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用心飲食,從「吃飯皇帝大」的態度做起

老一輩的台灣人常愛說:「吃飯皇帝大」,連彼此見面的問候語也最愛說:「吃飯沒?」,由此可知「吃飯」這件事茲事體大,是需要慎重以對的。不過現代人生活忙碌,許多家庭根本很少好好坐下來吃頓飯,大人忙上班,小孩忙上課,三餐都在外面解決,大家逐漸成為「老外」一族的外食人口。這樣的都會生活型態,讓以往家庭生活重心的餐廳與廚房逐漸變得不重要了,家人圍坐一桌開心吃飯聊天的畫面也越來越少見。

其實飲食是每天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動,也是家庭維繫感情的重心所在,此外更重要的還有透過吃飯傳遞對待食物的態度。人類必須進食才能生存,為了讓我們活下去,許許多多生物奉獻了生命,不論是素食或葷食,我們每一次進食都是領受無數生命莫大的恩典,怎麼能夠不心存感激?

吃飯前的謝語:「我領受您的生命了!」

農人在田裡種稻、種菜、養雞,過程中為了收穫食物,許多小生命不得不被犧牲,像是田裡的小蟲、溝渠裡的小魚蝦等。這一切宛如自然界食物鏈、食物網的縮影,站在消費者金字塔頂端的我們,每一口食物都是由無數生命餵養而來的。

日本人吃飯前總會唸一句話,日劇裡常把它翻譯為「開動了!」,其實根本不對。以前也不懂這句話的含意,看了黎旭瀛醫師的文章才得知其深意。原來那是對這些奉獻生命讓我們活下來的無數生命說:「我領受您的生命了!」,一句感謝語道盡面對大地恩賜的謙卑。

「吃」是每天的大事,一天三餐,到底該吃些什麼?怎樣吃是既健康又對環境友善?可惜大多數人對於吃進肚子的食物根本不關心,不再注意食材來自何處,有時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吃些什麼。

世界貿易的發達以及經濟的急速成長,讓都市人「要什麼有什麼,不管在一年中的哪一天」,於是許多奇特的異國食材耗費大量能源,坐飛機或搭輪船,遠渡重洋只為滿足口腹之慾。為了讓食材維持新鮮度,整個旅程全部低溫或冷凍運輸,能源耗損難以計數。即使處理的技術再發達,食材本身的營養成份一樣會隨著時間而衰退,於是耗費了大量能源長途跋涉運到我們的手上,吃下肚的卻是營養不良的食物。

這也是著名的保育學者珍古德博士等人提出「吃在地、吃當季,用飲食找回綠色地球」的價值核心所在。植物在不同的土壤、水質或氣候等環境條件下生長,一定會有微妙的不同,吃自己居住環境附近生產的食材,新鮮採收的營養成份保留完整,當然對身體比較好,也不用耗用任何運輸的能源,在地消費又可幫助當地的農民,何樂而不為?

每天餐桌上的食材都是大自然的恩賜
每天餐桌上的食材都是大自然的恩賜(攝影/黃一峰)

吃飯皇帝大,努力加餐飯

台灣的主食原本一直以米飯為主,稻米在我們的生活中占有不可磨滅的重要地位。但隨著飲食習慣的西化,大家的米飯似乎越吃越少,反而大大依賴進口的穀類,以致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只有大約32%,遠低於其它國家的糧食自給率,例如日本的41%、韓國45%、英國70%、中國95%,而美國、加拿大、澳洲、法國都超過100%。

最近幾年的氣候異常造成許多地區的農作物歉收,糧食危機一觸即發,搶糧大作戰使得國際穀價節節飆漲,台灣依賴進口的小麥、大豆、玉米和蔗糖等也大幅上揚,於是麵包、泡麵、雞蛋、沙拉油、肉類等,無一不漲。

其實稻米是唯一可以在台灣大量生產的主食穀物,不過全台灣的穀類總消耗量,稻米所佔的比例還不到50%,而且從2009年起台灣的小麥消耗量首度超越了稻米。事實上,小麥是溫帶作物,台灣只有少量栽培,大多仰賴進口,加上石油暴漲導致運輸成本大增,以及國際價格的不穩定,連帶讓台灣的物價蠢蠢欲動。

台灣想要掌握糧食主導權,唯一能做的就是增加稻米的生產,雖然農委會也宣佈到2020年要將糧食自給率從32%提高到40%,預計活化耕地面積14萬公頃,但卻欠缺具體作法,不僅沒有保障農民的基本收益,一旦氣候異常面臨缺水危機,總是犧牲農業,限制農業用水。

台灣得天獨厚的溫暖氣候以及進步的農業技術,讓我們享有不虞匱乏的多樣食物,因此我們一定要支持在地的農業,盡量只消費台灣可以生產的食材,而避免選擇國外進口的,興盛的在地農業才能讓台灣安然度過糧食危機。

台灣的諺語「吃飯皇帝大」代表的是對食物的尊重,以及感謝農民「粒粒皆辛苦」的心意,而今「吃飯」一事更攸關我們每個人的生存問題,怎能不努力加餐飯呢?

吃飯皇帝大是寓意深遠的話
吃飯皇帝大是寓意深遠的話(攝影/黃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