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告魅力與危機 02》真假馬告怎麼分?黑胡椒混充馬告,品質價格混亂

馬告為原住民族傳統食材,近年蔚為風潮,就連米其林餐廳也將其入菜。但馬告仰賴野生採集,隨著需求大增,森林中馬告樹濫砍現象頻傳,數量正逐年減少,而市面更可發現混充馬告,以中國山薑子、黑胡椒混在馬告裡,降低單價競爭,導致市場混亂。

馬告市場價格混亂 每公克2至6元不等

長在深山的馬告仰賴人工採集,多半由熟門熟路的原住民在山裡尋找馬告蹤跡,將其枝條砍下後,再帶回家裡手工剝下這一粒粒「黑珍珠」,又需費時乾燥,因此價格不菲。在馬告炙手可熱的情況下,市場價格亂象隨之出現。乾燥處理後的馬告,每公克價錢2元到6元以上不等,若以100公克計算,價格即為200元至600元,價差甚大。

「以前一斤50元,現在一斤600元(生馬告)還不一定買得到。」新竹縣尖石鄉公所退休農業課課長官義峰,一語道出這幾年馬告價格翻倍漲的情形。數量減少,因此價格也越來越貴,尤其又必須花時間一粒粒剝下。「從早剝到晚上睡覺,一天頂多三、四斤。」

南投信義農民金慶仁則指出,一天上山能採集到五公斤就很不錯了,他每年採集的馬告、乾燥處理後約20至30公斤,「就當作零用金加減賺。」他交給南投信義鄉農會收購,乾燥馬告的收購價為每公斤1670元(收購價1.67/g、末端零售價2.7/g),金慶仁的馬告收入一年頂多五萬元。但上山採集、剝粒、乾燥等,每批馬告至少得費時三週處理,且隨著野生馬告數量減少,上山繞一整天也不見得有收穫。

馬告果實顆粒小,採收後剝粒費工(攝影/劉怡馨)

黑胡椒混充馬告 合作社痛批打亂市場

馬告的名號逐漸響亮,許多餐廳推出馬告料理,馬告雞湯、馬告香腸都深受歡迎。需求量增加,但並非每個山頭都能找到這黑珍珠,甚至有魚目混珠的事情發生。《上下游》上網實購各家馬告,並請專家確認,即發現某農會銷售的馬告,實為價格低廉的黑胡椒,不僅矇騙消費者,甚至刻意壓低價格販售,影響整個馬告市場。(註)

「市面太多混充,許多人用中國山薑子、黑胡椒混在馬告裡,降低單價競爭。」臺灣原住民教育經濟發展協會秘書長馬燕萍直批,許多觀光客地區賣的馬告都有混充現象,一般消費者難以辨別,很擔心衝擊馬告市場。「馬告不只是產品,更代表原住民文化。」馬燕萍表示,混充非常惡劣,不只馬告市場價格被打亂,甚至還破壞了消費者對馬告的印象。

如何辨別馬告、黑胡椒?香味差別大、剝皮看結構

混充事件層出不窮,究竟消費者要如何判別馬告山胡椒與黑胡椒的差異?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指出,馬告與黑胡椒外表的確很像,但兩者差異主要在香味,馬告山胡椒雖然隨產區味道有些微差異,但一定會有檸檬、香茅味,黑胡椒就是一般胡椒味,不具有檸檬香。

形狀方面也有差異,馬告山胡椒果實為果球形、直徑約4-5mm,且乾燥後的山胡椒粒去皮後,會有環狀稜脊、較光滑。而黑胡椒去皮後形狀則是單一尖突、不具環狀稜脊、較粗糙。

野生採集馬告量減少 「保育觀念要走在產業沒落前」

「因為仰賴人力採集,所以馬告原生種很貴,當地要賣得出去才會特地去採集。」馬燕萍指出,目前已知的幾個地區僅零星採收,但確實有農民反映野生馬告越來越難找。目前主要採集馬告的地區為新北烏來、新竹尖石、苗栗東河、南投等地,這些產區都是容易到達的地區,「我找得到,當然其他人也找得到,所以被開發、破壞機會大很多。」不過,其實有許多地區不容易進入,相對開發就少,尤其馬告依靠人力採收,交通到達不易,採集意願就不高。

馬燕萍強調,並非告訴大家還有很多野生馬告可以砍伐,而是要倡導保育概念,否則山林資源總有耗盡的一天。依部落觀察,馬告樹大約九至十年就會自然死亡,「除了保育觀念要做好,人工種苗也是未來出路。」但她也指出,多數部落族人想法都是:「山上就採得到,幹嘛還要去種?」

保育跟維護觀念必須走在產業沒落前,馬燕萍希望,馬告能夠跟大自然共生共榮、連結部落情感文化,更能邁步國際,「是真的有機會藉由馬告,讓全世界認識部落。」

馬告批發商:價格貴到吃不起 對產業是傷害

花蓮徐姓馬告批發商每年收購馬告一千台斤以上,銷往全台餐廳,例如石碇馬告香腸就是其主要客戶之一,一年用量好幾百台斤。對於市面價格混亂,他強調,「我一定維持每斤600元(未乾燥生馬告的收購價)。」三斤生馬告經過烘乾才能成為一斤乾燥馬告,所以乾燥馬告的合理價格約在100克300元(3元/1g)。

他認為價格不能過高,要讓一般民眾都能負擔,「價格太貴只有貴族吃得起,對產業是種傷害。」但也不能過於低價不敷成本,「賣很便宜的馬告,無法保證品質又不能穩定供貨,餐廳不太會去找這種供應商。」他認為低價販售的馬告仍為少數,「會便宜賣可能是因為沒市場,只能低價拋售。」對長期供應餐廳的批發商不影響。

馬告為近年蔚為風潮,除了做香料之外,更具有醫療產品的潛力。(攝影/劉怡馨)

新竹批發商:價錢策略聯盟抵制低價競爭

新竹農產批發商「尖石驛站」黃坤輝每年在尖石鄉收購一千多斤生馬告,批發價每斤600元(生)、零售價每斤800元(生),以販售餐廳為主,遍及新竹、台中、花蓮。發展觀光的司馬庫斯部落是其長期合作的主要客戶,每年購買兩、三百斤。

面對低價、混充打亂市場,他認為,生產端有人不老實,但這樣只能做一次生意,顧客不會再買第二次。而且黃坤輝組成價錢策略聯盟,販售馬告的人可以互相調貨。「如果今天他擾亂市場開低價,最好就不要缺貨,不然我就賣他高價。」強調馬告應該維持一定價格,採集及銷售的人才能有獲利。

馬告多作為香料用量不高 但仍具市場潛力

黃坤輝十幾年前開始收購馬告販售,從一開始只有幾百斤,到現在一千多斤,穩定供貨給許多餐廳。但他認為,若單以香料來說,馬告市場不大,「馬告香味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跟胡椒用量差得遠。」他指出,胡椒是炸肉、炸蝦的良伴,符合大眾口味,但馬告本身味道太重,普及化還有段距離。

黃販售各種特色農產,包括雪蓮、黑柿蕃茄、樹豆、薑黃粉等,而馬告僅佔其總銷售額不到二十分之一,「這幾年雖然成長有比較快速,但總體來看還是非常緩慢。」不過,他對馬告未來市場仍有信心,「還有很多成長空間。」他認為只要針對馬告的醫療功效開發產品,未來將供不應求。(系列待續請點選繼續閱讀)

註:《上下游》上網實購各家馬告,經專家確認發現,某東部農會銷售的馬告,實為價格低廉的黑胡椒,但該農會後來已重新供應馬告,因此新聞中不再揭露該農會名稱。

系列閱讀:

馬告魅力與危機系列三文

馬告魅力與危機 01》既傳統又性感,辛辣混著檸檬清香,深具世界香料潛力

馬告魅力與危機 03》野生馬告「先砍先贏、越砍越少」專家:應轉向人工種苗栽培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