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農委會資料,台灣國產肉羊隻數一路下滑,十年前還有19萬隻的肉羊,到前年年底僅剩10萬5千多隻。其中肉羊品種又以努比亞、波爾這兩個品種的雜交羊居多,市占率高達九成,真正的台灣黑山羊因換肉率低,不受市場青睞,僅剩不到一成,面臨保種危機。
花蓮農友陳嘉勳認為,土山羊雖體型小,但吃起來的肉質與風味特殊,他以放牧的方式飼養台灣黑山羊,除了以青草、果葉作為草料,也購買外觀不好的有機蔬果來餵羊,輔以有機中草藥及香料,提高羊隻的自體免疫力,養出身強體壯的本土黑山羊。
-1-457x660.jpg)
黑山羊來台三百年,換肉率低不敵市場需求
黑山羊大約在十七世紀時,隨著鄭成功來台拓墾而被引入台灣。羊身全黑、體型不大的黑山羊不僅耐熱,也耐粗食,酒糟、花生藤、粗糠等粗食都能作為飼料,很快地便適應台灣氣候。
「但現在大家都越來越不養台灣黑山羊了,因為不符合經濟效益。」中華民國養羊協會會長林浚琛解釋, 雖然台灣黑山羊比較香、氣味特殊,有一定的市場,但大概要養兩、三年才會長到三、四十公斤,跟其他羊種比起來,不僅小隻,換肉率也很低。
「同樣一隻羊,台灣黑山羊能切出來的肉就比波爾、努比亞還要少。」林浚琛表示,因此很難賣到高價錢,1公斤純種台灣黑山羊大約只能賣到220~230元,若經過混種,能長得比較大,但1公斤價格也不會高於250元,「黑山羊需要較長時間養成,但售價不好,養的人不划算。」
-2-660x495.jpg)
黑山羊適合有機市場 建立特殊品牌
目前「羊肉爐」是肉羊最大的銷售通路,經詢問,數家標榜「本土國產羊肉爐」業者紛紛表示,確實不太會進台灣黑山羊,「因為不合用啊!」本土黑山羊肉質比較硬,且要燉比較久。
林浚琛表示,台灣黑山羊雖然香,但確實因為肉少、肉韌,而較難大量銷往羊肉爐通路;若要賣台灣黑山羊,一般都是直接賣到傳統市場,讓一般家庭戶購買,「但就還是少量賣,也很難賣高價。」
面對台灣黑山羊逐漸失去市場,畜試所恆春分所長黃政齊表示,以目前的銷售通路、市場需求來看,台灣黑山羊確實很弱勢,「但台灣黑山羊非常適合有機市場,應該朝建立特殊品牌羊肉之方向努力。」
-1-660x449.jpg)
花蓮農友放牧有機黑山羊
「土雞跟土羊一樣,又小、肉又韌,沒道理土雞做得起來,但土羊做不起來啊!」經營慶錩牧場、養了上百隻台灣黑山羊的花蓮農友陳嘉勳表示,自己將台灣黑山羊拿去清燉,發現土羊肉瘦肉率高,且清燉起來沒騷味,「這就很符合現代人養生的觀念啊!」
目前陳嘉勳以放牧的方式飼養台灣黑山羊,平時不僅以青草、果葉作為草料,也會自行種植、或向花東地區有機農友收購外觀不好的有機蔬果來餵羊;除了放牧草飼外,陳嘉勳還會餵食自行栽種的有機中草藥及香料,以提高羊隻的自體免疫力、驅除體內蟲隻,養出一隻隻有機台灣黑山羊。
「其實吃羊的花樣很多,如果只侷限在羊肉爐、火鍋,等於把路走窄了。」陳嘉勳表示,目前自家飼養的台灣黑山羊除了自銷之外,也會供貨給需要台灣黑山羊作為藥膳藥引的客戶。
而之前陳嘉勳也曾與幾位大廚聊過台灣黑山羊,大廚們也都對土羊肉質很有興趣,「但我現在數量還不夠多,怕不能大量供貨。」陳嘉勳目前仍持續在全台灣搜羅純種台灣黑山羊。
-1-660x446.jpg)
廚師:台灣黑山羊野味十足 深具潛力
花蓮當地私宅廚房餐廳Ian’s table前陣子曾經試過烤土羊腿、土羊肋排,「台灣黑山羊確實很有潛力!」澳洲籍的師傅Ian 表示,雖然黑山羊肉確實不多,但因為養成時間較長,嘗起來有一股特殊的野味,羊味很夠,「我個人很愛,某些顧客也會喜歡這種味道。」
雖然目前只試過一次菜,希望將台灣在地食材融入料理的Ian也確實想嘗試發展台灣黑山羊料理,「但還要多研究。」Ian表示,對廚房工作者來說,食材最重要的就是質、量穩定,但目前台灣黑山羊的供貨量還是有些不穩定,再加上屠宰、修肉的技術也還不夠成熟,因此還要長期觀察、試菜,才能確保「台灣黑山羊料理」能夠成為一道穩定的菜。
「目前推廣數量確實還很少,還有一大段路要努力!」黃政齊表示,但長遠來看,台灣黑山羊或許能成為極端氣候下的新星,「畢竟不是每一種外來品種都能適應台灣天氣,但台灣黑山羊已經適應了三百餘年了。」未來農友可能會慢慢回流飼養台灣黑山羊。
他也認為,台灣黑山羊適合放牧經營,因為黑山羊市場價格不高,採用放牧模式也可以降低相關的成本,比較可行。
-1-660x44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