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三年與國際學者合作發表37個鰻魚新種的台灣「魚博士」何宣慶,今年繼續與日、澳、泰等國家學者展開跨國合作,今(4)日在動物分類權威期刊《ZOOTAXA》發表多個類群魚類的研究成果專刊,包括1個新屬及18個新種,其中2種特別命名為「福爾摩沙夢鮟鱇」、「福爾摩沙海蝠魚」,象徵台灣這座美麗之島。
何宣慶至今發表108種新魚種,晉升當前人類歷史上發表魚類新種的前百大名人,是第四位入榜的華人、更是台灣第一人。不僅讓世界看見台灣魚類生物的多樣性,也展示台灣豐碩的研究成果。
何宣慶團隊發表18個魚類新種 包含新屬「大鰭稚鱈」
這次的新魚種研究成果橫跨16個不同科別的魚種,其中還包含「稚鱈科」的1個新屬新種:「大鰭稚鱈」,是分類學中的重大突破。
國立海生館副研究員、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副教授何宣慶指出,早在民國64年,中研院就收藏著一筆採自高雄中洲市場的標本,多年前他也推測這是未知種,但因為該樣本尾巴斷了,無法進一步確認特徵,只好塵封在實驗室角落。
直到某日在蚵仔寮市場「閒晃」時,再次遇見第二隻樣本,且魚體相當新鮮且完整,「第一眼沒有意識到『牠是誰』,只是直覺認為可能之後會派上用場、就買了下來。」後來心繫著牠的真實身份,才赫然驚覺「該不會是牠吧!」一路衝回實驗室確認,方將兩尾相差35年的標本成功相認。
常見的食用魚類都可能是新種:海石斑其實是「東方披肩鰧」
新魚種的發現不僅解決了許多古老疑惑,也更新了全球紀錄、修正當前的研究成果。例如過去一直被誤認是「大西洋裸蜥魚」和「中間光鱗魚」的物種,實際上是新種(新種是指從來沒被命名過的物種,即沒有正式拉丁學名),何宣慶團隊在這次發表中將牠們重新命名為「東方裸蜥魚」和「黑腹光鱗魚」。
此外,在國內市場俗稱「海石斑」的披肩鰧(瞻星魚科),是十分常見的食用魚類,味美、肉質Q彈,經過泰國和澳洲學者比對後,才發現原來是新種,命名發表為「東方披肩鰧」。另一種魚市內常見的小沙丁魚,也被日本學者發現是尚未取名的新種,最後定名為「昴宿六」(位在金牛座內的一顆恆星)。
以「台灣」為5新種命名 「陳氏長角鮟鱇」感謝漁民幫忙
有別於以往聚焦在特定魚種作發表,何宣慶團隊這次將視野拉廣、擴大到所有類群魚種都納入研究。他解釋,從第一本(102年)專刊鎖定鯊魚及魟魚,第二(104年)、三(107年)本著重記錄鰻魚,一連發表37個鰻魚新種;第四本期刊則回顧整理國內累積的魚種資料,希望將許多發現超過數十年、卻還沒被正式命名的魚種,藉此機會從硬碟深處翻出來,從此擺脫無名身份。
其中包括兩種鮟鱇魚,是他就讀碩士期間就發現的新種,這次分別取名為「福爾摩沙夢鮟鱇」和「陳氏長角鮟鱇」。前者象徵台灣舊名「福爾摩沙」,葡萄牙文「Formosa」的「美麗」之意;後者則為了感謝長年提供樣本給他的宜蘭大溪漁港船長陳丁木,「漁民每天都在看魚、對魚類最敏銳,一看到少見的樣本都會留下來給我,從十幾年前認識船長時就對他說過:有一天我會以你的名字為魚取名!」
加入漁民對海洋資源觀察的智慧,何宣慶的研究走出象牙高塔,除了理論、更有豐富實務經驗。取自「台灣」之名的魚種,連同這次命名的「福爾摩沙夢鮟鱇」(Oneirodes formosanus)及「福爾摩沙海蝠魚」(Malthopsis formosa),以及先前發表的「台灣狗母魚」(Synodus taiwanensis)、「台灣前肛鰻」(Dysomma taiwanense)、「白前肛鰻」(Dysomma formosa)等,都讓台灣躍升國際舞台、開啟更多機會與可能。(文未完,請繼續閱讀)
福爾摩沙夢鮟鱇…這是霍爾的移動城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