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升溫,Covid-19確診人數增加,且擴及縣市愈來愈多,民眾擔心民生物資不足,搶購現象持續上演。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日接受立法院質詢時特別呼籲,全國糧食供應無虞,只擔心從業人員染疫造成產銷斷鏈。以肉品和漁產為例,拍賣市場或屠宰場萬一無法營運,就會影響供應數量。
北台灣海鮮的主要供應來源──基隆崁仔頂魚市表示,因空間因素難以執行實聯制與保持社交距離,一旦有人染疫只能停業,將衝擊北部海鮮供應鏈。漁業署表示將啟動拍賣市場備援系統,萬一有市場歇業,可以由其他市場接手拍賣。肉品市場目前供應無虞,也依照政府要求的措施進行防疫,拍賣及屠宰皆有備援調度計畫,不會影響重要的民生物資。
基隆崁仔頂面臨防疫困難 出入口多 難以實聯制
基隆崁仔頂魚市場是全國知名的魚市,主要供應來自北北基桃都會區至台中,加上宜蘭、花蓮的各大餐廳及一般消費者,每天負責批發的漁貨量平均在12-15噸之間,約略有上百種海鮮,包括現撈、進口、養殖。
崁仔頂協會會長彭瑞祺特別指出,基隆出海的漁船都是捕獲珊瑚區跟礁層區的高級漁貨,像是赤鯮、馬頭、嘉鱲等,因為崁仔頂鄰近都會區,海鮮價格比較好,因此大家都喜歡來此批發。

不過彭瑞祺坦承,崁仔頂魚市場的出入口太多,無法落實實聯制,只能由攤商間彼此監督,把戴口罩戴好戴滿,而且因為卸貨、挑貨等交易行為,社交距離至多只能維持1公尺。他並且直言,一旦有工作人員染疫,或是確診者曾經光顧過市場,崁仔頂只能立刻歇業,並通知漁船、進口貿易商不要進貨,「已經進貨的會先冷凍,蛤、蚵等只能先打水冰再進冷凍庫。」
彭瑞祺補充,現撈的漁獲量無法預期,不像蔬菜水果可以跟電商合作,如果現撈海鮮受到疫情影響無法拍賣批發,只能請消費者先食用冷凍海鮮。
基隆市政府會輔導崁仔頂 其他魚市已作好防疫
不過漁業署署長張致盛澄清,崁仔頂是民營魚市,雖然不受漁業署管轄,但他已跟基隆市政府聯繫,要求市府針對崁仔頂的動線進行規劃,作好防疫工作。另外他也提到,漁港和拍賣市場可因疫情互為備援,舉例來說,萬一崁仔頂不能拍賣,基隆八斗子碧砂、宜蘭大溪、桃園竹圍都可以協助處理漁獲。
張致盛指出,漁業署轄下35個拍賣魚市都已經做好防疫準備,凡有多個出入口的,皆已封閉至可以實施實聯制的程度,進入市場前也都有專人檢查口罩佩戴及量測體溫,再加上拍賣市場多半是轉帳交易,少有現金往來,因此可以將接觸降到最小的程度。
張致盛強調,在市場中難免會與人有接觸,因此他要求各魚市要透過廣播或手舉牌,不斷呼籲大家保持社交距離,「做好防疫工作,才能有正常的生意,絕對不能讓魚市成為防疫破口。」他並且呼籲民眾一起來監督,如果發現哪個魚市有防疫疏失,請務必通知漁業署前往處理。

梓官漁會:做好防疫,若不幸歇業將啟動冷凍電商出貨
梓官區漁會主任秘書劉連登表示,拍賣市場只留兩個出入口,人員進入前必須先掃瞄QR Code登記,並需量測耳溫、噴酒精。另外,梓官區漁會也自有加工廠,「萬一真的因為疫情而歇業,我們會將現撈海鮮冷凍,透過原來長期配合的電商加以販售。」劉連登強調,魚市已經作好防疫抗災的準備,漁民跟承銷員都知道茲事體大,不會害魚市歇業,影響大家生計。
屠宰場若歇業會轉往他地屠宰 家禽消費不受嚴重影響
台北市第一家禽批發市場是全國指標性的家禽拍賣市場,台北市市場處副處長高群荐指出,已經要求全市市場作好載口罩、實聯制、量額溫等基本防疫程序,務求市場營運尖峰時段要有人在入口把關,凡市場人力不足者,則需封閉部分入口。
「市場的確很難保持社交距離,但全程把口罩戴好,是我們現在最重要的工作。」高群荐說,疫情如此嚴峻,民眾跟攤商都會自主戴好口罩,但萬一第一家禽批發市場有從業人員確診,會歇業一天並進行大清消,下一個交易日開放時,也會嚴格限制人流與貨源。
高群荐表示,民生與防疫是兩難,長期關閉批發市場反而會造成恐慌,還好所有的農產品都不是單一通路,一個市場有狀況,民眾會自動前往另一個市場購買。第一家禽市場每日約屠宰5-6萬隻雞,佔全市消費量不到一半,許多民眾仍會在超市購買冷藏或冷凍雞肉,因此萬一第一家禽市場歇業,除了可以轉往三重批發市場屠宰外,也不會嚴重影響市民的雞肉消費。
肉品拍賣及屠宰:必要時可啟動區間調度 確保供貨無虞
雲林縣是台灣養豬大縣,雲林肉品市場也負責拍賣及屠宰許多豬隻,由於該市場只有一個出入口,人員控管相對單純,且已經要求承銷員在拍賣時採梅花座,保持社交距離,總務蔡先生表示,會全力配合防疫。
農委會防檢局肉品檢查組組長林岩補充,防檢局已要求全國四個分局針對60家家畜屠宰場及116家家禽屠宰場進行督導,務必落實實聯制、戴口罩及手部消毒等作業,雖然屠宰場的從業人員較固定,不像拍賣場會有各地的承銷商前往,但萬一仍有人員染疫,除了會依照主管機關的要求:場所清潔消毒、人員隔離等,也要看剩餘人力來決定是否繼續屠宰。
林岩以新北市肉品市場為例,該市平均每天屠宰2000多頭豬,萬一屠宰能量只剩一半,會要求桃園、中壢等地的屠宰場協助屠宰,不會影響消費量。
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則指出,去年四月已委請各縣市政府訂定肉品市場應變疫情的相關計畫,現今也依據各計畫執行細項進行防疫,包括出入拍賣市場的人流控制、實聯制、梅花座等等,作好把關。
由於豬肉、雞肉是重要的民生品,供應無虞是畜牧處的最高原則,萬一依照疫情指揮中心的要求必須關閉任何一處拍賣場,會在轄區間進行調度,讓交易拍賣順暢。江文全表示,「最嚴峻的情況下,也不排斥屠宰後直接販售給消費者,省去拍賣程序。」
延伸閱讀:
請支援分流!產銷連結不順,農民找不到通路,消費者買無菜,請直接跟產地買
停課八天重擊農方,超過2千公噸營養午餐蔬菜頓失通路,農糧署:將媒合轉單、部分收購
怎麼訂購,有宅配嗎?
想到歐美澳早期的終端分切缺工等議題! 然後看到此篇才突然想到,之前那個某縣市把屠宰設施移出已成為鬧區的原位置的新聞,其實也可以讓相關人員跟人潮區隔? 不過也突然想到,大陸環境樣本陽性的海鮮綜合市場也常被質疑周邊就是住宅樓房區! 然後才突然覺得,會販售生鮮動物產品的市場,跟人潮區的距離,好像沒甚麼規範? 畢竟通常都是先有市場,後來才變成商家住宅進駐?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