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保新制年後上路,實際務農無地無租約可保,退休可享老農津貼

為了保障務農者權益,農委會於本月12日發佈「實際耕作者從事農業生產工作認定作業要點」(以下簡稱「實耕認定要點」,只要有實際務農證明,即使沒有土地、沒有書面租約,一樣可以享有農保保障,每月只需繳納78元保費,除健保優惠外,65歲退休時即可享每月7000餘元的老農津貼。農委會輔導處處長朱建偉表示,農保是國家對保存農業的補貼,將嚴謹核實給真正務農的人。

實際務農資格如何認定?

農委會說明,未來實耕者將可依「實耕認定要點」向各農業改良場申請實際從事農業生產工作證明文件(以下簡稱從農工作證明),然後檢具該證明文件,向戶籍所在地農會申請參加農保,預計年後會將登錄文件公開於網站上。實耕者應具備資格及經營規模條件如下:

一、農民符合下列資格之一,初次申請須為65歲以下:

(1)農委會選拔之百大青年農民。
(2)農委會農民學院管理系統建檔在案且資料完備之在地青年農民聯誼會(分會)成員。
(3)通過4章1Q(含有機驗證、產銷履歷、CAS台灣優良農產品、吉園圃安全蔬果或具有台灣農產品生產追溯QR Code之農產品等)驗證之農民及通過友善環境認證之農民。
(4)配合農委會農業政策之農民。

二、經營規模合於下列情形之一者:

(1)本人全年實際出售農產品銷售金額達新臺幣25萬元以上或投入農業生產資材達新臺幣15萬元以上。
(2)農業用地經營規模達實耕者經營面積認定基準。(例如:水稻2公頃)

朱建偉說明,上述資格有很多彈性,只要在合法土地上耕作的實耕者,都能來申請,再由農改場做最後決定。

未來耕作者向農業用地所在地之改良場提出申請核發從農工作證明後,改良場將會同農業用地坐落所在地農會、鄉(鎮、市、區)公所及農委會農糧署各區分署,派員辦理現地勘查,並進行口頭詢問,以確認申請者確實具備實際耕作之技術及能力,經審查符合資格者,將核發從農工作證明。實耕者可持該證明文件,向農會申請參加農保。

現行農保人數高出務農者一倍,將嚴查

朱建偉表示,現行農保制度除了將廣納實際務農者之外,也將嚴格稽查「沒有務農卻享農保」亂象。據統計,全國共有118萬人加入農保,但主計處估計全國務農人口僅有55萬人,朱建偉說明,透過醫療保險勾積資料,發現包有不少公司負責人,醫師太太,會計師等參加農保,將嚴格一一剔除。

為確保農保不會浮濫使用,未來針對無地的實耕者,需每年申報一次,確認務農事實。此外,無論是否有土地,只要參加農保,在64歲時均會重新查核一次資格,確保都有在務農,才能在65歲後順利領取老農津貼。

延伸閱讀:

農保標準定案!年收入超過25萬、全年生產成本超過15萬,或達經營規模三擇一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