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早上11:10,天空多雲偶有陽光射入地面,雖然氣溫只有28-30℃,但路面因持續吸收熱輻射,有股熱氣直升。
這是一棵生長在林內鄉濁水溪旁的大樟樹,我姑且稱他林內彭厝樟,原本有著美好的快樂生活,直到最近應是與電線杆設置基地接近,而面臨重大截肢手術,他正努力掙扎求生存而冒出許多不定芽。
我注意到他時,他已被截除到剩下眼前的樣貌,真後悔過去沒有留下他未被截肢前的美麗身影。
我把紅外線攝影鏡頭架上,發現馬路是38℃,發現樹幹與電線杆幾近33℃。
我雖了解他的未來凶多吉少,遲早腐生菌上身、白蟻進駐,終究會被以鏈鋸伺候,大卸多塊退場。
我也只能安靜地離開。
葉片被突兀除去,植物體溫累積無法降溫,導致細胞死亡
從樹皮看來,彭厝樟其實之前生長順利且保有良好健康條件,他應很不甘怎會突來橫禍,但又無力抗衡。
植物行光合作用時,光明太陽能的暗黑面就是讓植物體溫持續升高。植物藉打氣孔,水分蒸散離開氣孔之同時,排出累積熱能,維持植物體的合理體溫,如同人體排汗降溫的意義。
葉片氣孔數多,帶動蒸散流幫助作物降溫是葉片對植物重要功能之一。因此,葉片被突兀除去,植物體溫將持續累積且無法順利降溫,終至因植物體溫度高於蛋白質的凝固點而發生細胞死亡,失去功能。
所以,敝人之前曾提出中午高溫巡田,確認葉片厚挺亮韌的論述,也是基於這樣的基礎。藉此指標早期發現作物不健康的訊息,提早因應,免得事態嚴重而來不及處理。
過當修除葉片,作物凶多吉少
這些照片也合理解釋許多樹被修剪後,因日燒高溫而暴斃;或即使沒暴斃也會因局部組織因高溫壞死而埋下日後病灶。未曾聽聞任何藥劑可有效防治這種高溫傷害,最好的方式是讓它不要發生。
田間也常見許多農友藉摘取葉片來抑制營養生長(茄果、瓜果),同樣也是帶有這樣的風險。話說回來,早知會長那麼多葉片,當初何必下那麼多的肥料?
大家談食安,談減少農藥,這都是大家美麗的期待。而唯有生產端有尊重是非黑白的科學心態,務實經營永續農業,天地人共榮存的永續格局才能穩定存在,這比大家只談不用化肥與農藥的表面有機農業還務實。
生產端無法重視科學,這是大家的共業與挑戰。消費者怎麼督促生產端重視科學?這…….又是另一重要的課題了。
同樣令人擔憂的竹山公所樟們
繼續往相隔3.6公里外竹山公所路旁的那排樟樹,那也是我小時候的回憶之一,現也被人工覆蓋物包圍,雖有高大身軀,但樹皮黯沉,我也為他們擔憂許久,我姑且稱之為竹山公所樟們。
公所樟們即使不是很健康,紅外線測溫也和氣溫相去不遠。小時候,我就是喜歡在樹下狂飆腳踏車,再享受樹下的徐徐涼風。
現在看來,驟來橫禍讓彭厝樟瞬間元氣大傷。相形之下,竹山公所樟們應該會比彭厝樟長壽一些。
修剪樹木不是理髮美容,我們修剪的是樹木的枝幹,是他們的血肉,那算是重大手術。恣意粗暴的重大手術執行後又把被動手術的苦主丟著吹風淋雨,揭露了執事者的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