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釋迦今年仍面對龐大產銷壓力。(圖片提供/長辰公司)

鳳梨釋迦能過個好年嗎?減產2成,賣壓卻更大!內銷需提振,外銷加工仍在拓荒期

中國在2021年9月無預警禁運我國鳳梨釋迦,讓去年度(2021年12月至2022年4月)鳳梨釋迦賣壓沈重,今年度(2022年12月至2023年4月)雖然產量稍減,但是因氣候不順、裂果嚴重,且買氣一直上不來,壓力更甚去年。農委會訂下目標內銷7000公噸、外銷5000公噸、加工3000公噸,然而產地認為很難達標,且實際產量應超過這些目標數字總和。

外銷業者分析,東南亞市場競爭激烈且利潤低,日韓有冷凍果市場,但需提升果實品質與運輸冷鏈保鮮技術,才能增加外銷量。加工業者表示,鳳梨釋迦可做成多元加工商品,果泥、果乾、果酒的風味都很好,但製作成本較高,且需加強市場行銷。農委會則說明,會協助提升國內春節前買氣,並協助外銷與加工業者開發國際市場,也會繼續輔導釋迦農轉作其他作物。

年關將至,釋迦象徵事事如意,送禮自用都是好彩頭,文末有購買連結大全,請大家踴躍下單!

鳳梨釋迦今年仍面對龐大產銷壓力。(圖片提供/長辰公司)

均價比去年同期低5元,延後轉冷打壞釋迦行情

鳳梨釋迦最近價格低落,據農產品批發市場行情站統計,去(2022)年12月至今,鳳梨釋迦全國交易均價約每台斤25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少約8元。台東縣銓益農業運銷合作社理事主席林志忠表示,目前產地收購價,A果每台斤不超過28元、B果每台斤則低於22元,「比去年同期低至少5元」。

價格低迷,除了中國禁運是主要因素,也與去年底裂果、啞巴果比歷年嚴重有關。台東縣卑南鄉班鳩番荔枝產銷班班長陳進憲解釋,11-12月氣溫過高,即使採收時沒有異狀,進入通路後也容易出現十字型裂果。啞巴果則可能是農民過早採收,無法繼續後熟導致。兩者都會讓消費者觀感不佳,壓低行情。

台東區農業改良場副場長盧柏松表示,12月前的鳳梨釋迦稱為早生果,容易在販售時裂果、發霉,多數農民與通路都會留意,避免早生果影響市價。然而前陣子冬季延遲,12月上旬裂果率仍有約20%,不過「12月中旬後,品質已經相當穩定了」,消費者此刻無需擔心買到劣質果。

時逢鳳梨釋迦產季,買氣不如以往讓農民感受強大賣壓。(圖片提供/長辰公司)

產地減產至少兩成,內銷仍須消化1.5公噸

去年度鳳梨釋迦產量為2萬4906公噸,外銷4355公噸、加工1007公噸,等於內銷多達1萬9544公噸。來到今年度,農民依然背負龐大賣壓。「產量還是很多,國內市場很難消化」,陳進憲表示,農民從去年開始紛紛減產,通常是將一季採收兩期改成只收一期,但仍難以紓緩此刻賣壓。

釋迦產銷策略聯盟總召李建通說明,農民減少一期採收,果樹會保存養分、增加另一期收成量。有些農民因為農糧署推動轉作補助,改種牛奶果、酪梨等其他果樹,但目前多在補植階段,尚未鏟除鳳梨釋迦。他分析,今年度比去年度大概減產約20%,「可能內銷還是要至少1萬5000公噸」。

李建通表示,今年度鳳梨釋迦銷售狀況比去年度同期差,應是國內行銷力度不如去年度所致。臺東農產公司行銷經理張孝慈則解釋,因為鳳梨釋迦甜度高,消費者較難頻繁回購,也較少重複購買來送禮,「國內消費鮮果有點疲乏了」。

外銷香港、東南亞,售價低運費高,利潤有限

外銷部分有希望拓展嗎?去年度鳳梨釋迦外銷,鮮果與冷凍果分別為4093跟262公噸。鮮果有3795公噸銷往香港,剩下集中在馬來西亞、新加坡、阿拉伯等國家;冷凍果則有223公噸前往泰國,其次是34公噸銷往日本。今年度農委會訂下外銷目標為5000公噸,不過李建通認為,「要提升鳳梨釋迦外銷量並不容易」。

李建通指出,鳳梨釋迦銷往香港,多為賣給中國旅客或直接轉賣至中國。而中國新冠疫情從去年開始攀升,恐減少向香港的採購量。他也說明,泰國等東南亞國家都有生產釋迦,雖然不是鳳梨釋迦品種,但可全年生產並且互相供應,對台灣鳳梨釋迦來說是龐大的競爭壓力。

長辰公司主要經營生鮮水果內外銷,董事柯力禕說明,雖然嘗試銷售鮮果到香港與東南亞,終端售價普遍不高。他表示,台灣一箱6公斤的鳳梨釋迦目前售價為600元,出口到香港可能還是一樣賣600元,但外銷卻要負擔較高的運輸成本。

柯力禕舉例,以每趟空運約80至100箱鳳梨釋迦計算,縱使有政府外銷補助,每箱運費成本仍至少200元,壓縮利潤。至於海運成本較低,不過一次要大量出貨,20呎貨櫃需裝約900箱鳳梨釋迦,運至東南亞的時程約8至9天,壓縮到上架後的銷售時間,所以當地業者不太願意接受海運。

冷凍釋迦目前主要銷往泰國,盧柏松分析,可能是東南亞國家比較熟悉釋迦,加上氣候炎熱,冷凍製品比較吸睛。但冷凍釋迦單價高,東南亞市場不一定能維持購買熱度,仍需拓展其他國家。

冷凍鳳梨釋迦能銷至日韓等高消費水準國家,藉此拓展國外市場。(圖片提供/臺東農產運銷公司)

日韓對冷凍果要求高,需克服氧化褐變問題

鳳梨釋迦鮮果外銷成本高,能否著重在日本、韓國等較高消費水準國家?李建通坦言,台灣有東方果實蠅,且釋迦無法像其他水果經過燻蒸或溫湯處理,「鮮果不太可能出口到日韓」,不過全果或截切的冷凍果值得往日韓推廣。柯力禕也嘗試將冷凍果銷給日韓客戶,若他們願意以此開發甜品,進入咖啡廳等餐飲業,就有機會增加消費量。

現在冷凍鳳梨釋迦往日韓銷量不多,除了市場還在熟悉,柯力禕認為品質穩定性也有待提升。他曾收到「果實褐變、黃化,香氣喪失」等客戶回饋,「冷凍果品質不好,會降低他們採購意願」,必須提升冷凍技術,維持冷凍果外觀與口感,才能擴大外銷量。

不願具名的釋迦加工業者透露,鳳梨釋迦削皮後,果肉表層呈現粗粒沙質感,在低溫儲存下也容易褐變。若業者想留下更多果肉,沒有把表層削除乾淨,冷凍果品質就容易變差,「為了國外高品質要求,應該適度犧牲表層果肉」。

冠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截切的冷凍鳳梨釋迦,總經理黃榮裕表示,目前冷凍技術已可維持冷凍果品質與風味,若外銷時品質劣化,應是儲運環境未能全程低溫致使冷凍果氧化的關係。中興大學食品暨生物科技學系特聘教授謝昌衛則說明,鳳梨釋迦的糖分與植化素較高,急速冷凍後仍容易褐變,因此要強化保鮮技術,延長保存時間,紓緩儲運壓力。

鳳梨釋迦雪糕「原汁原味」(攝影/楊語芸)

加工成本高,應主打高消費國家並積極行銷

今年度農糧署維持鳳梨釋迦加工目標3000公噸,是否真有商機?謝昌衛細數,除了冷凍果,目前也有即食截切鮮果,而果丁、果泥能成為飲品、糕點的加工原料,另有果乾、益生菌等較新穎的商品,樣式非常多元。不過多數加工品去年度才開始研發,市場仍需時間熟悉商品。

張孝慈說明,比起釋迦鮮果,釋迦冰品或釋迦酒的風味香甜又能儲放更久,目前內銷成績不錯。而李建通表示,鳳梨釋迦製作成果泥、果乾,方便食用與再加工成冰沙、風味拿鐵,內銷或外銷至日韓等國家都很適合。

不過鳳梨釋迦加工成本高,李建通指出,若將100公噸的鳳梨釋迦從鮮果做成截切果,業者花費至少超過1000萬,再製成其他加工品則需更多成本,抬高末端售價,「消費市場縱使被吸引,也不一定會貿然下單」。

尚順食品負責人鄭全麟說明,去年度公司將280公噸的鳳梨釋迦製成果丁和果泥,供給TEATOP製成釋迦牛奶飲品,並嘗試外銷至日本。他直言,增加加工量能不是問題,加工後的出路才應該擔心,「東西優質,也要讓市場看見才行」,後續要不斷推廣與行銷,提高鳳梨釋迦加工品在國內外市場的能見度。

富瀧農食經理有限公司執行長洪瑞澤則表示,去年嘗試生產鳳梨釋迦果乾,今年度預計加工至少30公噸。他坦言量能有限,因為需要人工挑選果實,讓果乾品質均一,而為了避免產生苦味,烘烤也要相對低溫,疊加製作時間與成本。但他強調,「要確保品質,這些工不能省」,希望藉由果乾能常溫保存的優勢,朝日韓、歐美或杜拜等高消費國家推廣。

鳳梨釋迦製成釋迦酒等飲料商品,味道香甜且好攜帶,國內市場反應良好。(圖片提供/臺東農產運銷公司)

農委會:持續加強內外銷,並鼓勵轉作

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表示,為了提升國內鳳梨釋迦買氣,會在農曆年節前加強鮮果促銷,包括在希望廣場、百貨公司舉辦行銷活動,各量販超市通路也可購買到釋迦鮮果與禮盒,同時請通路協助促銷。另外,部分農民仍未申請轉作補助,或申請後尚未剷除釋迦樹,農糧署會繼續宣導,以達到減產目的。姚志旺也表示,加工部份已經有許多加工業者進場收購,今年度應能達到3000公噸目標。

國際處副處長林志鴻說明,因為國際市場對於鳳梨釋迦較陌生,拓展時需要花費較多時間熟悉,已於外銷國家舉辦宣傳記者會、投放廣告,國際處也與在地通路合作,舉辦促銷活動並教導鳳梨釋迦保存與食用方式。今年度的鮮果外銷比去年同期成長8.3%,且海運排程受疫情影響趨緩,外銷加拿大等遠洋國家的量可望增加,他認為今年度整體外銷量還會增長。

林志鴻表示,國際處也積極開拓汶萊、韓國等不同地區國家,同時也正與日本討論鮮果檢疫條件。為開發更多鳳梨釋迦鮮果、冷凍果與加工品的國際市場,已請學者研究氣調櫃技術與運輸溫度研究,避免外銷的褐變等問題。

※買釋迦看這邊:

Part 1:產地直購

Part 2:網購平台

延伸閱讀:

鳳梨釋迦開盤價創新低,早生果破壞行情,農民雖減產,賣壓仍巨大

賀歲必吃,鳳梨釋迦加工超展開!雪糕、氣泡飲、塔塔醬都美味,興大研發力挺果農

【釋迦圖鑑】大目和鳳梨釋迦家族全展開!粗鱗、軟枝、綠寶、蘋果釋迦,有刺番荔枝也有圓滑番荔枝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