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科學研究接地氣 臺大生到坪林學做茶

白茶,一種採摘後,不經過殺青或揉捻,只經過曬或文火乾燥後加工的茶;為中國六大茶種之一,但在台灣較少為人知。其葉完整,似乾燥的枯葉,茶湯呈淡黃色,鮮爽且甜而不帶任何苦澀。因白茶需久泡才有味,往往讓品茶者等得望眼欲穿。如果茶有茶語的話,那白茶的茶語將會是:靜待我娓娓道來。
臺灣大學氣候變遷議題實作課程的同學們,則選在4月22、23日,來到坪林鄉慈心淨源茶廠學習白茶的製作。「氣候變遷議題實作」為臺大「食養農創」計畫下的一門課程,課程目標是因應未來50年甚至100年的氣候變遷,提案協助坪林當地茶農進行栽種與技術的改良或轉型。

動手泡茶卡實在

呂美營廠長在茶碗裡放滿八分的白茶,一邊對著同學說:「雖然你們是來茶廠學做茶的,但是真正能動手操作的部分其實不多,大多還是在旁觀觀察或幫忙拿笳藶(竹篩),學如何專業泡茶,是你們可以真正動手又可以帶走的技巧,比較實用。」

因為白茶成湯時間長,因此泡茶有些眉角,要不就是下多一點茶葉,一次泡多一點,不然就要準備故事,讓茶杯空空的品茶者注意力轉移到故事裡,忘掉茶湯還沒下肚的事實。

白茶,不只是泡的時候要等,製程時的靜置發酵更需要三天等待,過程中不需揉、不用捻、不可翻動,偶爾觀察水從葉脈蒸發,走水的程度即可。製茶是持續24個小時以上的過程,中間的空隙若不是偷偷瞇一下小睡片刻,就是喝茶聊天提振精神,白茶耐泡的程度,剛好搭上等待每一次翻動茶葉的時間。

茶季的茶鄉就是這樣,無止境的採茶、製茶、烘茶、挑茶與泡茶,因此這壺白茶陪伴了同學們與茶葉奮鬥的夜晚。

今年不論採茶工或是製茶師傅都非常搶手,間接影響製茶流程。攝影/湯立成
今年不論採茶工或是製茶師傅都非常搶手,間接影響製茶流程。攝影/湯立成

雙立春?延後又撞期的茶季
茶製作過程裡不論栽種、採摘或是製作的每個細節都與天氣、氣候息息相關。每年春茶的前哨戰即是農曆年過後的採茶工預定,然而茶季到底要怎麼估計,則是茶農們經驗的累積,若是正常年分只要按照二十四節氣就可預估採摘日程,通常落在清明前後至穀雨時節。

但是今年入冬以來氣溫偏高,冷氣團遲到導致入春後氣溫不升反降,加上雨量不足,茶葉無法獲得雨水滋潤,導致生長緩慢。因此今年的春茶季,不但延後又撞期。

「像今年我有一些茶園變得要採兩次,因為生長參差不齊的狀況很嚴重,有些葉子都已經全開,有的還是小小的嫩芽,所以我一個禮拜頭採一次,尾巴再採一次。」呂廠長向同學說明今年茶季的採收狀況。

茶葉分為早生種、中生種、晚生種,理想狀態下早生種採完換中生種,接著晚生種再採;由於早生種產季延後,與中生種採摘時間撞期,因此今年不論採茶工或是製茶師傅都變得非常搶手,也間接影響製茶流程。
在參訪過程中,同學也關心面對氣候異常,茶農透過什麼管道接收天氣預報。

臺大氣候變遷議題實作課程的同學於4/22-23,到坪林鄉學習白茶製作。攝影/湯立成
臺大氣候變遷議題實作課程的同學於4/22-23,到坪林鄉學習白茶製作。攝影/湯立成

「若是今年,矇看啦(台語:不用看了)!你根本無法估啊。但是我們平常時,我們都馬看那個阿愷報氣象啊,他說台語我們比較聽得懂。」茶農向同學表示,平常也會看氣象預報,但今年聽老一輩說似乎是因為雙立春的關係,也就是一年裡面有兩次立春(正月初七立春,2017年2月3;年末的臘月十九也立春,2018年2月4日),因此氣候異常無法預估。「這不是你們台大的同學應該要研究的嗎?怎麼會問我哩?!」茶農笑著說道。

關於生計要關心的太多太多
的確,來到坪林場域學習,雖美其名是要做研究,但是關於在地的知識還是耆老懂得比較多。這個課程一方面讓同學來山裡學做茶,體驗一般農家的生活點滴,知道生計之於茶農是如何實踐的,另一方面期許同學再進行科學方面的研究時,也要知道製茶的細節與茶農在乎的是什麼。

生活需要關心太多太多,氣候變化可能只是一小部份而已。茶鄉總是能夠帶來趣味,不會因為進入場域的時間長了、次數多了,就感到乏味,驚喜還是如同爆米花一般的持續爆出,期待這次的田野經驗能像白茶一樣,靜靜地、慢慢地、微微地發酵,將同學們的場域經驗轉化成清爽且有內涵的回憶。

本文原刊於《食養城市.人文農創》,原標題為〈氣候變遷議題實作:坪林一度C〉,原作者為湯立成、責任編輯為楊雅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