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都市游擊(1):大猩猩綠色游擊隊,細說從前

文/海辰(大猩猩綠色游擊隊)

二零一零年八月二十八日深夜,臺大校園的角落出現了一群年輕人,他們在地上圍成一圈,乍看之下不知道在做什麼,但只要一有路人經過,他們便開始尷尬地聊著天,只為了爭取時間在草地上扦插下剛採的地瓜葉及香草植物。

這群希望草皮「不只能看,還要能吃」的年輕人,是由幾個青年社區規劃師所組成,他們聽了一場關於國外「游擊園圃」(Guerrilla Gardening)的演講,深受啟發。

這群年輕人憑著被熱情與行動力,就這樣進行了第一次的綠色游擊,而「大猩猩綠色游擊隊」便在這樣簡單的初衷下誕生了。

一年後的今天,不分男女老少與職業,關心各式都市議題的人們也慢慢聚攏、紛紛加入行動,造就了大猩猩綠色游擊隊多元而有趣的心路歷程。

大猩猩綠色游擊隊的使命

為什麼要叫做「大猩猩綠色游擊隊」呢?

我們的「游擊」指的是「游擊園圃」,是一種未經許可而在公共場所進行園藝種植行為,我們希望藉由行動,喚醒大眾對於公共空間的忽視以及土地使用權的問題,重新檢視我們的公共土地及空間。

以「大猩猩」為名稱,則是因為游擊的英文「Guerrilla」與大猩猩的英文「Gorilla」讀音十分相近,同時我們取用「大猩猩」的動物意象,除了用以表現衝擊社會的原始力量,也藉由動物象徵我們與自然密不可分的關係。從LOGO來看,我們將游擊隊所拿的長槍與農耕用的「耙」結合,突顯我們的「綠色種植游擊」,而大猩猩肚子裡的「高麗菜」,則連結至我們訴求的糧食安全議題。

最後,我們想告訴大家,如果連大猩猩都知道對於生活空間的營造與保護,那麼我們人類是否也得更加油?否則就不能稱之為進化了!

大猩猩綠色游擊隊關心的三項議題,分別為都市空間、都會型社區營造以及糧食安全。

而民以食為天,於是我們決定從嘴巴裡的那口飯菜開始討論──從都市農業空間開始發想,因為我們認為「以石化能源為基礎的糧食輸送鏈」、「以化學分子為基礎的工業化農業」、「以斷絕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關係的超大型賣場為基礎的產銷模式」,是使得人與土地、自然越走越遠的主要原因之一。

為了瞭解現況,我們從製作小農地圖、傳統市集菜源調查開始,包括耕作撇步、耕作者經驗、小農串連、資訊透明、推廣在地概念、減少食物里程等都是我們所關心的。

而在調查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畸零空間以及河灘地都有種植行為,雖然不是正式的合法種植空間,但對於很多人而言,耕作行為對他們而言是生存必須的,因此,也浮現出土地所有權以及使用權的議題,到底這些土地是誰的?又是誰可以來使用呢?

順著都市農業這條線,我們注意到市民農園供不應求,都市中紛紛出現陽台花園以及自家空間延伸的種植行為,許多人們都喜歡種植也想種植,但是苦於沒有空間、沒有時間、沒有技術,於是「型男農夫到你家」的概念就此誕生了。

這是可以提供一套完整諮詢服務的社會性團體,包括材料採買、種植技術、植物醫生檢測等,可說是我們終極的目標之一。

我們希望藉著自我種植能力的提升、種植(或說耕作)觀念的推廣,回應對於糧食安全、都市農業、以及社區園圃的關注。

 
大猩猩綠色游擊隊的訴求課題及行動方式

最後,我們游擊隊不只要游擊土地,更要游擊人心,從身邊簡單的議題、簡單的作法開始。

2011年初,組織的運作模式正式改以專案經理人提出專案的方式進行,專案方向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社區蹲點」,我們與社區發展協會或相關單位合作,經營社區中的認養地,期許以社區為單位的耕作種植行為,能夠成為醞釀社區園圃的種子。

第二類是「游擊行動」,是以一種類似快閃的模式,在都市各個角落進行未經與所有者洽談的種植行為,或是在腳踏車菜籃種菜、在馬路上演行動劇,我們希望讓更多人知道、瞭解都市空間利用的多元可能,並開啓民眾的討論。我們的目標就是希望拓展都市中可耕地的面積,並且試圖理解人與土地、種植的關係,以及公有地在都市空間所扮演的角色。
 

南港游擊案例,游擊前的準備

除了執行各專案以外,大猩猩也連結相關課程,像是社大、社區的課程與相關工作坊,同時也爭取在網路、媒體上的宣傳曝光機會。

當然,社群經營也是不可或缺的,讀書會充電、月初聚會、不定期的專案討論會議以及自費的員工旅遊,都是我們彼此聯繫感情、分享心得與結交朋友的最好時機。

 
每月兩次的大猩猩讀書會

一年即將過去了,我們一定會繼續走下去,希望在「大猩猩綠色游擊隊」一歲生日時,也有另一群人,在黑漆漆的某處,偷偷地進行綠色游擊。

如何找到大猩猩?

●  Facebook搜尋「大猩猩綠色游擊隊
●  樂多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