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石坑地區常見的山羌。(鄭錫奇_攝)

低海拔野生動物樂園 烏石坑歡迎研究、環境教育

文/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為了促進生態保育研究工作,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特生中心」)分別設置有低、中、高海拔等三個不同海拔試驗站,其中,低海拔試驗站位在臺中市和平區的烏石坑,為大雪山山脈西稜的外緣,試驗林地面積約353公頃,海拔高度在670公尺至1,834公尺之間。年平均溫度約18℃,自然環境資源豐富,歡迎有興趣進行研究的學生、專業者、觀察臺灣低海拔生物多樣性的環境教育者,與特生中心聯繫。

烏石坑林道清新自然且林相完整。(黃士元_攝)
烏石坑林道清新自然且林相完整。(黃士元_攝)

烏石坑生物豐富,野生動物樂園

特生中心研究人員長期在烏石坑地區進行生態調查及長期監測,20多年來所累積的生物資料豐富,如哺乳動物記錄有37種,其中蝙蝠就有20種之多,亦曾有臺灣黑熊的發現紀錄;鳥類記錄有104種、兩棲類記錄有14種、爬行類記錄有23種、魚類記錄有8種;昆蟲中的蝶類記錄有163種、蛾類記錄有236種、螢火蟲記錄有23種、蜻蛉目記錄有30種、鍬形蟲記錄有17種、蜘蛛記錄有34種及蝸牛記錄23種,其中保育類野生動物共有45種,是臺灣低海拔生態系的野生動物樂園。

烏石坑地區常見的山羌。(鄭錫奇_攝)
烏石坑地區常見的山羌。(鄭錫奇_攝)

由於野生動物棲地保存良好,一年四季都可以見到許多野生動物徜徉在烏石坑地區的山林間。白天的烏石坑交織著蟲鳴鳥叫,而在夜晚時則可以聽到許多青蛙及貓頭鷹的鳴唱與呼叫,幸運的話還可以見到小野兔在草地上奔跑或是野豬媽媽帶著小野豬出來覓食,而每年4〜5月時的螢火蟲出沒季節時,更可見到滿山遍谷的螢火蟲翩翩飛舞點亮著夜空,顯示該地區野生動物世代間都充滿著生機與活力。

拉都希氏赤蛙是烏石坑地區的優勢蛙類物種。(汪仁傑_攝)
拉都希氏赤蛙是烏石坑地區的優勢蛙類物種。(汪仁傑_攝)

歡迎從事研究、環境教育

特生中心致力於臺灣野生動物的保育及生態研究,透過研究人員的努力,希冀能為這些野生動物,在自然環境日益劣化的嚴重生存壓力下,留下一方人間淨土。透過保育單位的調查研究、長期監測以及棲地維護成果的顯現,讓全民大眾能夠更了解自然界消長循環的韻律及奧妙,提升保育生物多樣性的願力,共同營造美好的野生動物樂園,也歡迎有興趣在此從事研究、環境教育的朋友與特生中心聯繫。

烏石坑地區也是多種蝴蝶的樂園(圖為雅波灰蝶)。(林家弘_攝)
烏石坑地區也是多種蝴蝶的樂園(圖為雅波灰蝶)。(林家弘_攝)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