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森林是否能共存互利?答案是肯定的。20年來,屏東科技大學(以下簡稱「屏科大」)森林系教授陳美惠在山村社區長期蹲點,發展「社區林業」的知識與行動,陪伴數十個社區找出與山林共存的經濟模式,有人從養蜂門外漢變成開班授課的達人,有社區以山林養雞作為地方創生重點,還有獵人變身保育員的驚奇轉變,讓部落與林務局從敵對到如今協力保育。
這些美好的社區故事如今集結成書─《里山根經濟─社區林業的和與行 20 年》,見證 20 年的努力,書中有感人的故事、知識以及具體的行動指引,是深入瞭解林下經濟、生態旅遊、社區保育、地方創生、社區永續的本土實踐寶典。
保育林業需要社區參與,才能展現台灣多樣化的美麗
台灣發展社區林業超過 20 年,為了推廣並記錄成果,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以下簡稱「林業保育署」)與屏科大歷經三年的記錄、拍攝與撰寫,推出《從林開始》影片記錄生態、社區產業和美好人情,並出版專書,發表會於昨 (14)日舉辦,展現社區林業與永續發展的緊密關聯。(影片請見文末)
林業保育署署長林華慶回顧,他在 2009 年赴任當時的林務局,承辦林業的相關業務,但面臨兩個瓶頸。首先,「何謂林業」?以前的觀念相當窄化,覺得只有「造林、育苗」才是林業,段木香菇在當時的管制下無法推動,這也是早期林務局與許多部落產生衝突的原因之一。
其次,當年對於自然資源的認定也有歧異,如何透過合理、永續利用的管理讓野生動物的資源也可以被部落利用,林務局付出許多努力,讓社區推動的樣態變得更多元,許多綠色產業都在這樣的基礎上具有更多意涵,全國社區都開始探索在地資源、瞭解家鄉,推動社區小旅行、生態旅遊等。「台灣本來就是自然資源多樣化的島嶼,應該讓它展現原來的美麗。」
林華慶指出,林業要能夠真正達到永績,除了社區意識外,還需要社區居民從林業或周邊自然資源中得到回饋,不論是經濟收入或是文化滋養,這樣居民才會再為林業保育付出,形成正向的循環。
三合一的力量串連社區,保育經濟不衝突
《里山根經濟》書中提到許多社區林業的典範,有獲得國家環境教育獎的團體、也有金牌農村領航員的肯定、更有全國示範性亮點案例,各種生態部落旅遊、災後重建計畫都讓人動容。
其中最重要推手──陳美惠昨日也分享一路走來的歷程。陳美惠憶道,當年林務局欣見「年輕、雀躍的陳美惠」自投羅網,請她到林管處工作站分享生態旅遊、國家步道經營等概念,聽到不同的聲音,也有不少質疑。而後她到屏科大任教,提出丹大地區狩獵調查計畫,受到部落許多滋養,「一路就這樣從單一、到區域、到影響整個保護區的經營」。
2019 年,林務局提出里山倡議,陳美惠也適時加入友善農業的概念,林下經濟應運而生,持續發展成社區林業、林下經濟加上里山倡議,三合一的力量打開林下經濟大門。
生態旅遊、林下養蜂、段木香菇,豐富林下經濟樣貌
墾丁社頂部落是陳美惠第一個輔導的生態旅遊案例。部落在 1984 年被劃入國家公園後,「保育為主」的理念讓居民無法再以農業採集為生、房舍也遭限建限修,引發居民抗爭。陳美惠引進生態旅遊的觀念後,部落盤查核心資源、建立解說服務系統、進行生態巡守監測,讓保育觀念深入基層,也為居民找到另一線生機。
如今生態旅遊行程有六條,從梅花鹿、毛柿林到墾丁夜遊都供不應求,整個墾丁國家公園的生態旅遊社區每年收入就超過 2500 萬元,表現可圈可點。
同樣也是墾丁地區,里德社區的觀光招牌則是「賞鷹」。從前對居民而言,灰面鵟鷹是「天外飛來的蛋白質」,村人會設下陷阱、使用彈弓或獵槍,獵殺這些南下避冬的候鳥。直到 2011 年,在陳美惠團隊的協助下,里德社區發展「賞鷹」行程,從獵槍變成望遠鏡,居民雖然無法打牙祭,卻創造了生態旅遊的商機。
白天賞鷹,晚上可以賞蟹。港口社區推出寄居蟹「換裝秀」,帶領遊客觀賞寄居蟹挑新衣的景況。八○年代,港口村民會將溪口撿拾的貝殼和寄居蟹帶到墾丁大街販售,更有人出售陸蟹給觀光客,讓陸蟹數量大幅減少。如今村長帶頭與陳美惠合作,引進生態旅遊項目,發展保育陸蟹的遊程,每年都有 300 多萬元的進帳。
花蓮鹽寮社區自 2016 年起參與林下養蜂計畫,居民以保安林中的白千層、黃槿、楊梅等作為蜜源植物,定點放牧。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范光福一步一腳印,他從屏科大養蜂班結業後就帶領社區自創品牌「山海蜂情」,除蜂蜜外還開發各種週邊商品,包括蜂蠟護唇膏、防蚊精油、蜂蜜檸檬片等,改善經濟外,也改善了環境,「守護環境的志工會移除小花蔓澤蘭、銀合歡等入侵種植物」,而外地民宿業者也陸續進駐,社區變得熱鬧,人、蜂交會也構築出美麗的風景。
宜蘭南澳是台灣段木香菇重要種植地區,當地的泰雅族民早從日治時期就開始種香菇,卡浪馬固工作室負責人葉勝雄提到,小學時跟父母在山上採菇,回程時遇到巡山警察,立刻把香菇往山谷一扔,一家三口也跳進懸崖的岩壁中藏身,驚險的畫面讓他終生難忘。
如今原住民使用保留地的權利受到尊重,香菇產業卻面臨人口老化、氣候變遷、菌種發菇不穩定等各種考驗。但在屏科大的協助下,南澳社區正在思考如何種菇兼作環境教育、將林下經濟與旅遊結合。
屏東縣牡丹鄉的放山雞也是精彩的案例,當地採用「總量管制、不投藥」等管理措施,低密度養殖中興紅羽 1982 土雞,搭配在地副食品,雞肉風味獨特,非常受消費者歡迎。部落頭目林淑貞表示,「村裡都是老人,養雞可以讓老人運動,還能為村民帶來穩定的收入」。
學者:社區力量教人動容,堅持理念最強大
屏科大行政副校長施玟玲指出,堅持廿年、只做一件事,她十分感佩陳美惠的精神。「陳老師經常拿著蜂蜜、香菇、金線蓮跟我們分享」,但直到閱讀此書,她才知道這些農產品背後要克服如此多的困難,「我覺得一個人最強大的時候是堅持做喜歡作的事」。
新港文教基金會創辦人陳錦煌醫師致詞指出,許多疾病不是打針吃藥可以治療的,需要「社會處方箋」,亦即社區互助的力量,而這本《里山根經濟》就展現社區工作者必備的精神:堅持、不斷協調、溝通與學習,他非常願意跟大家分享這本書的美好。
台灣大學生命科學院前院長林曜松指出,保育生物多樣性、永續利用生物多樣性、公平分享生物多樣性產生的利益是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的三大目標。林務局經過 21 年的努力,在第一線實現公約的三大目標。
專書、影片展現從敵意化為誠的故事
《里山根經濟》一書包括 32 個案例,將社區林業 20 年創造的林下經濟成果、生態旅遊保育成績和社區林業實踐的多元面貌,呈現在讀者眼前。
本書作者潘美玲表示,在長達三年半的時間內跟著陳美惠一起造訪社區,認識社區裡精彩的人物,覺得非常榮幸。「努力作事的人都不會有餘力去宣傳自己,剛好讓我們這些文字工作者有事可以做」,她希望本書能讓社會大眾認識這股深耕社會、讓台灣更好的力量。
《從林開始》影片由階梯影像公司葉政杰執導,長達 25 分鐘的影片是他花了三年完成的心血。片中記錄台灣美麗的生態、社區的產業和美好的人情,也在 21 個具有社區林業代表性的社區部落中看見社區和過去的林務單位從敵意化為誠意,以及保育生態與文化為社區部落帶來的轉變,影片最後並有感人又有趣的幕後花絮,請大家切勿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