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關於肉品,您一定要知道的事(1)冷凍、冷藏、現宰的肉品,何種最安全?

編按:本文作者為獸醫,也致力於推動安全國產肉品,這一系列文章是從專業人員觀點,跟大家分享肉品的重要資訊,在讀者閱讀之前,要先跟您報告,這並不是業配新聞,也不是要求大家去郭醫師那裡買肉,只是希望邀請獸醫從專業角度提供更多資訊給大家參考!

───────────────────────────────────────────────────────

近年來生活形態大大改變,我們已經不像50年代一般,由於冰箱不普遍,家庭主婦到市場購買肉品,回家後得馬上料理完畢,肉品相對不會被存放過久。而且當時菜市場的肉品都是現宰的,雖然屠宰過程不見得安全,至少肉品相對較為新鮮。

然而,反觀現在社會,您覺得您到傳統市場購買的肉品都是現宰的嗎?依我的獸醫師觀點來看,目前豬隻完全不可能在傳統市場屠宰,是必須在合格屠宰廠或是私宰場處理後,再運送到傳統市場販售。屠宰需要時間,運輸需要時間,屠宰大約從晚上10點就開始進行,半夜3點左右開始分批運輸到各地的傳統市場,可怕的是運輸過程全部常溫,等到消費者買到,肉品已經在常溫暴露十幾個小時了!

以雞肉為例,目前一部分雞隻由屠宰廠安全宰殺,另一部分是攤商在市場屠宰。通常攤販大約在凌晨開始殺雞(我的住家附近的市場就是如此),如果您大約早上8點買到肉,您可能認為這是現宰的,但其實您購買的肉品已經暴露在室溫超過5-8個小時以上了。在炎熱夏天,溫度動輒30幾度,肉品放在濕熱環境下,極度容易滋生細菌並產生質變。通常肉置於常溫1小時就不是很令人放心,為什麼您要給您的家人吃放在常溫這麼久的肉?

以目前的消費型態而言,我們購買魚、肉、海鮮回家後,無論是冷凍、冷藏或常溫肉品,為了保持食物的鮮味,都會將其放入冷凍層,希望透過過冰箱內部的冰結晶生成,帶動結凍,希望肉品冷凍後,能馬上停止變質,使之保持新鮮,同時也讓營養也不易流失。也因此,我常問大家,既然您回家都是放冷凍,為什麼要堅持買冷藏或常溫的肉,特別是放在這些條件那麼久後,最後您還是把他放冰箱?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