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食藥署今 (3) 日公布最新邊境抽驗不合格品項,11項中有 8 項來自中國,以容器具 6 項為大宗項目,另有八角及草果農藥檢出不合格。食藥署表示,近6個月以來,中國進口的容器不合格率偏高,不合格者多驗出甲醛-三聚氰胺及聚丙烯。
攤開近期的邊境抽驗不合格清單,值得注意還有進口綠豆,近 3 個月已有10件來自印尼、緬甸、澳洲及巴西的綠豆農藥殘留不合格,殘留項目有殺蟲劑賽速安、可尼丁、毆殺松、達馬松以及除草劑嘉磷塞,有的品項嘉磷塞甚至超標一倍。
.jpg)
中國容器具違規最多,多驗出甲醛-三聚氰胺及聚丙烯
衛福部食藥署每週二例行公布邊境抽驗不合格品項,兩年期間累積有1656件,其中以「來自中國的容器具」件數最多,共計233件。過去半年就有60件違規,不合格者樣態琳瑯滿目,有三層火鍋瀝水盤、塑膠盤、碗、美耐皿餐具、收納淺方盤、六角壽司筷、紙杯蛋糕組、紙盒及瀝水籃等。
北區管理中心科長陳慶裕說明,近兩年發現容器具不合格件數增加,因此特別加重抽驗,從目前抽驗結果來看,中國進口的容器具不合格率相當高,多驗出甲醛-三聚氰胺及聚丙烯。
據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資料顯示,以三聚氰胺製作的餐具,若製程中聚合不完全,高溫或盛裝酸性食品時,會有三聚氰胺單體溶出,且溫度愈高就釋出愈多。
臺北榮民總醫院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主任楊振昌表示,過量的三聚氰胺可以在腎小管結晶沉澱,導致腎臟發炎、結石及膀胱結石;甲醛為確定致癌物,與鼻腔癌、鼻竇癌及白血病癌症很可能有關,對人體會產生呼吸道刺激及過敏等急慢性毒性。為減少不必要的甲醛及三聚氰胺暴露,他建議除非可以確定材質之安全性,否則最好還是不要用美耐皿餐具盛裝熱食。

年貨採買,當心中國乾貨香料
本次農藥抽檢不合格的有中國的八角茴香及草果,八角茴香驗出百克敏0.08 ppm、待克利0.19 ppm,均超出標準0.05ppm;草果則驗出0.12 ppm的2-苯基苯酚。陳慶裕表示,國內並未針對草果訂定標準,因此必須零檢出,此進口業者已是半年來第2次違規,該業者接下來每次進口都要抽驗,必須連續 5 次、總共達到本次違規量的3倍重量才會降低抽驗強度。
展開近兩年邊境抽驗不合格食品清單,來自中國的乾貨如紅棗、乾燥菇類、花椒、辣椒粉、靈芝粉等是違規大戶,民眾近期採買年貨時必須特別留意。過去一個月生鮮類也有日本哈密瓜、冷凍丁香魚、草莓、蜜柑、奇異果、紫蘇葉等農藥抽檢不合格。

小心進口綠豆,農藥違規比例高
需要注意的品項還有綠豆,近2年進口綠豆違規件數有26件,時間集中在春節前三個月,正是國人採購年貨的時機。去年9月至今農藥抽驗不合格件數有10件,多來自印尼、緬甸、澳大利亞及巴西,印尼及緬甸綠豆驗出賽速安及可尼丁,巴西綠豆則驗出毆殺松和達馬松,澳大利亞綠豆雖僅1件不合格,卻有4ppm的嘉磷塞殘留,足足超出我國標準的一倍。
賽速安及可尼丁為類尼古丁殺蟲劑,毆殺松和達馬松則屬於毒性高的有機磷殺蟲劑,而嘉磷塞則是全球爭議最多的除草劑,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將嘉磷塞列為2A等級致癌物。楊振昌說明,農藥毒性對人體的影響和食用量有關,除非短時間內大量食用,否則不會造成急性危害。不過進口綠豆的農藥違規比例偏高,民眾仍須留意,有機會可多支持國產綠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