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悍將李麗華攝於南方澳,遠方是新建的大橋。(攝影/楊語芸)

疼惜來台打拚的漁工兄弟,李麗華揭發血汗內幕,為漁工組工會,榮獲美國務院「英雄獎」

與李麗華相約南方澳漁港,颱風剛過,岸邊的漁船忙著補給用品、整理船身,準備出海。不論甲板上工作的、岸邊騎車經過或是開堆高機的,移工們看到李麗華都熱情地打招呼,還有人硬是要塞兩條魚給她。

李麗華是誰?2013 年,她成立全台第一個外籍漁工工會:「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2015年,她揭發印尼漁工 Supriyanto 被虐致死真相;2017 年,美國在台協會(AIT)因為她對漁工的付出,推薦她獲頒美國務院的「打擊人口販運英雄獎」。

這位「漁工媽祖婆」打從心底疼惜來台灣打拚的移工兄弟,她面對仲介造謠污告毫不畏懼,卻在受訪時卻三度紅了眼眶,只因移工是她心中永遠的牽掛。

李麗華為維護漁工勞權不計毀譽,被稱為漁村女英雄。(攝影/楊語芸)

移工處境是李麗華最大的牽掛

跟著李麗華上漁船,她與漁工們比手畫腳話家常。海面上浮著一層油污,漁工必須潛入水中檢查漁船引擎扇葉,Nonoy 在沒有任何安全裝備的情況下準備下水,只因為可以多賺一點錢。李麗華不忍見,她叮嚀 Nonoy 要小心點,一轉頭眼淚險些掉下來……

外籍漁工有多弱勢?有人罹癌卻被隱瞞病情、讓他繼續上船工作;有工作一整年,但每月只領到 1912  元薪資,更有被虐致死,甚至失足落海、無人追究。

談起一位印尼移工 Julie,李麗華更止不住眼眶的淚水。 Julie 在遠洋漁船上天天被台灣船員痛打,船長不只不處理,還把他丟在一個小島上,直到被國際組織 ITF 援救才能回家。他在船上工作十幾個月,只領到 25 美元,所有文件資料都被騙走,「非常可惡」。

李麗華到印尼去拜訪他,他因為重傷後沒有好好治療,脊椎無法彎曲,只能站或躺,後來還是回了天家。她邊說邊翻尋手機的照片、一邊抽噎地告訴記者,「這就是他的墓,才 25 歲而已……」

Julie 的父親,他腳下的小小墓塚埋葬著年僅 25 歲的 Julie。(照片提供/李麗華)
Nonoy 在沒有任何安全裝備的情況下準備潛至船底進行維修工作,讓李麗華心焦又心疼。(攝影/楊語芸)

出身貧寒,見不得別人的苦難

李麗華是六個孩子的老么,家中食指浩繁,只靠父親當公務員的收入,母親即便把「一塊錢打二十四個結」,月底還是要先跟雜貨店賒帳。雖然窮,但生活卻十分幸福,這種成長經驗讓李麗華格外能夠同理貧窮的家庭,日後看到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她都特別心疼。

信教讓李麗華充滿力量,她認為邪惡無法戰勝正義,幾度面臨人身攻擊、言語威脅時,她都篤信「神會為我主持公道」。後來協助移工時經常被罵「胳膊往外彎」,但她沒有內外之分,因為「在神國,我們都是弟兄姐妹」。

老么李麗華被媽媽抱在懷裡,家計雖不寬裕,但她的童年生活極為幸福。(照片提供/李麗華)

爭取礦工權益、學習工會運作、第一線保護移工

由比利時籍醫師田明慧 (Nicole Tilman) 創立的敬仁勞工中心是李麗華接觸勞權的起點,她在此接觸平溪塵肺症的礦工,幫他們申請職災賠償。這個工作讓李麗華發現自己的專長,她後來認識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的靈魂人物鄭村棋,被他推薦到台視產業工會擔任秘書,見識到工會的力量。又因為鄭村棋入主台北市政府勞工局,她以約聘身分任職於外籍勞工諮詢中心,在第一線保護他們。

鄭村棋下台後,後繼的局長作為重挫李麗華的士氣,於是她離開公部門,轉往中壢的「希望職工中心」,專心作外籍移工庇護。後來又與夥伴們組織「新移民勞動權益促進會」,讓外籍配偶能在台灣的勞動職場上獲得真正公平的待遇。

新移民勞權的階段性任務達成後,李麗華轉職到浩然基金會,開始觸及人口販運的議題。第一次到南方澳,是因為菲律賓漁工在船上被繩索絞斷手,李麗華發現他們的勞動條件十分不堪。當時《工會法》剛修正,外籍勞工不只可以組織工會,還能夠擔任幹部,李麗華協助他們成立「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理事長由漁工們自己選舉,她則擔任秘書長。

工會秘書長七年無薪給  連積蓄也貼進去

外籍漁工成立工會在台灣是破天荒的創舉,這是人權、勞權的一大進步,卻是許多人眼睛裡容不下的沙子。仲介、船東等既得利益者對她步步進逼,地方及中央政府也只會拉後腿,李麗華不卑不亢、據理力爭,但好幾次險些發生肢體衝突。

「她真的非常勇敢」,外籍漁工人權組織秘書長、律師黃昱中表示,宜蘭漁業僱佣關係相當對立,但李麗華鼓勵受威脅的漁工站出來,她的同理對漁工來說十分具有感染力。

成家不易,持家更難,漁工薪資低,工會每個月只收 100 元會費,不要說李麗華的薪資,連辦公室都租不起。李麗華只能掏出自己的積蓄,再加上朋友的支持,讓工會運作下去。

「當時只靠我先生在《四方報》兼差,每個月大概一萬多的薪水」,李麗華回顧那段艱辛的日子,笑稱先生彷彿家暴案件的「目睹兒」。她和趙米蒂 (Diomedes Del Rosario)在菲律賓相識兩週後就締結連理,但隨即過著聚少離多的生活,他經常見到她被別人大小聲,也不贊成她貼上自己的積蓄,屢屢勸退她未果,只好儘可能陪著她。

連續七年無薪的秘書長,讓人權團體的夥伴們「看不下去了」,寫了專案計畫跟李奧納多基金會申請經費,李麗華近兩年終於領到合理的薪資,日常開支不必再捉襟見肘。

趙米蒂和李麗華的婚姻聚少離多,他經常要擔心李麗華的安危。(照片提供/李麗華)

遠赴印尼查冤案,讓施虐的船長被起訴

2015 年 8 月,一位擔任翻譯的印尼姐妹打電話給李麗華,說有一位名為 Supriyanto 漁工明顯被虐慘死,但檢察官「好像要當作是病死」來處理,她哭著求李麗華來協助。李麗華遠赴印尼 Tegal 小鎮,Supriyanto 的故鄉,找到同船的關鍵證人,取得三段足以證明他死前受虐的影片,透過監察委員王美玉的協助,讓施虐的船長被起訴,還 Supriyanto 一個遲來的公道。

李麗華提到,Supriyanto  是打開台灣遠洋漁船血淚勞工史的第一人,如果不是他的犧牲,沒有人知道遠洋漁船上的狀況。雖然無緣認識 Supriyanto,但她多次前往他的故鄉,與他的親人交好。談到他生前錄製的影片,善良的 Supriyanto 對著照顧他的夥伴說「謝謝你,兄弟,等我好了之後,請你們來我家吃飯」,停頓須臾後,李麗華哽咽說著「他不知道他回不了家了……」

Supriyanto 被虐致死前的最後身影,錄影內容是李麗華遠赴印尼取得的關鍵證據。(照片提供/李麗華)

榮獲美國務院頒發英雄獎,告洋狀不是讓台灣丟臉

李麗華因為長年從事人權、勞權運動,結識全球相關倡議團體,也因而認識美國在台協會(AIT)負責人權議題的官員。她揭發印尼籍漁工 Supriyanto 被虐致死的真相後,AIT 因為她對漁工的付出而推薦她獲頒美國務院「打擊人口販運英雄獎」。

在那之後,她經常受邀在歐美分享台灣的漁工處境,每次出國都引發外交單位的「關心」,怕她又去告洋狀。但李麗華直言,正是因為不願台灣丟臉,她才要到處宣揚,雖然有血汗漁工被剝削,「但仍有許多台灣人在幫助他們」。

李麗華獲美國國務院頒發英雄獎(左:國務卿提勒森;右:總統府顧問伊凡卡)。(照片提供/李麗華)

斷橋事件備受攻訐,帳目清楚自證清白

2019 年 10 月,南方澳大橋斷裂,六名外籍漁工身亡,國內外媒體的聚光燈都對準李麗華,因為她道出外籍漁工在台灣的處境,為枉死的亡魂伸冤。此舉刺痛地方勢力,蘇澳區漁會理事長蔡源龍本身也是人力仲介,他痛斥李麗華滿口謊言、動亂漁村,還說她侵吞善款。

當時整個南方澳都議論紛紛,李麗華一味忍耐,直到宜蘭縣勞工局來「關切」工會理事長 Wardino,讓她決定反擊。「他們對付我沒關係,但拿漁工下手就不行。」李麗華向監察院舉發宜縣府與蘇澳區漁會違法《工會法》,但蔡源龍反控她妨害名譽。官司纏訟數年,監察院糾正宜蘭縣政府,李麗華則提出「連 69 元文具開支」都清楚記錄的帳目明細,讓各種謠言不攻自破。

這種資料健全的能力讓人權促進會秘書長施逸翔印象深刻,他說李麗華的包包猶如「多啦 A 夢的口袋」,隨時都能拿出各種合約、文件,證明外籍漁工受到壓迫。他也十分感佩李麗華「堅定地協助台灣最弱勢的工人」,相信她的堅持能讓地方有所改觀。

南方澳大橋於 2019 年 10 月斷裂,導致六名外籍漁工身亡。(攝影/林澤廷;照片來源/國防部軍事新聞通訊社 )
南方澳大橋橋斷四年後,橋邊立起一塊紀念碑,記載六名罹難者的姓名。(照片提供/施逸翔)

工會成立化解糾紛  在地人也接納漁工

工會成立至今剛好十年,現在漁工與船家若有糾紛、在工會辦公室談判時,船東的態度友善許多;印尼與菲律賓漁工過去水火不容,現在在工會裡變成朋友。許多漁工從早年靠岸後還是睡在船上,慢慢有人在南方澳租屋落腳。李麗華記得,某年開齋節時,一位阿嬤帶著孫女經過移工家門口,說了聲「恭喜」!她以為那天是印尼的新年,還跟孫女說「這些叔叔幫我們抓魚」。

李麗華也提到,許多漁工出港前,都會傳 line 跟李麗華說一聲,好似台灣這個島嶼還有個親人在等待他們平安回航。她也呼籲,全台灣都應該祈禱他們平安回航,若讀者們有機會遇到這些移工,請不吝說出:「謝謝你們願意來台灣,為我們的漁業貢獻!」

李麗華前往西爪哇探望Wando(戴紅帽者),他在台罹患鼻咽癌卻被仲介隱瞞病情,繼續上漁船工作,隔了一年才就醫治療。(照片提供/李麗華)

延伸閱讀:

海鮮背後的猙獰面孔,現代漁奴受困網中│台灣政府被控不積極作為,結構剝削漁工海洋

英國EJF基金會發佈全球影片,指控台灣漁業人權剝削、延繩釣混獲嚴重需改善

杜絕虐待外籍漁工!NGO合組外籍漁工人權聯盟,呼籲廢除境外聘僱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