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農村是個大花園-農業的商業模式

個人很愛閱讀上下游市集作者群們的報導,對於以”食物”為基礎的各種故事都充滿了對這環境的愛,這將近一年來看過這些報導又在稍早看到”農人寫作班的活動”,心中有些感動想分享;關於有機農業的商業模式。

以大環境來看,基本上農業本身就是文明必要的惡,為滿足文明所需之物資而產生的行為,因此神農氏(傳說)為滿足人口的增長而發明了耕作技術,甚至嚐百草來定義可食用植物之於人類的價值。而現今,因石油文化而導致物質過剩,人類才開始反省”我們是不是對大地太過份了”;也就產生了所謂的自然農法、有機農業等等的產業細項,企圖歸還一點東西給大地,也企圖想找回一點”人性”。

筆者出身農家,但在三年前才開始關注到農村、農業的議題(汗顏…..)。發現了幾個問題:

Q1.人力(才)。

老家村子力年紀最輕專業農夫已經六十歲了,意味者10年之後這片農田會有勞力短缺的問題,所以,不是被拿去蓋豪農舍賣給台北人就是請人代耕,全村的”個體戶”大概只剩我八十歲的伯父還在用比我老的鐵牛頭耕作著(每次我去拍他耕作的畫面我都想我正在拍攝歷史)。

Q2.通路。

在前年開始注意到隔壁村”行漸有機村”合作社的成立,心中感到非常高興,年初卻有跟經銷商合約問題導致幾千斤的有機米滯銷,最後靠各界善心人士的幫忙才銷售完畢的窘境。而鄰居叔叔從事有機稻米耕作也說不知道要賣去哪(他兒子也有參加農夫寫作班)。因為,通路與消費群組的設定上,這些行銷計畫等幾乎不是一般農夫可以去理解的商業行為。最後只好又乖乖交給農會,慘賠殺出。

Q3.成本。

根據村子的有機農夫計算,每期稻作一甲地大概只能收穫最多一千兩百公斤的白米,他以每公斤70元的出售有機米,比慣型農法直接交給農會的收入還差。

以上三個問題,不就是一般企業所遇到的問題?

獲利是任何產業發展的基本條件,而筆者觀察大概90%的小農是苦撐著,滿心的願望正在被考驗著,熱血也會變冷血。除了對於部分比較前衛的消費者願意因社會責任與意識來贊助之外,友善、有機的產出商品相對於多數慣行農法產出之商品對大多數消費導向的消費者而言是沒差別的,而價格卻高出許多,就算很多以”文創”手法在包裝於有機商品的廠商(再我個人看來包裝太多一點都不有機),也不見得能輕易勾動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南澳的自然田跟穀東俱樂部是我個人覺得在這宜蘭比較成功的單位,以商品分析的概念來看,這兩個單位之所以成功有兩點是可以被學習的(除了媒體的渲染之外):

第一點、他們賣的不是”農產品”的本身,而是一種具有體驗與旅遊意象的服務。

第二點、不用管產能。產能對農作物而言是最為嚴苛的一環,隨氣候、病蟲害等未定條件很難有計畫性穩定的產出。

嚴格說起來,一個消費者花在去參觀或者參與南澳自然田活動所付出的金額,足以購買好幾十公斤了有機米了。可是,就算你今年認購的米只有夠煮兩碗飯,消費者還是趨之若鶩,這訊息透漏的內涵是什麼?

消費意識所產生的消費趨勢通常是新的商業獲利模式來源,我想,友善、有機農業立基於天然環境、農村人文與作物產出,於是,重新”建構商品”(Restructure)是很重要的一點,不是只有重新包裝(Repack)而已,很多有機商品花大錢去請人設計包裝,以為這樣”文創”一下可以賣得比較好,結果是認證費用花了一筆、包裝又花了一筆。

友善、有機跟隨而來的環境產出,某些程度上是以農為基礎的”生活型態商品”。創造生活體驗是有機農業最有利的出口,其實,多數消費者不會跟你買10斤米,因為在家根本沒開伙。他們並不特別在乎實質的收穫,但是他們很願意花個幾千塊在購買”成就感”上,某個角度來看待這消費趨勢: 消費者花錢還幫你做事又不在意有沒有拿到產品。

 

筆者智識與能力有限,也許,我對這產業的理解不見得適用,然而,在石油工業下所建立的市場機制,隨著人類價值的反省正在慢慢的解構中。回歸田園是一種制式生活的解套與尋求自我的存在價值,筆者以為有機、友善農業”產業升級”的必要性,在於將自己定義為”生活型態提供商”而不單只是”生產者”。

也許,緣分下您剛好看到這篇文章,而你也跟筆者一樣正在思考著過年、過節要送什麼禮物給親朋好友、長官、客戶或者任何有需要送禮的對象,也許送上您親自耕作的農作物是不錯的方式,因為,上禮拜我跟女友送給幾個客戶自己種的青蔥(也許是因為我住三星),客戶都龍心大悅,紛紛說讚!

希望大家了解我的明白….哈哈…..

後記:

如果剛好你也想種點什麼東西,我老家旁邊有塊地願意分享給有興趣的來趣味一下,而且保證蔥種出來一定是100%三星蔥。

如果,你也剛好想要嘗試割稻的滋味,六月底也可以來找我,因為,二月份幾個”有為的年輕人”來這邊”體驗”插秧之後,也不知道割稻的時候該怎麼辦,我又沒割稻機……………暈。

打完字才發現標題跟文章沒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