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維護良好農業生產地區,農委會在去年公佈圖資平台,除盤點全台農地使用狀況,統計全台農地違章工廠一共家外,也針對520後興建工廠採取「即報即拆」的強制手段。對此,內政部、經濟部和農委會今跨部會召開記者會公佈最新進度,指名首波拆除的17間工廠中,已有5件完成拆除。此外,第二波排拆名單中,也預定至少會拆除10間違章工廠。
首波17間即報即拆名單中 目前已有5間完成拆除
據「保護農地-拆除農地上新增違規工廠」平台顯示,首波17件農地違章工廠中,分為「已完工」和「施工中」兩種樣態,其中已完工為8件,施工中則是9件。至於目前拆除完畢的5件,則分屬高雄市2件、台南市2件、嘉義縣1件,整體拆除率達到29%。農委會也表示剩下的12件,會全數在三月底前拆除完成。

第二波拆除名單至少10間 農委會呼籲業者勿以身試法
在即報即拆部分,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強調,後續還會有第二、三波的拆除行動,如第二波的清查名冊中,已經有50幾間違章工廠正在清查中,初步已經確定至少會拆除10間以上,呼籲業者不要以身試法。以外,行動方案也將按照三種方式陸續找出違章,包含民眾檢舉、由內政部定期航照圖判別變異點、以及各地方政府的定時查報。
全台農地違章工廠上萬家 只拆5家遭質疑行動決心
不過由於全台違章工廠數量高達上萬家,至今僅確認拆除5家,遭外界質疑成效和行動決心。經濟部中部辦公室代理主任許正宗強調,「數字其實不是很重要,就像大喊警察來了,違規的人都會跑掉,這是經濟秩序的導正過程。」他也表示,即報即拆的做法,是一種教育,繼客廳即工廠的年代以來,都沒有拆過任何違章工廠,現在政府的做法算是「踏出歷史性的一步」。
花敬群:彰化水五金、高雄螺絲區域性違章將劃成產業園區
而根據農地盤點結果,已發現全台有1萬3千公頃農地遭工廠佔用,該如何面對這個陳痾。內政部政務次長花敬群強調,即報即拆的手段執行外,會分三個部分處理,其中有高度污染的工廠,就會強制業者搬遷至工業區或是產業園區內;屬於農業加工相關產業的工廠,則會依照《國土計畫法》處理,將之劃為「農業發展地區」裡頭的農四類,據與農業生產、生活、生態相關的農村聚落內。
至於大規模如彰化水五金、高雄螺絲等群聚的區域性違章工廠,花敬群則表示,因該處產業發展有一定價值,且已形成聚落,因此會配合《國土計畫法》來進行劃設,也就是這些地方未來會被劃為「城鄉發展地區」中的第二之三類,以產業園區等手段來進行,屬於建設計畫範疇,讓大範圍的違規工廠有路可以走。
陳吉仲:重點不是要全數拆除 還是要止血 讓全部縣市動起來
對於目前的行動方案,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最後也強調,「重點不是全數拆除所有的違規工廠,而是要把失去的農地止血,才有辦法搭配國土計畫做整體的農業區劃設。」因此止血之後,讓每個縣市敢去執行拆除,這是這個方案重要的精神,更讓全國所有縣市同步啟動。

我們不相信牠們的說法
政府不敢主動查緝違規使用的農舍,怕得罪人所以才以民眾檢舉才列入清單,這是失職的紙,(當下)南投縣(興建中)的農地工廠其數量遠勝於農委會上述統計的數量的總和,農委會的衛星全都瞎了…這只是炒新聞顧選票的戲碼,後悔過去對民進黨的期許而誤投選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