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來襲虱目魚大量凍昏,漁民搶收急送加工,怕整年血本無歸,有外界擔心這些魚是否是「死魚加工」,是否符合食用標準?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副教授冉繁華表示,只要虱目魚還有「一口氣在」,仍是新鮮沒有食安疑慮,嘉義縣政府表示,有派人定期了解虱目魚加工廠運作情形,大眾可以放心。
根據漁業署最新統計,目前漁業損失已達1.6億元,光台南市損失量就有4.8噸,且數量還會持續上升,農委會也已公告低利貸款和補助辦法。嘉義縣農業處漁業科長李建霖認為,近兩日除虱目魚外,台灣鯛、金目鱸魚的受損情形是密切注意的目標。
翻白肚魚做加工?只要「一口氣在」就可以
寒流來襲,大量虱目魚暴斃,心疼之餘也難免擔心,漂浮在魚塭上的虱目魚送去做加工,是否符合食用標準?
「『漂浮』的虱目魚能不能吃,要看時間和每個池子的管理狀況。」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副教授冉繁華說,氣溫剛開始變低時,虱目魚的活動力會減弱,甚至因腦失溫而失去平衡,開始在水面漂浮或載浮載沉,這時候捕撈的虱目魚仍是「活著」、新鮮可食用的魚,並不會有食安疑慮。
然而死亡的虱目魚會先沉降在池底,過2、3天後才又浮出水面,此時虱目魚的魚鰓會發白、魚目不清、肉質失去彈性,並出現魚腥味,並不適合食用。因此「漂浮中」的虱目魚仍必須看是活著,還是已經死亡一段時間,來判定新鮮度。
另外虱目魚還有一種「淺坪」的養殖方式,由於這種方式水深不到60公分,和一般水池相比淺很多,因此溫度和氣溫接近,「所以當寒流來的時候虱目魚會亂碰,造成撞暈的情形,」但只要是活體都是新鮮的魚。
嘉義縣農業處漁業科長李建霖說,嘉義縣為國內主要的虱目魚加工重鎮,上週前已協調4家加工業者協助處理搶收的虱目魚,並實地前往工廠進行了解。
「新鮮跟不新鮮的魚很明顯,新鮮的魚沒有腥味,魚鰓仍是紅的,不新鮮的魚則有腥味且肉質無彈性,一般就是拿來做肥料。」李建霖說,這中間的區隔很清楚,加工業者也不敢冒險將不新鮮的魚貨加工販賣,「這風險業者也擔不起。」
虱目魚價暴跌,最低跌到1台斤6元
4家代工的其中一名匿名業者表示,會依照池中受寒害的程度進行加工,「有凍傷的虱目魚不耐放,必須最優先處理,沒有凍傷的魚就留在池中。」而4天來平均每日比平常多處理1萬公斤的虱目魚,每日漁民都會打電話來請人收魚,而工廠外都有5、6台車在排隊等候卸貨。
據他了解,目前盤商向漁民收購的價格約是1台斤15到20元,但飼養成本約是36到38元,雖然價格腰斬,但漁民若不賣連本錢都收不回來。
而高雄價格更慘,湖內的虱目魚養殖戶「阿麟嫂」蘇芳說,「販仔秤重時也沒講價格,後來算才知道1台斤只有6元。」讓許多漁民直呼請人來撈的工錢都賠不夠,乾脆不要撈。
許多地方政府都表示,盤商和漁民收購的「池邊價」交由市場機制決定,政府不會進行干預。高雄市政府海洋局副局長柯尚余認為,「1台斤6元應該是凍傷的幼魚,因為重量不足才有這樣的價格。」

魚損達1.6億元,接著恐是台灣鯛、金目鱸魚
根據漁業署統計,目前虱目魚、石斑、文蛤等漁業損失金額高達1.6億元,而台南市政府截至今(26)早的最新統計,市內虱目魚受損量達4892公噸,漁業科長洪國堯「但量會一直出來,所以也很難估計總量是多少。」
不過目前虱目魚的受損情形近日應會結束,李建霖說台灣鯛、金目鱸魚的情況也不樂觀,災情恐於明後日出現。農委會也已公告各縣市進行天然災害救助及低利貸款,農漁民於2月4日前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