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文蛤之鄉海豐社區 力拚生態養殖創濱海之星

22522202_1594373273962344_758257929_o

持續推薦台中廣播FM100.7頻道,由蜜雪兒主持「街頭巷尾」節目,特訪座落”文蛤之鄉”雲林麥寮鄉的海豐社區,是個感性又感動的專訪,另結合農村阿妹網路報導,敬請分享點閱。

海豐漁民有著不為人知、用人體極限及專業技能換取的人生經歷與生命故事,這些居民個個害羞不善表達,但在金牌主持人Michelle的熱情招喚下,首次完整透露當地漁民的點滴生活,保證精彩且獨家,請大家告訴大家,一定一定要收聽,支持金牌主持人所製播的好節目,農村夥伴們!繼續加油吧!(本篇所有照片提供:海豐社區發展協會)

22473314_1594373143962357_993616086_o (1)

【節目播出通知】

台中廣播FM100.7頻道??10/16(一)〜10/20(五)▶️本週介紹的是文蛤的故鄉〜雲林縣麥寮鄉海豐社區,歡迎收聽

《註:每天此單元每週一至週五 約5~8分鐘,約中午11:25播出!》

《註:每天此單元每週一至週五 約5~8分鐘,約中午11:25播出!》

同步線上收聽??
?http://www.lucky7.com.tw/fm1007live.htm
?http://hichannel.hinet.net/radio/index.do?id=1559

22382481_1495320767212531_1756478769812742423_o

19904876_1410728695671739_5893639537786143603_n

麥寮鄉位雲林縣西北角,地處沿海之處,素有「風頭水尾」之稱,而眾所皆知的六輕就在境內。鄰近六輕有個海豐社區,其地名由來係為紀念先民的祖籍地福建省惠州府海豐縣,海豐村在清康熙年間因有海豐港之歷史,故為紀念此港而取其名。

信仰方面,則有別一般印象中的漁村信仰,一般會認為,漁村大多以媽祖為主要信仰中心,但這裡比較特殊,原來除了媽祖,還有千歲爺,海豐就是其中一例,信仰功能和重視程度就如同媽祖;而在生活面,早年多以漁撈及放牧羊群為生,著名的「海豐漁火」為雲林八景之一,現大多依賴漁業養殖,文蛤為主要的核心產業。

文蛤和牡蠣一直是臺灣主要的海水養殖貝類,每年的總產值高達新臺幣9-10億元,全臺主要文蛤養殖區為彰化縣和雲嘉南等中南部沿海縣市,其中又以彰化及雲林兩縣為最多,全年皆有生產條件,目前文蛤人工受孕技術成熟,靠魚塭養殖是海豐社區主要的經濟產業之一,並以文蛤及虱目魚或蝦類混養,提高其飼養效率。

過去受海豐港影響,這裡曾是漢人在整個區域的開發重心,但隨時代變遷,雖然居民「做海」一向辛勤,卻無能力開發產品與轉型,是臺灣農漁民面臨時代考驗之一,加上六輕注入,更被喻為煙囪下的漁村,不甘心就這樣背負環境污染標籤,建立安全無污染的環境與產業,提高文蛤養殖品質與產業升級,也是當地積極努力的共同目標,社區透過產銷履掛保證,鼓勵漁民接受由海洋科技大學輔導的養殖水產產銷履歷認證,保護自已更保護消費者。

圖片1

【走向生態養殖 幸福指標來敲門】

要讓大眾對海豐所產漁產(如文蛤、臺灣鯛…等)能吃得安心,選擇安全產業發展是必要的,但也比一般社區來得辛苦許多,須有更多的堅持和決心,從包裝、行銷到安全無虞的產品認證,是近年發展方向,除養殖開闢養殖生態混養池,亦提供有機餐飲,整個環境生態也跟著改善許多,常見招潮蟹、白鷺絲,仔細一找,還有和尚蟹、夜鷺、小水鴨、濱鷸等。

最近還發現有"好爸爸"之稱的負子蟲,這些爸爸們總”背著小蛙蛙",棲息在無農藥濕地或水田處;當地人還陶侃的說,”不只這樣,還有六福村的逃犯也來我們這兒哦~”居民所說的逃犯,其實就是從養殖籠中逃逸的鳥啦~無論居民或外界,都能感受得到朝生態產業邁進,對整個環境所帶來的微妙變化。

長輩-2

另值得一提的是海豐的幸福指標。這兒的生活雖然辛苦些,但這裡的長輩是很幸福的。社區發展協會成立日托課程,是雲林縣首創的銀髮學院,除為高齡者客製學習課程,也協助社區居民,解決身障或長者生活機能問題,讓他(她)們和一般人一樣,過得有尊嚴,活得更精彩,如果您質疑環境所帶來的健康,那這裡70幾歲日托長輩們,其健朗身體與燦爛笑容,絕對讓您有實質的幸福感。 志工-1

【辛苦的蛤蜊養殖人生】

「在炎熱夏天,會覺得浸泡在海水裡工作應該比較涼嗎?」海豐媳婦廖翊淳說,剛嫁到這養蛤人家,對文蛤的印象,也僅止於它的味美及營養,後因人手不足親自參與養殖後,才明白個中辛苦。

文蛤最適溫度約攝氏16-25度之間,但臺灣一到仲夏,氣候往往高達攝氏35度以上,在這樣的高溫,漁民得長時間在養殖水裡行走,撈起大量死亡而浮起的文蛤,因為水有鹹度,鹽有保溫效果,被圈養蛤蜊的池水,流動性少、散熱又慢,水溫不但沒有想像中的低,還比一般空間溫度高出很多,這些養蛤人家,個個大腿內側和腋下都因長時間浸泡高溫而中署,而皮膚更被鹽水磨擦嚴重汗疹。

不只是這樣,當張大眼睛檢視死亡浮物的同時,還得忍耐陽光從水中折射眼睛的刺痛與傷害;一到冬天,最怕寒流來襲時,常帶來攝氏5-6度低溫,漁民們通常凌晨2-3點就開始一天的工作時,風頭水尾、冷風颼颼,養殖池的水可都是冰水。無論極熱或極冷,真的是都超越人體極限,在感嘆漁民辛苦生活之餘,也讓我們更珍惜那些得來不易的養殖食材。

如果有機會來到養殖塭,看見一群坐著不講話,眼睛直盯著塭水的人,絕對不要認為在休息或發呆,他們正執行專業的養殖觀察,從水的清澈度、顏色及工作魚(如虱目魚、吳郭魚…等)的活躍程度,判斷養殖蛤所處環境的舒適度,水溫可以從水量來調節水中溫度,但無法完全掌控,但水的鹹度則可以由換水來控制,通常1.5-2度之間是最適鹹度。

這些種種判斷與觀察,若是長輩靠得就是視覺、體感等個人經驗,而年輕人就得依賴儀器來分辨了,慶幸的是,長輩的經驗傳承,現已有年輕人慢慢找回,翊淳的老公廖浤鈞就是其中一位,而村長廖炳崇的經驗質,都是年輕一輩最好的學習指標。

14317511_1109089575835654_5199435748515394931_n

【珍惜生命及資源】-來自洄游大專生的感動分享

105年一群輔仁大學同學組隊參加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的大專生洄游,有別一般農村,他們選擇了海豐漁村,在近二個月的暑期生活,阿公阿嬤們的可愛笑容,還有一句句”食飯啦”,是同學們最讚最溫暖問候與回憶,這群大學生用文字及影像記錄著海豐的點點滴滴,其中對捕魚過程印象深刻。

捕魚需龐大體力和技巧,過程不勝壯觀,”撒網”一個看似輕巧的網羅,一落入池中,吸滿了池水便有如千斤重,看著活跳跳的魚,一筐一筐的撈起,倒進卡車裝箱,看著大哥將一筐筐的魚倒進由多組刀板構成 的滾筒,讓機器運轉七分鐘,一筐魚就差不多去好魚鱗了。

看著從打鱗機具中被倒出的魚隻還在籃中活跳跳的掙扎著,在震撼之餘,更明白在每天日常生活中吃到的鮮魚都是經過這樣繁複的作業過程才來到我們的餐桌上,才知得來不易,更覺應該好好珍惜這樣的物產資源、不浪費食物,才對得起這些生命,以及漁夫們的辛苦。

相較之下,蛤仔的捕獲機是比較單純,然而簡單的工具使用起來 卻不是同等的簡單,當人力把一網重達2斤的蛤蜊從水中抱起,三網一籃,六到十籃一筏,這一筏一筏重達80斤的重量,再被人力拉著走往岸邊。

明白了機械分篩只能篩出大小、卻無法挑出異物,在篩過後仍然需要人工。接觸之後我們更明白也更能體會 這項產業的辛勞、實際的困難,體力、精神、默契缺一不可,原來收成文蛤的技巧,也是一門藝術。

19756637_1410121239065818_5415113567810820129_n

22448284_1499698620108079_1879211098298433452_n

【蛤蛤成長日誌】-環境教育體驗

近年透過農村再生計畫,除持續發展安全養殖,並結合食農教育,透過體驗傳遞海豐社區的生態養殖與環境改善的重要性。

首先是適合一家大小的【蛤蛤成長日誌】體驗,蛤蛤指的就是當地核心產業”蛤蜊”,即針對蛤蜊設計的食農教具-大富翁遊戲。藉由遊戲體驗,讓參訪者了解蛤蠣怎麼養,又如何成為大家吃進肚子的安全食材;另社區推出”石油農業”,就是告訴大眾,在一般人認為污染嚴重地區的旁邊,用什麼方法來保護這片土地,同時養殖生產出無毒海產。

除大富翁遊戲,更結合人工捕撈魚蝦等海事體驗,搭配食農教育,體驗除捕獲蠣或魚蝦外,也可能捕撈到海菜,社區解說員會告知那些是可食海菜,那些不能吃,甚至有些海菜是有害蛤蜊長成。

走訪者在感受捕撈魚蝦樂趣之餘,生態環境及食農教育概念,已潛移默化注入過程中,也明白對保護土地的重要性,當品嚐得來不易的食材的同時,會更珍惜大地和這些食物;此外還提供玉貝幸福DIY,將廢棄蛤殻製成吊飾或其他裝飾品,讓體驗者有個自製的小飾品可以帶回去。

食農教育不僅對大人很重要,更要從小教育起,因此社區自104年起,每到暑假即展開一季的夏令營活動,值得欣慰的是,一年比一年熱潮,明年(第四年),現已有人預約。結合社區生態做教育與生態解說,讓大人朋友了解更多生態知識,並且透過許多活動與 DIY安排,親身體驗漁村的風采與生活,讓漁事體驗真正落實食農與環境教育。

志工-2

【濱海之星  文蛤之鄉】-海豐的再生願景

近幾年,海豐居民生態環境意識愈見抬頭,正努力揮別煙囪下漁村的陰影;在社會福利面,給予老無所靠、幼無所依的老弱婦孺一個完善的照料;從生態環境面,則開闢農場及養殖生態混養池以供應安全有機食材,讓大家對來自海豐食材都能人吃得安心,而透過食農教育,體驗在地漁民養殖生活,也是現今加值發展,期盼未來能實現生態產業夢,喚醒居民們愛鄉愛家的心情;社區並組成繁星志工隊,許多年輕人回鄉參與及維護社區文化及保存工作,打造令人耳目一新、亮麗新漁村,創造出人人稱羡的“海濱之星。文蛤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