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堅持完美稻米溼度 穀東一次領18公斤白米

「…讓你們一次收到18公斤的米,必須清空冰箱,堆滿『田田米』,在此鄭重跟各位穀東說抱歉!」一群新手農村青年,努力埋首種田,交出亮眼的收穫量,卻因為「追求完美溼度口感」,但「忘記購買冷藏設備」,只得硬著頭皮,捧著堆積如山的白米上門,讓所有穀東傻眼。

「我們希望保存更多水份,將白米溼度烘至最完美的『14度半』,而非一般公糧的13度,是我們必須請穀東清空冰箱、一次冷藏18公斤白米的關鍵。」新手農夫、「小田田」管理員吳佳玲說:「在方便與美味之間,我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美味。即使要不斷鞠躬道歉,或者縮短白米得保存期限,我們還是希望大家吃到田田米最完美的口感!」

IMG_6556
宜蘭小田田的田間管理員吳佳玲(攝影/何欣潔)

這群自稱「宜蘭小田田」的農民,是一個由台大、政大、世新等校學生組成的新農團隊。成員有六人,多因參與「台灣農村陣線」,在街頭參與反對土地浮濫徵收運動時,他們思考除了抗爭守護農地,也該向老農傳承農藝知識、親身耕耘。他們去年開始,「揪團」向著名的「穀東俱樂部」發起人賴青松學習,在賴青松田地旁,租了七分地,開始新農生涯。

小田田仿效賴青松的穀東制度,招募到69位穀東,共同支持他們的耕作,「當中只有20幾位,算是我們原本就在街頭認識的夥伴,其他都是素不相識、支持青年歸農的熱情民眾。」認購一股需繳交兩千元,按年度收成分配白米。以今年收穫量6244斤為例,每位穀東可以收到18公斤白米,雖有豐收的喜悅,但冰箱卻傳來陣陣的哀鳴。

稻米溼度14~15度間口感最佳

根據賴青松的經驗,台灣秈稻米的溼度在14度半時,炊煮起來最軟Q適中。順寶碾米廠老闆洪皓軒則表示,「我們家的經驗,是認為15度比較好吃。」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所長盧訓表示,站在專業的立場,「14度到15度之間,口感都會不錯,」但的確較難保存,建議拿到「田田米」的穀東,將白米放在冰箱保存,比較保險。

「溼度14度,是白米保存的一個臨界。低於14度,比較容易保存;反之則容易受潮、發霉、產生黃麴毒素。」但盧訓也強調,烘至14度半的稻米,只要放在乾燥陰涼處,仍然可以保存兩、三個月沒有問題,「只要家裡不是特別潮濕,或者遇到連日豪雨,應該都還是OK沒問題,」建議穀東和新農都不必過度緊張。

「當然,最理想的保存方式,還是將米分成小包裝後,放進密閉容器,送進冷藏庫。」盧訓強調,這樣的冷藏方式,最萬無一失,不至於有發霉腐敗的危險。

「18公斤真的很誇張!是要阮家開米店嗎?」消息一公布,穀東的求救電話瞬時塞爆這些小田田的手機。穀東們雖然體諒這群「宜蘭小田田」的新手農民,但家裡冰箱實在放不下這麼多新米,甚至有穀東無奈要求減少認股數量,只因「家裡冰箱實在沒那麼大!」

IMG_1679IMG_1673
專門處理秈稻的碾米廠,讓田田米得以完整地與穀東們見面。(攝影/何欣潔)

新農、小農增多 設備提供搶手

IMG_1712-1
碾米廠游師傅(攝影/何欣潔)

「是我們太粗心『落漆』了,忘記編列購買冷凍倉儲的費用!」吳佳玲懊惱地說,他們知道賴青松為了保持新米口感,三年前狠心花費20餘萬元租用冷藏場地、添購冷藏設備,卻一時大意忘記規劃,等到歡喜收割後,才發現這個疏漏,「其實最近宜蘭『返鄉小農』變多,已經有廠商專門提供稻穀冷藏儲存的場地租用服務,但早已被人租走!」

吳佳玲說,大家可能覺得,種田最辛苦的是在田地裡勞動,但是收成才是考驗的開始。她說,要排隊等收割機、碾米烘穀、運送包裝、冷藏儲存,這些對『返鄉回農』的工作者,都是一關關的考驗。

有賴青松在當地耕耘多年的人脈相助,這群在宜蘭員山種田的小田田們,已經堪稱「喜得貴人助」。有些新農因為難以融入隱隱排外的農村社區網絡,自耕自足之路充滿坎坷。有一位不願具名的歸農青年就說,他因為始終無法取得當地認同,而成為「一年換一田」的流浪農民。

「青松大哥常說,農村生產活動需要大家互助合作,也要投資很多設備,在整個過程裡,只有『個人』是沒辦法生存的,對他人的幫助,我們要惜福感恩。」吳佳玲說,小田田成員知道自己的幸運,「一定要好好種下去才行。」

健忘到「忘記買冷藏設備」,又因為堅持美味,做出「18公斤米塞爆穀東冰箱」的瘋狂舉動,宜蘭小田田團隊樂觀地堅持夢想:「就是不惜一切代價,讓辛苦種出來的田田米,以最完美溼度登場,希望讓大家知道台灣秈稻(在來米)的美味。」

面對一次要領18公斤的白米回家冷藏,就算有穀東退股、必須另覓管道賣出多餘的米,「我們還是會繼續努力!」一口水嫩Q軟的田田米,是台灣新農們笑中帶淚的夢想滋味。

IMG_1796
堆積如山的田田米,一人必須認領18公斤,讓股東大喊吃不消,也徵求各界一同踴躍認領。(攝影/何欣潔)

延伸閱讀:讓田陪著我:專訪「宜蘭小田田」農事管理員吳佳玲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