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中毒》衛福部採驗,粿條、香蘭葉、在來米粉,米酵菌酸皆為陰性(含上游供應及現場)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例增加中,衛福部目前累計通報 21 例。衛福部今 (29) 晚 6 點 45 分 召開記者會,次長王必勝說明,目前死亡及住院的 8 名較嚴重的病例,檢體都呈現米酵菌酸陽性,而寶林茶室採集到的粿條、香蘭葉、在來米粉檢驗都是陰性,循線到上游供應商大粄城採集的粿條,檢驗結果也均為陰性。

王必勝強調,食材還沒驗完,包含環境檢體會持續檢驗,後續也會邀請農業、食品、微生物、細菌、毒物專家,來探討唐菖蒲伯克氏菌在台分部情形,後續再訂定相關指引。

衛福部晚間再次召開記者會,說明最新檢驗情形(網路直播截圖)

粿條、香蘭葉、在來米粉均為陰性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受害者持續增加,衛福部統計,目前累計 21 例,2 例死亡、5 例在加護病房搶救,1 例住在一般病房,其餘 13 例則在家休養。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明,死亡、加護病房及一般住院案例都已由台大法醫所採檢完畢,檢驗結果均為米酵菌酸陽性;新增 3 名在家休養案例則為 30 至 40 歲的兩男一女,也都是在 3 月 22 日至 23 日到寶林茶室吃炒粿條。

王必勝表示,目前衛福部搜集寶林茶室 36 件食材,已完成 3 件檢體檢驗,分別為粿條、香蘭葉、在來米粉,此外也向上游供應商「大粄城」採集16 件粿條並全數完成檢驗,不論是米酵菌酸或常見的毒物、農藥,都呈現陰性,後續會繼續檢驗其它食材,確認是否含有米酵菌酸。不過他指出,用於病患用餐的該批粿條已經全部用完,無法從中採樣,不能排除是否為前一批粿條殘留米酵菌酸。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最新病例及檢驗狀況(上、下圖資料來源/衛福部疾管署)

人、物、環境持續檢驗,後續召開專家會議

儘管採檢粿條為陰性,王必勝仍強調,檢驗的是事發後、現場剩下的粿條,但這些結果無法代表在此之前的粿條,「粿條還是很可疑,我們依然高度懷疑」。

接下來檢驗米酵菌酸則分兩大方向,分別是人和物,人的方面,衛福部會盡可能向輕症返家的病患採集檢體;物的部分則會盡快將其他食材檢驗完畢,標準品已分別提供給法醫所、台北榮總等,未來也會將米酵菌酸的標準品轉為常態性,環境採樣則要驗唐菖蒲伯克氏菌,但細菌檢驗需要先培養,等待時間為期兩週。

病患用餐時間集中在3月17至25日,中毒應未外擴

綜合目前病患通報與檢驗結果,王必勝歸納,重症病患抽檢皆呈現米酵菌酸陽性,且都在 3 月 17 日至 25 日間前往寶林茶室用餐,應皆是米酵菌酸導致食物中毒。

但病患去用餐的時間並未外擴,且上游供應端的粿條與現場主要食材,經檢驗米酵菌酸都為陰性,強調中毒源頭應侷限在該餐廳特定期間的供餐,且食材抽驗結果全部完,粿條供應商會暫停出貨,消費者到外用餐不需太過恐慌。

王必勝說明,衛福部後續會召集農業、細菌、食品、毒物專家,討論產生米酵菌酸的病原菌是否會在台灣分布,並針對該病原菌與米酵菌酸制定食安相關指引,確保消費者可以安心。

米酵菌酸小檔案:阻斷人體器官接受能量,致死率最高 100%

據國外報告,米酵菌酸主要來自唐菖蒲伯克氏菌,經常跟植物、真菌共生,是會在自然環境中存在的細菌。米酵菌酸之所以毒性猛烈,是因它會阻礙人體中粒線體釋出 ATP,而 ATP 如同生物體內的「能量貨幣」,器官需要 ATP 傳遞能量才能運作。

米酵菌酸阻斷人體器官接受能量後,會快速導致肝臟、腦等耗氧的器官受損,「因此低濃度就會有(毒害)效果」。攝取米酵菌酸後,病患初期會有頭暈、腹痛、嘔吐等症狀,隨著腸胃道等器官衰竭,逐漸出現血便、低血壓、癱瘓等,嚴重將導致死亡。

延伸閱讀:

寶林茶室中毒》死者解剖驗出米酵菌酸,致死率高達30%至100%,易在富含脂肪酸環境繁殖

寶林茶室風波》米麵製品是否能安心吃?煮熟米食勿放常溫超過2小時,乾米麵條風險低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