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食品安全頻頻出包,連老字號的義美食品都使用過期原料,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近日特別邀請生技公司,教導消費者使用簡單的快篩試劑,輕鬆驗出肉品、牛奶中的藥物殘留量;但主婦聯盟也提醒消費者,檢測只是最終手段,選擇具有標章、值得信賴的生產者才是根本之道。
快篩試劑,15分鐘驗出瘦肉精
食品添加物問題多,消費者就算買未加工的肉類、牛奶,也可能吃到瘦肉精或抗生素。為了讓民眾可以為自己的安全把關,有廠商研發出快篩試劑,十幾分鐘就能精準測出食物中的瘦肉精、抗生素、三聚氰胺等藥物殘留。主婦聯盟日前特別邀請廠商現場實驗如何測驗瘦肉精,並指出幾個民眾常見的錯誤。
瘦肉精快篩片的外觀類似驗孕片。民眾大約滴下三滴肉汁後,等待5到15分鐘,試劑若是出現兩條線,就代表安全、沒有中標;若只出現一條線,就可能含有瘦肉精。試劑製造商業務員張志鋒教大家一個簡單的口訣:兩條線手指就比出YA,代表safe了!
目前瘦肉精快篩片的準確率高達95%,但許多民眾容易在萃取肉汁時出現誤差。
張志峰表示,試劑僅能檢驗生鮮肉品,越新鮮越能降低誤差,檢驗時要避免取到過多油脂,堵塞試劑,最好的方法是將肉品放進微波爐解凍或隔水加熱,讓肉汁自然流出;不建議民眾用手按壓,一來擠出的是油脂,二來一放手肉汁就被吸回去。
瘦肉精的快篩試劑僅能分別檢測萊克多巴胺、沙丁胺醇、鹽酸克倫特羅。國內只允許牛肉殘留10ppb的萊克多巴胺,豬肉則是完全禁止;但張志鋒表示,沙丁胺醇是國內瘦肉精違法使用大宗,而且毒性是萊克多巴胺的2千倍,豬、鴨、鵝都曾被檢出,食用過量會導致噁心、心悸、血壓上升等。
選擇可信賴的生產者才是根本之道
除了瘦肉精,肉品中常見的動物用藥還包括磺胺類和氯黴素,牛奶則可能添加三聚氰胺提高蛋白質。目前磺胺類和三聚氰胺都有快篩試劑,但張志鋒表示,快篩只是提供初步過濾,若有問題,還是得用機器檢測。
主婦聯盟強調,檢測只是最後端的把關,最重要的還是購買有品質保障的食物,選擇可以信任的生產者,用消費力量遏止不肖廠商。
避免直接用手按壓,可能會擠出太多油脂,影響檢驗準確度。取出肉汁後大約滴三滴在檢驗試劑中,等待約5~15分鐘即可。左側兩條線表示安全過關,右側只出現一條線表示含有瘦肉精(下圖)
乳品可能添加三聚氰胺提升蛋白質,快篩檢驗只需滴入三滴牛奶即可判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