靠近攝食口的棘刺則較短,是用來固定和移動。

®üÁx¸Ñ­å¹Ï¼Ð¥Ü

互動展品增加趣味,讓你更了海膽

為了讓民眾不只是「隔著玻璃窗」看展品,現場還設計有不少互動體驗。像是模擬海膽棘刺的機械展品,只要將手指伸入櫥窗中,擺動的棘刺就會瞬間僵直。

負責展覽設計的助理研究員陳慧娟說,這是模擬海膽遇到威脅時,棘刺下方的組織會變硬、把棘刺「鎖住」,就能抵禦威脅的習性。

海膽感應到危險時,棘刺底下的組織會變硬來鎖住棘刺,讓棘刺發揮防衛功能,而展場也打造出一個模擬海膽特性的互動展件。(圖/潘子祁攝)
海膽感應到危險時,棘刺底下的組織會變硬來鎖住棘刺,發揮防衛功能(圖/潘子祁攝)

另外還有一個長得像夾娃娃機的展品,「這個就是亞里斯多德提燈,」陳慧娟說,亞里斯多德提燈是模擬海膽口中,一個5片狀、用來啃食海藻的器官,藉由放大20倍的緩慢速度讓民眾更清楚看見海膽的攝食過程。

之所以名為亞里斯多德提燈,是為紀念曾在動物分類學上有貢獻的亞里斯多德,而口器造型類似提燈,便有此別稱。

放大20倍、用來模擬海膽口器「亞里斯多德提燈」的模型。(圖/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
放大20倍、用來模擬海膽口器「亞里斯多德提燈」的模型。(圖/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

海底推土機,吃掉過多藻類、協助生態平衡

海膽主要以海藻為食,屬於棲息在海底的底棲型動物,且多數喜歡在夜晚中出沒。也因為底棲的特性,海膽因此被視為「海底的推土機」。

黃興倬說,當一塊海底生態遭破壞時,會有些藻類快速生長、占據地盤,對其他物種、像珊瑚就會有排斥性,「這時候如果海膽爬行過去攝食,就能對這種優勢性造成影響,會助於其他物種或珊瑚棲息。」

另外有些海膽也會在珊瑚礁中挖洞棲息,「雖然對珊瑚礁是一種破壞,」但黃興倬說當海膽死亡後,海藻挖鑿出來的穴、溝會成為其他漁群繁殖的場所,反而有利於海洋生態。

環棘鋸棘頭帕海膽體型大、個性凶猛,甚至會以其他海膽為食。(圖/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
環棘鋸棘頭帕海膽體型大、個性凶猛,甚至會以其他海膽為食。(圖/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

最大天敵是人類,學者:盼設禁止採撈區保護族群數

海膽其實沒有特別的天敵,只有一種名為板機魨的鱗魨科動物會去攝食海膽。黃興倬說,鱗魨科魚類具有強健的牙齒,連珊瑚都能咬斷,因此海膽的棘刺對牠影響不大。「而牠們要吃海膽的時候,會把海膽掀翻起來,再破壞海膽的殼、想辦法吃牠的生殖腺。」

不過板機魨吃掉的海膽有限,主要的天敵還是人類。黃興倬說,近年台灣受日本影響,開始喜食海膽,其中最主要的是白棘三列海膽(在台俗名馬糞海膽)、口鰓海膽、紫海膽等3種海膽。

「這3種海膽的生殖腺很豐富,一次都能產出數十億顆精卵,原本是能藉機增加繁衍後代的成功率,卻因為生殖腺肥美豐厚,遭人類覬覦而成為繁衍劣勢。」黃興倬直言,「所以保育工作特別重要。」

他強調千萬不要以為採摘過度後,只要放流海膽就能彌補生態平衡,「放了牠們也不一定會棲息回去,最根本的方法還是劃設完全禁止採撈區,甚至連科學目的的探訪都禁止,才會完全不受人為干擾,而有固定、不受干擾的母群體活動。」

DSCF9093-1280
因生殖腺肥美而被過度捕撈的海膽(攝影/Alittle)

延伸閱讀:造型多變奇幻 海膽生命4億年

(本文為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人事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