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衝擊0217》鳳梨即將盛產,銷中受阻恐造成骨牌效應,今年鳳梨更好吃請多享用

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疫情席捲中國,銷中水果紛紛遭殃,繼鳳梨釋迦茂谷柑後,下一個恐怕就是鳳梨。國內每年生產鳳梨有約7%銷往中國,台灣蔬果輸出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吳清綠表示,受到疫情影響,中國境內運費高漲且收購數量、價格不佳,必須把握接下來的兩週,在鳳梨進入盛產期之前做出應對。

鳳梨外銷不到國內總產量的一成,為何銷中受阻會讓國內鳳梨農、貿易商如此緊張?「這是骨牌效應的起頭。」吳清綠說明,市場價格往往取決於預期心理,並非單純的供需法則這麼簡單。

農委會表示,將提供內外銷、加工運費補貼,協助鳳梨的產銷。長年研究鳳梨的農試所副研究員官青杉表示,鳳梨富含酵素、膳食纖維及維他命,且今年暖冬,鳳梨頭甜度可達18度,鳳梨心也有16度以上,國人今年可以享受到品質極佳的鳳梨!

田間鳳梨(圖片來源_鳳梨哥(文)台17金鑽鳳梨)

鳳梨面積六年成長幅度26%,九成種植「台農17號金鑽」品種

台灣鳳梨種植面積,隨著2014年對中出口爆增,呈現上揚趨勢;2011年鳳梨種植面積是谷底的9029公頃,到了2017年已經來到11,452公頃,產量高達43萬2083公噸,增長幅度超過26%。其中屏東鳳梨產量高達12萬9552公噸、台南為6萬925公噸、高雄6萬零4公噸、南投5萬6708公噸,以及嘉義5萬4028公噸。

在品種部分,俗稱「金鑽」的台農17號市佔率約九成,而台農20號牛奶鳳梨及台農16號甜蜜蜜鳳梨各佔3%,土鳳梨約佔2%,其餘為其他品種。

外銷鳳梨九成去往中國,肺炎使運輸受阻,出口掉三成

根據農委會107年資料顯示,鳳梨外銷量共3萬1927公噸,佔全國產量的7%,其中有3萬1047公噸都銷往中國,佔比高達97%。吳清綠表示,今年受疫情影響,中國陸續封城封路,無法有效運輸到各地銷售,有一部分鳳梨在抵達對岸後因無法運送到其他地區,最後只能在當地便宜拋售。

「同業回報狀況普遍都不好。」吳清綠進一步說明,今年到現在對中國的鳳梨出口量只有一千多公噸,與往年同時期相比少了三成。

吳清綠表示,這週幾乎天天都在各產區開會,目前決議的方向有兩個,第一是開拓新市場,除了亞洲市場,目前預定會前往加拿大,雖有失敗風險,但必須一試;第二是對現有國內外通路做促銷,鼓勵大家吃鳳梨。

銷中鳳梨雖僅佔7%,但引發骨牌效應將衝擊市場價格

鳳梨外銷佔比不到國內總產量的一成,為何銷中受阻會讓國內鳳梨農、貿易商如此緊張?「這是骨牌效應的起頭。」吳清綠說明,以占比看外銷確實比不上內銷,但市場價格往往取決於預期心理,並非單純的供需法則這麼簡單。

「市場價格無法試算,也沒人能知道買氣。」具多年農業產銷經驗的焦鈞表示,鳳梨銷售期約有一百天,將三萬多公噸外銷量平均分攤,每天也不過多出三百公噸,但市場的消費狀況永遠沒人說得準,此外,各區採收時間會有重疊,若這些量被壓縮在特定時間裡,也會影響價格。

「有人賣國內,但我幾乎都是賣國外,怎麼可能不緊張?」高雄市大樹區冠瀧合作社許躍瀧表示,自身合作社有八成都是外銷中國,還沒到產季訂單就開始減少,是相當大的危機。

屏東高樹、九如:目前仍有訂單,但中國境內運費提高、通路變少

鳳梨銷中受阻,全國最大鳳梨產區──屏東首當其衝。屏東縣政府表示,銷往中國的三萬多公噸中,屏東佔了六成以上,位於屏東高樹的銀獅青果生產合作社表示,「中國現在境內運費幾乎是翻倍。」鳳梨運至中國後,由於許多城市封城封路,運輸路線受阻,且尚未全面復工,運輸人力也有限,運輸成本大幅提高。

「現在又少了傳統市場去賣,大通路還是有人買啦,但整體業績就是比之前少。」銀獅青果生產合作社進一步說明,即便鳳梨成功運輸到其他城市,目前中國為了防疫,傳統市場也不能販售,只剩下有店面的通路、超市可銷售。

而位於屏東九如的鳳梨生產合作社表示,往年有六成產量都是出口到中國,今年的訂單目前雖尚未被砍,但同行回報,對岸鳳梨售價不好,每箱和以往相比差了一百多塊新台幣。「目前都還說不準,但如果沒有出貨,對我們壓力會很大,最壞的狀況(無法外銷)若是發生,屆時會請原來配合的全聯、松康超市等通路協助內銷。」

高雄大樹:外銷掉了一半以上,壓力很大,積極開發新客戶

與屏東產季接近的高雄,主要產區為大樹、大寮及內門,高雄大樹業者表示,目前銷售狀況和以往比差了一半以上,「現在還沒真的大出,但已經讓人壓力很大了。」冠瀧合作社許躍瀧說明,往年每天出口量約3-4個貨櫃,現在每週出貨兩次,每次只有1-2櫃,而二月底開始盛產,目前的出口狀況會接不上屆時產量。

「現在每天都很努力在找新客戶。」許躍瀧表示,因應現在局勢,自己每天積極洽談國內外不同業者,來協助消化大量的鳳梨,相比於過去SARS,國內種植面積、產量都增加了,情況要更嚴峻得多。

台南關廟:去年國內賣不夠,今年往內銷及日本市場發展

由高雄往北來到台南,台南關廟農會表示,農民都很擔心銷中出口量減少,原外銷的鳳梨回流影響國內市場。關廟區農會推廣股主任黃國斌表示,農會去年內銷賣不夠,今年仍會以內銷為主,外銷目前除了中國,今年會出貨到日本。

「現有中國通路在上海以及廈門,三月的事情都還是未知數。」黃國斌表示,去年農會有將近兩百噸的鳳梨銷往中國,但今年中國疫情嚴重,傳回來的消息是買氣很差。「還是要有外銷來分散風險。」

黃國斌說明,雖然外銷只佔全部鳳梨產量的一成不到,但國內鳳梨加工場至多處理一天採收量的一兩成就非常吃力了,市場價格的決定取決於供需雙方,消費情形較難預測,但盛產期時大量鳳梨進入國內市場,即便只是多一成,仍舊有一定的風險。

嘉義民雄:交易量變少,為最壞的狀況做準備

持續往北來到嘉義,嘉義業者表示,嘉義的鳳梨比屏東少,三月中旬以後才會開始大出,「外銷才一成不到,但這些壞消息已經在拖累內銷價格了。」位於嘉義民雄的某果菜生產合作社表示,目前仍有外銷,但疫情發展誰也無法預測。

該合作社做鳳梨出口已三十多年,目前通路遍佈中國、新加坡、香港、韓國及日本。該合作社表示,過去到現在都是以日本規格在出口,因為日本的要求最嚴格,「進得到日本就可以去任何地方。」而日本的銷售量雖不多,但價錢好,也很穩定,不會臨時斷貨。

另一個位於嘉義民雄的嘉利果菜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周文欽表示,合作社出口對象有中國、新加坡及日本,中國的數量最多,但是今年受到肺炎影響,出口到中國的櫃數和去年相比,足足掉了九成。

「日本銷售很穩,但中國賣得快。」周文欽說明,三月中以後到五月的盛產期可能會遇上疫情的高峰,目前還沒想好對策,若是最壞的情況發生,會加強海內外市場來分散消化這些鳳梨量。

出口過度依賴中國市場,採收後分級包裝、檢疫及運輸應再加強

這次肺炎嚴重影響各項水果外銷,也凸顯過度依賴中國市場的危機,各業者認為,中國因為位置近、語言及飲食習慣相同,而有大量鳳梨需求。而外銷其他國家有許多環節沒有克服,現在疫情影響出口,距離盛產只剩兩週,壓力自然會很大。

「東南亞也有鳳梨,還比我們便宜。」冠瀧合作社許躍瀧分析,要拓展新的海外市場,最少要花一個月以上,而東南亞各國如泰國、越南等幾乎都有產鳳梨,想進軍有一定難度,以日本市場來說,香蕉及鳳梨都會遇到菲律賓競爭,而菲律賓最大優勢是價格低廉,台灣鳳梨必須提升品質才有機會。

而要提升品質不只是鳳梨本身,還有包裝、檢疫及運輸,「日本人喜歡吃的鳳梨大小跟我們不一樣。」關廟區農會推廣部主任黃國斌說明,外銷一定要先做功課,例如中日都有鳳梨需求,但狀況大不同,中國喜歡果型漂亮的大果,每顆均重約兩公斤,而日本人喜歡每顆一公斤以下的小果。

「各國狀況不一樣,現在準備時間很少。」黃國斌認為,短時間內要轉移市場有一定難度,以日本來說,必須要在產季時先寄樣品,確認沒問題後才會進貨,而銷往加拿大必須解決長途運輸問題,運往加拿大走船至少要18天,由熱帶地區運往溫帶地區,還必須確保溫度的維持。

農委會:海內外市場及加工來分散鳳梨,內外銷加工都補貼運費

面對新冠肺炎影響國內農漁產品出口,農委會日前宣布,已準備12至15億元針對重點項目做紓困。

針對鳳梨部分,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前日(15)表示,「日本預計全年度的外銷量可以達到8千噸。」農委會將協助農民及業者將鳳梨分散到其他的海外市場,例如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也會加碼補助外銷運費及外銷供果園的分級包裝費用。

針對內銷部分,除加強行銷,擴大與電商平台合作,將再加碼補助每箱10公斤50元的運費;在加工方面,農委會將補助加工處理費及集運費,鼓勵加工業者擴大採購國產鳳梨原料,輔導開發多元商品。

專家:今年鳳梨品質極佳,甜度可達18度

「最近這幾週冷,鳳梨熟得晚,緩衝時間比較多。」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副研究員官青杉說明,今年和往年相比是暖冬,日夜溫差大讓鳳梨甜度增高,預估今年產量也大約四十多萬公噸,但近幾週溫度低,鳳梨會成熟得比較慢,給了業者較多時間去緩衝。

「昨天試吃,鳳梨頭甜度可以到18度,鳳梨心也有16度。」官青杉說明,近日低溫讓鳳梨還有一些酸度,但測試已發現甜度很高,且果肉品質好,幾乎都是鼓聲果,「等酸度退掉會更好吃,今年鳳梨品質非常高。」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表示,鳳梨含有豐富的醣類、維生素B1、B2、維生素C、鉀、錳、膳食纖維及鳳梨酵素等,既健康又消暑,也能促進腸胃消化,鼓勵國人多多食用。

延伸閱讀:

閱讀「武漢肺炎衝擊」系列報導,請點選這裡

台灣鳳梨出口超過九成依賴中國,銷量三倍躍升是福是禍?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