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再次強震 古城山民堅守原地 以農業重建山林生機

一切堅固的,都煙消雲散。地牛翻身頻頻,石砌的牆看似固若金湯如今散落一地,像是破碎的蛋殼;傾頹的衣櫥、倒斜的桌椅、凌亂的床鋪,私生活倉皇暴露在斷垣殘壁間。

地動山搖,高山裂開大縫

8月24日凌晨斷送將近300條性命的中部大地震,只是這波不平靜的序幕。二個多月來,義大利搖搖晃晃,10月26日晚間的地震達芮氏規模5.9,隨後30日早上的強震規模6.5,是近36年以來最大的一次。

先前已經出現裂縫的屋舍、建築,經不起一再的搖晃,位在義大利心臟的諾爾恰(Norcia)處在震央,城中心的聖本篤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Benedetto)應聲倒塌。地質學家麥席納(Paolo Messina)說:「如果沒有先前的地震釋放能量,30日的地震甚至可能超越規模7。」不幸中的大幸,多數居民已經疏散,除了20人受到輕傷外,沒有人因此喪失性命。

110911790-7c652796-9625-4f8d-bab6-c39373b599e8
諾爾恰(Norcia)小鎮受地震嚴重侵襲(圖片拍攝/義大利Protezione civile民防署)
110908627-3f30d35b-dfcf-4ad6-aa69-46b7f74ec412
(圖片拍攝/義大利Protezione civile民防署)

維托雷山(Monte Vettore)出現一條長達10公里的裂縫,部分斷層的落差達一公尺,總計扭曲變形的地表約130平方公里。介於中部翁伯利亞(Umbria)與馬凱(Marche)大區之間的維托雷山隸屬於亞平寧山脈,猶如台灣的中央山脈,從波河以南貫穿狹長的義大利半島,因為非洲板塊擠壓歐亞板塊,褶皺起伏的山巒幾世紀以來地震頻繁。

諾爾恰在1979年被夷為平地後重建,避震的建物逃過1997年與今年八月底的搖晃,但30日的強震讓山城再次傾頹,當地的5000名居民中,有3000人被疏散。

不畏巍峨的亞平寧山勢,數千年來,義大利人在山林上開墾,山頭、峽谷間村落星羅棋布,八月底受創嚴重的阿馬特利切(Amatrice)是其中之一,歷經一連串的地動山搖,現在有300個聚落搖搖欲墜。

110909410-c4a27788-69fc-464e-a212-cad17ec48068
諾爾恰(Norcia)小鎮受地震嚴重侵襲(圖片拍攝/義大利Protezione civile民防署)

「斬斷後,才會重生」,災民要求原地重建

「必須把疏散的人們帶往海岸,我們無法在原地幫助他們」,民防署署長庫爾裘(Fabrizio Curcio)表示。馬凱大區的災民多被送往臨亞得里亞海濱的度假飯店,翁伯利亞的民眾則落腳地勢較平緩的特拉席梅諾(Trasimeno)湖邊。

蠢蠢欲動的地牛彷彿隨時要竄出地殼,許多驚慌失措的災民接受了臨時的安置。然而,不少人擔憂,一旦走了,就回不來了,家園只能荒廢。「我們不要住旅館,要就近搭建的帳篷」,飼養場主人向諾爾恰市政府抗議,一走了之,結果是牲畜餓死。農牧協會指出,10月24日的地震後,災區的牛奶產量已經下滑三成,這還沒有計入最新的災情。

italy-norrcia-980

諾爾恰是聖本篤的出生地,當地人重複著他的教誨「斬斷後,才會重生」,不畏打擊,堅信在浩劫後是復甦新生,在哪跌倒、在哪爬起,就像數代人在瓦礫堆間重新搭起牆、蓋起屋舍、修葺了教堂。

聖本篤首開先河,在六世紀時創辦了修道院,他也是天主教的歐洲守護聖人,「在基督文明的意義外,如同諾爾恰的許多義大利古城保存著西方文明的基因,原地重建是保存歐陸文化的重要一環,維持古城是維護記憶的關鍵步驟。古代羅馬人在征戰勝利後毀城,就是為了毀去迦太基的文明。」法國人類學家屋吉(Marc Augé)表示。

台灣的教科書通常把中古世紀描繪為黑暗時代,事實上,雖沒有羅馬帝國的璀璨輝煌,但許多西歐文明在修院中薪火相傳。在靜謐處隱修之外,聖本篤的修士栽種蔬果、香草,養蜂取蜜、釀酒、下廚都難不倒,修士的飲膳文化至今仍是義大利農業與美食的瑰寶。

%e5%9c%96%e4%b8%89
聖本篤修士的濕壁畫(圖片出處:Wikipedia)

山城居民不想離開,恢復山林生機

八月底的大地震後,亞平寧山脈一帶的上百位市長在十月中齊聚一堂,討論山城的發展之道。境內高山盤踞的阿布魯佐(Abruzzo)大區副區長羅利(Giovanni Lolli)說:「人們離開山區,因為這裡缺少投資,生活越來越艱難。我們要的不是補助或善後的款項,要的是亞平寧可以靠自己謀生。」

鄰近亞平寧山脈的土地佔義大利面積的52%,但人口不到全國的20%。市長們呼籲,「亞平寧是義大利的脊樑,是國家的核心而不是邊陲。」在城鄉發展的規劃中,不該把亞平寧山民的外移當作理所當然,融入在地意見,推動農業、畜牧與永續的觀光業,保護天然資源、野生植物、當地傳統與文化與景觀,是帶動山林生機的必要條件

被視為障礙的山,其實資源豐富。當平原還是一灘死水壅積、瘴厲之氣蔓延,山區的畜牧活動已經成形,有學者認為,向低地流動的山民推動、養育了地中海文明最初的生活。

比起肥沃的波河平原,諾爾恰的養豬業不算興盛,更多的是山林間肥美的野豬。但諾爾恰人閹豬、殺豬的屠宰技術高明,為鄰近的農家服務外,還下山到大城羅馬、佛羅倫斯一展身手,在沒有冰箱的時代,擅長製作火腿、臘腸和各式醃漬肉品。因此義大利文中的諾爾恰人(norcino)也就是豬肉商的意思,豬肉食品舖子norcineria也是源自諾爾恰字根。至今,諾爾恰仍舊以豬肉製品聞名。

重建必須借重農人,從腳下的土地開始

亞平寧的山勢往諾爾恰的東方推高,28公里外的露秋堡(Castelluccio)海拔1400公尺,春季時山城四周罌粟花海環繞,迎風搖曳像在山野間吟唱詩歌。這裡出產的扁豆(lenttichia)不怕高原的低溫,不需化肥滋養或農藥除蟲也能長成。

露秋堡的扁豆透著淡淡的橘色,有時夾雜微黃與淺綠,比起常見的品種,色澤溫潤、型態較小。因為皮薄,不須浸水泡軟,可以直接烹調。產量不多,但很受行家喜愛,甚至遠渡重洋外銷到日本。

%e5%9c%96%e5%9b%9b
左邊是露秋堡的扁豆,右邊是一般常見扁豆(攝影/鄭傑憶)

往西走,卡夏(Cascia)的幾名農人在幾年前意外發現前人留下的種子後,開始復育野生的羅薇亞(roveja)豆子,墨綠、棕褐和鐵灰的表皮像是染上大地的顏色。身形比義大利常見的花豆小上好幾號,但蛋白質豐富、少油脂,這地中海山民的食物剛好呼應當前養生趨勢。藉著栽種豆類,卡夏正逐漸恢復人氣。

然而,和諾爾恰的命運一樣,露秋堡和卡夏再度被地震摧毀。抱著希臘神話中薛西佛司般的精神,山民要壘起再度倒下的石頭重建家園。醃豬肉、豆子以外,中部山城還有橄欖油、松露和綿羊乳酪,「古老的傳統與傑出的食物,確保露秋堡的經濟與旅遊業」,慢食創辦人派特里尼(Carlo Petrini)說,「重建必須借重農人,從腳下的土地開始。」

義大利的文化在羅馬、米蘭、威尼斯和佛羅倫斯等大城開出繁美的花朵,但唯有深入山林鄉野的根鬚茁壯,才能再度結出豐潤的果實。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