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大光國小食農教育筆記─從故事的源頭說起

師:「我們這裡也有種一棵木瓜樹喔!」
生:「老師好可愛喔!」
(編:嗯?是老師可愛,還是木瓜樹可愛呢?)
師:「以後我們盆子裡長出來的木瓜苗,再把它移植到學校的各個角落,分給大家吃好不好?」
生:「好!」

周妙妃老師及大光國小木瓜樹(107.01.16攝)

 

緊接著,妙妃老師從籃子裡拿出一顆自己種的木瓜。這顆木瓜,看起來和一般的沒什麼兩樣,但吃了一口以後,真是好吃的讓人欲罷不能。筆者這才了解到,原來這就是不灑農藥的水果的魅力!難怪有人說,吃過了就回不去了,原來是這種感覺。

小朋友一同品嘗好吃的木瓜(107.01.16攝)

 

隨後在老師們的帶領下,小朋友們開始在盆栽底層舖上一層葉子,並裝填土壤。接著從新鮮的木瓜、番茄取下種子,播種在中央及兩旁。最後,在周圍種下茴香的種子。雖然,筆者在網路上看到,「茴香會抑制番茄的生長」,但老師說,網路上的資料我們都必須要自己實驗看看,才能辨別真假。至於答案是什麼,就留待寒假過後見真章囉!

小朋友排隊裝填土壤(107.01.16攝)

 

大光國小的食農教育,就這麼跌跌撞撞地在各種實驗中成長著。至於為什麼會在這裡開始推行食農教育呢?這個故事要從兩年前說起。筆者是成大的課程助教,推行曾文溪流域的里山倡議。里山倡議是從日本傳過來的理念,簡單來說就是要達到環境與經濟的平衡。

里山概念示意圖(資料來源:環境資訊協會)

 

但,相信大家都知道,市面上的蔬果為了因應消費者的購買習慣,都必須噴灑大量農藥以追求外表的美觀。「大量」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當時玉井的農友告訴我們,外面我們看到的完美芒果,至少都要噴20次以上的農藥。除了消費者吃了不健康,大部分的農藥其實都溢散到空氣、水之中,造成環境的汙染。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應該要如何達成環境與經濟的平衡呢?

延伸閱讀:【公民寫手】玉井芒果慣行哀歌與友善農法新希望

 

農友告訴我們,「沒有一個生產者願意噴灑農藥,因為噴灑農藥傷害最深的就是生產者自己」。並且表示,如果要推行友善種植,就必須先改變消費者的觀念。

 

於是筆者思考,也許透過教育小朋友,來改變大人們的想法,也許是一個可行的方法!所以,我們找上離成大不遠的大光國小,開始啟動這個消費者教育的行動。

一開始我們以「在校園舉辦市集,推廣友善蔬果」為目標,交由大學生設計教案,讓小朋友了解友善農法的各種好處,並訓練小朋友成為「小小店員」。看似順利的度過了第一個學期,卻在第二個學期慘遭滑鐵盧。我們發現,因為這些蔬果並不是由我們自己親手生產,因此在販售時無法發自內心地向消費者推廣它的好,以及其背後的生產故事,無法感動人心。加上友善蔬果的售價較高,雖然小朋友的笑容一百分,依然難以吸引家長們的目光。再加上,我們急著在活動結束前將批來的蔬果售光,因此更無暇細說友善農法的種種好處。內部評估後,我們決定調整教學方向,在校園開闢菜圃,讓小朋友親手種植蔬果,藉此認識這些蔬果的生長歷程。

小朋友於運動會擔任小小店員,並推銷友善蔬果(105.12.24攝)

 

我們透過學校淇銘主任的牽線,找到兩位對食農教育有興趣的老師共同合作。同時,也透由各處室的應允,讓我們得以在校內陽光普照的土地上開闢菜圃。我們在妙妃老師的帶領下,事前測量、圈出菜圃的範圍,再邀請二三年級的小朋友協助除草,不一會兒功夫,雜草就全部除盡了。

小朋友協助除草(106.09.07攝)

 

接著我們再用磚頭圍邊(美觀)、鋪上基肥、播種、施追肥,就完成了開墾的工作。

小朋友協助播種(106.09.14攝)

 

除了三塊種植蔬果的菜圃,我們還預留了一塊休耕地,種綠豆、小米來固氮,並且在堆肥桶底部鑽洞,讓液肥滋養這塊土地。旁邊另外種了一小盆的筊白筍。在此之前,筆者及在場的幾位大學生都一直以為筊白筍是種在土裡的,由此可知在都市長大的小孩如我們,對於食物的了解真是少之又少。

妙妃老師示範種筊白筍(106.09.14攝)

 

在班親會上,我們與家長說明食農教育計畫,居然意外地獲得了家長贈與的高級檜木屑,得以讓我們鋪在菜圃走道上,防止害蟲靠近。

班親會食農教育說明(106.09.22攝)

 

三年級班導淑惠老師,也與美勞課老師合作,讓學生自行彩繪解說牌,增加學生對於蔬果的認識。

小朋友繪製的蔬果解說牌(106.11.03攝)

 

到收成的這段期間裡,由小朋友輪班澆水,卻遲遲不見種子發芽,我們推測應該是天氣太熱的關係。沒想到看似小小的菜圃,卻也受到了全球暖化的影響!過了兩三週後,我們重新播種,一直到天氣轉涼,才漸漸看到小芽冒出頭來。後來,又因為接連下雨,使得蔬菜快速成長,很快的我們就迎來了第一次的收成。

小朋友協助採收蔬菜(106.10.24攝)

 

二年級採收後,班導蕙雯老師引導小朋友協助清洗蔬菜,並且在教室前架起簡易的卡式爐,幫小朋友加菜。不得不佩服老師掌控秩序的功力一流,小朋友們都乖乖地排隊,有條不紊。後來,老師都會自行到菜園裡採收香菜,幫小朋友拌在營養午餐裡,增添風味,筆者不禁心想,要是以前讀國小的時候也有菜園,那該有多好呢!(口水直流貌)。

蕙雯老師協助川燙蔬菜(106.10.24攝)

 

接著,筆著帶著大學生播下新一批的菜苗,恰巧發現我們種下的綠豆長出豆莢了。由於以前用培養皿種綠豆,從來沒有種到長出豆莢過。於是我們非常高興地採收,並且向老師們興奮地分享著。這時,只見老師推了推眼鏡,點出了我們的盲點:「這個豆莢還沒有成熟…」,我們這才知道,原來成熟的豆莢必須要曬乾、變成黑色的,才能採收。再次見證了我們對於土地的認識有多麼的缺乏…。

未成熟的綠豆豆莢(106.11.03攝)

 

在操作菜園的同時,我們的課程同步訓練著大學生撰寫教案,並趕在第二次採收前,讓大學生帶著小朋友觀察菜圃。筆者原本以為,小朋友每天在這裡生活,應該對於這個菜圃裡的蔬菜都不陌生。殊不知,還是有許多辨識不出來的蔬菜,並且同樣對於綠豆會結豆莢感到意外。同時,我們在觀察菜園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小昆蟲,以及植物病蟲害,這些都是不透過微觀的角度所無法發現的事物,也讓筆者更了解到安排菜園觀察的必要性。

大學生帶領小朋友觀察菜園(106.11.23攝)

 

隔天即是第二次採收,淑惠老師事前也與廚房討論,將營養午餐的食材提供給小朋友煮火鍋,小朋友們也從家裡各自帶了配料來,讓火鍋更加地彭湃。讓小朋友自行操作火鍋,確實在秩序上無法像另一個班級這麼好,但在家長加入協助後,一切就順利地上軌道了。而且,學生透由自己動手料理,也可以學習到實用的生活技能。

家長協助煮火鍋(106.11.24攝)

 

秋季尾聲,是菜蟲大軍出沒的季節,我們開始轉為播種冬季作物,如茼蒿、各種萵苣、菠菜、圓茄、忝菜等,這次沒有了炙熱的太陽,過了數週後發芽的數量卻是寥寥可數。我們推論,應該是被鳥啄食,才會造成這樣的狀況。

空蕩蕩的菜園(107.01.16攝)

 

妙妃老師說:「多年來的感想是每年都在實驗也都在累積經驗,農耕變化很大,就是要隨機應變。」這半年來的菜園操作,是單一一次農事體驗所無法深刻學習到的,也讓筆者這個都市俗大開眼界。雖然,我們無法透由大光國小的食農教育達到一開始的初衷,連結生產者與消費者,並推動里山倡議。但是,對於食物及土地的認識,以及像烹飪這樣的生活技能都是每一個人都必須學習,卻是目前教育體系所欠缺的。英國的「學校膳食計畫」已擬定讓烹飪課成為14歲以下學童的必修課程,同樣也是由民間發起,最後促成與教育部共同合作,擴大施行。每一個零星的案例,可以串成線,聚成面。未來,我們除了持續推動校園菜圃,引導大學生及小朋友共同學習以外,也會仿效英國食農教育,將烹飪課納入課程操作。未來課程操作後,再與各位分享我們的故事。若有興趣與我們共同討論,也歡迎至FB粉專「里山里海工作室」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