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想得美:日本生態生活的一場對談

看過柏林圍牆倒塌、1990年代冷戰結束,日本高畠町當地農民認為僵化的農村需要改變。他們認為農業要自主、農民需要學習,提出『共生』概念。

高畠町農民重新反省現代化意識形態,認為鄉村與都市並非演進關係,而是共生的概念,鄉村不是提供都市糧食的地方,而是有它存在的理由。

「高畠町的居民認為,每家每戶都有院子,一個國家也應該有院子,鄉村就是這個國家的院子,保護鄉村是全體國民的職責。」張瑋琦教授如是說。

梧桐環境整合基金會針對日本生態生活的觀察,邀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張瑋琦教授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黃世輝教授主講。兩位教授都曾在日本留學,居住過一段不算短的日子,他們共同指出:「台灣需要調整對土地的價值觀,學習勞動的喜悅與價值。」

張瑋琦教授觀察日本的飲食教育強調「食農教育」,進而開發出生態生活對人的啟示。生態生活的重要指標之一是糧食自主的程度,而糧食自主能力與農業永續性之間關係密切。食農教育的理念是什麼?她表示:「生命的源頭是『飲食』,而支持飲食的是『農業』。因此,食與農是一體的。」

高畠町「農學社區」、「農學校」的課程經驗

以日本農學社區發展經驗為例,張教授指出日本高畠町(第一個以社區為單位推行有機農業的社區)隨著日本社會與國際政經脈動而發展起來。

日本高畠町隨著日本社會與國際政經脈動而發展起來。高畠町有機農業研究會的23塊田地,証實有機農業優於農工業的慣行農業。(張瑋琦教授 提供)

1970年代發生的氣候異常,高畠町有機農業研究會的23塊田地,証實有機農業優於農工業的慣行農業。經歷90年代冷戰結束後,高畠町發展了「農學社區」 和「農學校」的課程,提供在地農家住宿與農事體驗,食材來自當地產出的百種農作物。地區居民長年推行「青少年健全培育」、「守護孩子身體與生命」、田園教 育、禮貌問候運動、提升孩童勞動意願組成孩童志工團體,以此融入社區營造。

「台灣為什麼無法像日本一樣推動這樣的社區改造?」有人問。

張教授表示:「台灣在往年進行社區營造曾遭遇挫折,但社區改造有時需要契機。」她認為這兩年推行食農教育就是抓住契機,因為國內飲食安全出了問題,從飲食切回土地也是切入點,社區營造維持彈性是有必要的。黃世輝教授則從歷史與文明經驗認為,問題也許不在人民,而是在政府,一個好政府會很快跟上民眾先進的想法。

里山概念打造「生態社區」

黃世輝教授分享日本的里山與生態旅遊,從里山概念談打造「生態社區」的可能性。里山包含社區、森林和農業的混合地景,除了農業生產外,還提供生物和動物多樣性的棲地。日本談里山是回復到早期人與生態環境友善的關係,跟過去原住民是類似的,但是台灣談生態保育普遍上都忽視原住民的重要性。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2010年指出里山是「社會生態生產地景」(Socio-Ecological Production Landscapes),是「人類與自然在長期共同交互作用下,形成人類與土地利用的互動景觀,並且維持了生物多樣性」。

里山包含社區、森林和農業的混合地景,除了農業生產外,還提供生物和動物多樣性的棲地。(黃世輝教授 提供)

透過湯布院社區營造、安心院農村民泊、柳川與有明會森里海社區營造與北海道自然體驗學校(NEOS)等例子,黃教授強調里山兼顧自然保育與居民生活、森林山海洋循環系統,以及農村生活文化與城鄉交流的必要性。森林、河川、聚落、海洋其實是連結在一起,不僅需關注流域治理,也需關注流域上中下遊的森林、聚落與海洋,才能成為完整的循環體系。

黃教授強調「居民參與」和「農村自主」是社區推展生態旅遊的基礎,這些日本生態生活的例子比較貼近人性與真實狀況,也是對於現階段台灣生態生活的啟示。

(本文作者曾任職於梧桐環境整合基金會,本文曾部份刊載於2013/03/08公視新聞議題中心/P今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