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貿易談判持續進行,雙邊農產品採購已先拍板,我國規劃未來四年採購 100 億美元農產品,美方承諾開放台灣鳳梨外銷美國。美國鳳梨主要來自哥斯大黎加,末端價每顆平均約 72元台幣,台灣鳳梨無論走海運、空運,價格都高出許多,如何整合產業力量,找出最適品種、最佳市場,配合檢疫與運輸模式,才可能將「准入紅利」轉換為「長期訂單」。
鳳梨為第二大果樹,每年外銷 2.1 萬公噸
美國農業部貿易及對外農業事務次長 Luke Lindberg 率團訪台,於 9 月 30 日會面總統賴清德。賴清德表示,台美雙方業者簽署採購意向書,台灣業者規劃在未來 4 年採購 100 億美元的黃豆、小麥、玉米及牛肉等美國農產品,Luke Lindberg 則表示,將開放台灣鳳梨輸美。
根據 2024 年農業統計,鳳梨為全台第二大果樹,種植面積 1 萬 745 公頃,栽培規模僅次於香蕉,而出口的農產品中,鳳梨以 2 萬 1502 公噸居出口水果之冠,出口額為 8 億 8847 萬元,九成銷往日本。
農業部防檢署說明,鳳梨輸美歷經五年努力,已完成所有必要的檢疫談判程序,去(2024)年9月,美方同意台灣產「含有開英種 50% 以上」之鳳梨品種、非東方果實蠅寄主,經檢查確保無重大病蟲害,便可免去燻蒸等殺蟲檢疫處理、全果出口。台灣現行的金鑽鳳梨、芒果鳳梨等主要品系,已可符合美方基本要求,但詳細檢疫規定仍待美方預告與公告。
美國鳳梨一年進口131萬公噸,多來自哥斯大黎加
根據美國農業部統計,美國人的鮮果鳳梨消費量逐年顯著增長,以鮮果為主力,2023 年,美國每人年均鳳梨製品消費量約 13.7 磅(約 6.214 公斤),其中 8.3 磅(約 3.76 公斤)為鮮果,罐頭和果汁加總僅 5.4 磅(約 2.45 公斤)。
再進一步查詢,美國農業部資料顯示,過往美國鳳梨大多來自夏威夷,栽培面積及產量一路下滑,儘管價格走揚,但自 2007 年後便無鳳梨生產資訊。2022 年 美國農業普查報告,加州、佛羅里達、夏威夷和德州仍少量種植鳳梨,但市場供應鳳梨幾乎全為進口。2007 年起,鳳梨鮮果、罐頭、果汁的進口份額均達 99%,目前美國市售鳳梨鮮果、相關製品,更是 100 %進口。
美國農業部表示,自 20 世紀 90 年代末以來,美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的鳳梨鮮果進口國,2024 年進口量高達 29 億鎊(約 131.5 萬公噸),將近 90% 來自哥斯大黎加。而根據 FAO 統計,哥斯大黎加 2023 年產量為 293 萬 7807 公噸,為全球第三大鳳梨生產國,僅次於印尼和菲律賓。
哥斯大黎加生產的鳳梨品種為 MD2,為國際主要流通的鳳梨品種,MD2 果實為圓筒狀、冠芽大,果肉色澤為黃偏白,果肉風味酸,但也因富含維生素 C,而能耐長途運輸。
台灣鳳梨已站穩外銷日本市場,但後勁趨緩
台灣鳳梨目前多以鮮果形式出口,自 2021 年中國封殺台灣鳳梨以來,台灣鳳梨出口市場主力轉向日本,其餘外銷 加拿大、澳洲、東南亞等國家訂單量加總,僅日本的 10%。
台鳳梨轉銷日本時,初期發生褐心事件,而後農委會建立起外銷標準作業流程,確保外銷品質無虞。日本市場原本常見的鳳梨為 MD2,台灣鳳梨雖品種不同,但因船運時間僅需 7 天,加上日本人對台灣有一定好感度,台灣鳳梨逐漸站穩市場,然而發展也趨緩。
台灣主力金鑽鳳梨不耐長途運輸,芒果鳳梨為首選
台灣目前育出 18 個鳳梨品種,主力為台農 17 號「金鑽鳳梨」、市占率約八成,從過往外銷經驗來看,台灣與美國主流鳳梨的品種差異,既是優勢,也是劣勢。
台美相距萬里,若走海運約需 21 天、快輪則需 14 天,且海運到港後,還需檢疫、轉陸運至通路上架。國人習以為常的金鑽鳳梨,特色為高糖低酸,風味雖好,但並不耐長途運輸。業界認為,運輸時間一旦超過兩週,儲架壽命相對縮短,時間壓縮下,不利於銷售,以台灣現有品種來看,台農 23 號「芒果鳳梨」是輸美的最佳選。

芒果鳳梨更適合輸美,但推薦用藥不符美規
芒果鳳梨特性為「高糖高酸」,因酸度高,較能耐長途運輸,農試所曾試驗,芒果鳳梨輸往加拿大,經歷 28 天船運,開櫃後的鳳梨品質無虞。理論可行,但實際上,外銷芒果鳳梨在生產端面臨「小果腐敗病」和用藥的問題。
根據農試所資料,鳳梨小果腐敗病為菌害,多發生在台農16號、台農20號及台農23號,發病後,鳳梨果目內部會出現水浸狀淡黃色至深褐色軟腐之濕腐病徵,有時會有灰色菌絲生長於發病果目中。解決方式包含耕作及化學防治,化學防治需使用推薦用藥,針對鳳梨小果腐敗病,目前放檢署的推薦用藥為「腐絕」,然而,美國並不允許鳳梨使用「腐絕」。
對於鳳梨小果腐敗病,國際上常見的殺菌劑為「免賴德 Benomyl 」和「貝芬替Carbendazim」,不過,台灣並未准用於鳳梨。有業者認為,農業部針對「銷日鳳梨」採後處理,額外開放使用護汰寧,但若為佈局國際市場,更應開放貝芬替和免賴得。

空運可免去用藥、運輸等問題,但市場定位將完全不同
鳳梨用藥及長途運輸問題,除以政策、生產技術調整,還有一種對策:「空運」。空運可讓金鑽鳳梨免去長途跋涉,亦無小果腐敗病的問題,但空運費用高昂,也需考慮到市場定位。
業界認為,倘若政策支持空運,前期必有業者以空運測試市場,不過,即便空運鳳梨得到良好迴響,「也不代表什麼」,因為空運數量有限,與海運更是完全不同狀況,且一旦運費獎勵退場,市場可能會萎縮。
空運鳳梨的另一種方向,便是走「精品市場」,例如:比照 Del Monte 的粉紅色基改鳳梨,將台灣鳳梨定價為每顆 20 鎂。20 鎂相當於 600 元新台幣,國際貿易商 S 先生表示,美國人的消費力驚人,20 鎂應賣得動,但註定賣不多,若希望美國市場成為台灣鳳梨的新支柱,仍應以海運芒果鳳梨為輸美主力,並先解決用藥問題,才是根本。
談判的本質是交換,回顧歷史,2002 年台灣加入 WTO 時,犧牲高山蘋果產業,將市場讓給美國,台灣則換得蘭花帶介質輸美,如今,美國成台為灣出口蝴蝶蘭最大市場。但此一時彼一時,台灣以百億美元採購為代價,換得鳳梨輸美,面對的是全然未知市場,得傾力打通所有環節,甚至組成國家隊才有可能複製蝴蝶蘭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