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噗!噗!」南投鹿谷茶園蜿蜒小徑間,時不時能看到一台白色野狼機車奔馳其中,過了幾個彎,野狼機車騎士熟練地停在某個製茶所旁,只見原本坐在製茶所內的製茶師傅打開門、熱情地喚著,「Andy!你來了啊!看到這台歐兜賣就知道你來了!快進來快進來!」
騎士脫下安全帽,只見深邃的五官漾著大大的笑容,此人正是「一口茶」平台的共同創辦人Andy Kincart,來自美國的Andy無違和地在鹿谷茶區間穿梭,因為「茶」就是Andy跟台灣的共同語言。
Andy(右)四處找台灣好茶,(左)台灣有機茶農張顥嚴(圖片來源/一口茶)
因為台灣茶,搬到台灣來
「我會搬到台灣,就是因為茶。」這段茶緣得從23年前的故事說起,當時在美國學習中文的Andy總覺得一定要去中國大陸一趟,但在朋友推薦下,先來到台灣,並在東海大學唸書,「那時候,我東海大學的室友在學八卦,他的八卦老師很喜歡喝茶,我就跟著慢慢認識台灣茶了。」Andy談起這段緣份笑道,「我那時也不知道喝的是什麼茶,只知道很香,現在想想,可能是高山茶。」總之,台灣茶就這樣闖入了Andy的生命。
隨後,Andy又回到美國,「但我發現,沒有茶的生活太無聊了!」在美國始終找不到好喝的茶,讓Andy決定回台灣,「我跟台灣的連結是『茶』,也是為了茶而搬到台灣,所以我想離茶越近越好。」也因此,Andy選擇落腳茶鄉鹿谷,「這裡是凍頂烏龍的故鄉,不管是製茶技術、經驗,或者是茶農經營茶園的概念,鹿谷都是很重要的地方。」
在鹿谷,Andy不僅可以時時刻刻品到自己深愛的台灣茶,更在這塊土地上遇到了自稱「老茶癡」的鹿谷鄉農會秘書林獻堂,並以此慢慢拓展Andy的茶園、茶農交友圈。
.jpg)
用英文把台灣茶推出去
深深迷戀著台灣茶的Andy,滿心希望讓更多外國朋友認識台灣茶的美好,於是在2013年創辦「一口茶」(Eco Cha)平台,與其說Andy是個賣茶的生意人,Andy對自己的解讀卻不是如此,「我不是一個生意人,我只是想用英文,教更多外國朋友認識這是什麼茶、怎麼製成、為什麼特別,聊聊茶農、談談茶園。」Andy推廣台灣茶的方式也很簡單,「我有一個網站,如果你找到我,你可以跟我買茶。」就是如此單純。

鼓勵茶農做出代表台灣的特色茶
「而我覺得『貴妃茶』是最能把南投特色、歷史背景結合在一起的特色茶。」Andy解釋,鹿谷以凍頂烏龍聞名,茶農都會很小心地照顧茶樹、避免蟲咬;但921大地震那年,許多茶路都斷了,茶農不方便進茶園噴藥,導致那年小綠葉蟬大增、啃咬茶葉,「被小綠葉蟬啃食過的茶葉會散發蜜香。」雖然被蟲咬了,但茶農與農會還是想把茶製出來,於是用凍頂烏龍的製法製出有蜜香的「貴妃茶」。
貴妃茶極具地方特色,但卻是可遇不可求,「因為蟲咬的情況很難控制,再加上被蟲咬了之後,茶葉的製成變得更加不穩定。」Andy表示,現在雖有茶農在夏茶期間不噴藥,希望小綠葉蟬來啃食葉子,「但還是不好控制,有時候來的蟲子不是小綠葉蟬。」茶農只能碰運氣,直到製茶前一刻才視蟲咬情況決定要製成貴妃茶還是紅茶,「所以貴妃茶雖然很有特色,但還是不能量產。」
因為想讓更多人認識台灣特色茶,Andy踏遍台灣山區找茶,「我希望能夠鼓勵傳統茶農,讓他們知道,他們正在做能夠代表台灣的特色茶。」因此Andy找茶不侷限於有機、自然農法栽培的茶園,而是要找到「對的茶農」,對Andy而言,最重要的是鼓勵茶農「永續經營」,不論慣行或有機,都要以「產出安全的茶」為原則,有了永續經營的概念,才能確保茶農愛惜自己的招牌、好好種茶,讓台灣茶的名號能夠長久地走下去。
「就我的觀察,因為消費者的要求,現在台灣茶農已經把茶推得很安全了。」Andy表示,他現在的工作就是多跑、多認識人,看茶農種茶、看製茶師傅製茶,找到可以信任的人就合作,「我現在大概會跟15個茶農合作,其中穩定合作的大概有7、8個。」翻開鹿谷鄉農會的會員名冊,Andy幾乎都喊得出名字,各個都是熟面孔,而目前, Andy的合作對象大多集中在南投、嘉義一帶,因為他時不時要去巡巡看看。

最愛凍頂烏龍!
一口茶成立後,Andy對茶的認識越發深入,「其實我就是到處聊天,聊到什麼茶就喝什麼茶。」聊著聊著,Andy學會了品茶,甚至對於萎凋、揉捻、發酵等製茶工序都能信手拈來。
「這茶好像炭焙得有點過頭了,喝起來有焦味……」「我看這茶發酵程度應該不到50%對吧?我猜大概只有40%左右?」只見Andy時不時閉上雙眼、將鼻子湊上杯緣嗅一嗅,輕啜一口茶、發出呼嚕呼嚕聲,讓茶汁充分在舌尖滾動,再開口跟製茶師論茶。
看到Andy專注品茶的神情,不禁讓人好奇,愛茶成癡的他最愛哪一款台灣茶?「絕對是凍頂烏龍!」Andy爽朗地笑道,「我每天都要喝茶,應該說我一天要喝好幾次茶,凍頂烏龍的發酵度、炭焙度很豐富,讓我就算每天喝都不會膩!」雖然紅茶、綠茶占去大宗茶葉市場,「但我覺得,越來越多人開始懂得台灣烏龍的好。」
目前一口茶主要將台灣茶銷往美國,占其八成業務量,另也會少量銷往歐洲、加拿大,「外國朋友們品嘗到烏龍茶之後都紛紛表示驚豔,有些人甚至覺得,這滋味不輸威士忌或葡萄酒。」
-520x780.jpg)
(本文為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 人事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希望台灣人的茶在國際上發光發熱
臺灣 茶農們辛苦了~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