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油品風暴,持續延燒,家樂福、得意的一天等知名大廠也中標。立委黃偉哲今天出示資料,指出衛福部去年委託美和科技大學進行《市售包裝調合油標示符合基準之研究》,實驗比對,認為維義、得意的一天、家樂福等品牌油脂,疑似與標示不符,摻雜廉價大豆油與芥花油。對此,衛福部強調「只是委託研究、不是檢驗、沒有隱匿,」業者則紛紛喊冤,否認摻油。
但台北地檢署今天表示,將介入偵查衛福部是否怠職。行政院副院長毛治國也出面表示,將嚴懲不肖廠商,依循打擊不法偽劣藥模式,在食品藥品安全會報下,成立「食品安全稽查及取締聯合小組」,暢通跨部會聯繫機制,加強查緝及處辦違法業者。
根據美和科技大學報告原件顯示,該研究案是為了「發展調合油摻雜比例的檢測技術」,嘗試以脂肪酸PCA分析、二維脂肪酸比例作圖分析摻雜、三酸甘油脂PCA分析等方式,抽查25種市售油脂,進行檢驗分析。
衛福部:委託研究非抽驗 4廠商7油品疑涉摻雜其它物質
當年主持相關會議的衛福部食藥局食品組組長蔡淑貞,今天則再三強調,報告目的在於實驗、改進科學檢驗方法,拿市售油品來分析,只是實驗的一個步驟,不能百分之百確定業者一定標示不實,也絕對不是官方抽驗,衛福部沒有包庇業者。
研究報告指出,維義橄欖調和健康油,疑似摻有芥花油;得意的一天多酚健康調和油,則摻有大豆油;得意的一天真誠實52%葡萄籽健康調和油,則被認定「(分析數據)離葡萄籽油較遠,可能與標示有些不符,但需要進一步實驗用不同比例葡萄籽油與葵花油混摻的數據比較;家樂福的蔬菜調合油,也被指摻有大豆油,而未誠實標示。
近日被檢調確定查出違規混油的大統,也同在此一研究報告中被質疑,其多項標示為「橄欖油」與「芥花調理油」的產品,摻有大豆油,而未明確標示。
食管署:建立油脂資料庫比對才準確
蔡淑貞指出,這些研究結果,只是「建立油脂混摻檢驗方法的過程,」經過實驗發現,雖然精密的實驗,可以分析油品性質,但若沒有健全的油脂資料庫當參考比對,比對出來的結果,也可能是錯誤的。「譬如,得意的一天葡萄籽油,數據與一般葡萄籽油有落差,但不能以此斷定它違規混油,必須建立更健全的油品資料庫,才能比對出到底這實驗性質趨向哪一種油類。」
蔡淑貞再三解釋,當年的會議結論,就是根據該次實驗結果,建立油脂資料庫,蒐集花生油、芝麻油、葡萄籽油、玄米油的資料,才能確立檢驗方法。當年與會討論的佳格公司經理周建國、台灣大學教授李敏雄等人也建議,「一樣都是橄欖油,但突尼西亞、土耳其或義大利的橄欖,就有成分上的差異,」有必要建立油脂資料庫,以免冤枉廠商。
得意的一天:未檢出成份造假 家樂福:有標示遭誤解
去年的科學研究報告,受大統風波所及,成為今日眾人關注的焦點,眾廠商紛紛澄清。得意的一天油品廠商、當年曾參與研討的佳格公司業務部經理黃祥蓉今天出面澄清,研究報告的結論是「這些科學方法,都無法明確檢驗出油品的組合成分,」佳格絕對沒有標示不實,也沒有添加違法物質。家樂福則表示,該商品自始至終都有標示主要成分是大豆油,是研究單位「看錯標示」,十分冤枉。
面對廠商喊冤,蔡淑貞表示,為平息民眾疑慮,將請美和科大找出當年實驗照片,以資比對,「但就我們目前所知,家樂福的確有標示摻有大豆油,也許是美和科大筆誤抄錯。」
面對外界質疑衛福部隱匿研究資料、未認真稽查,蔡淑貞說:「這對盡心盡力發展科學研究方法的同仁,是太沉重的指責,」強調衛福部絕無包庇廠商。
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也表示,去年發現大統油品疑似違法混摻情形開始,衛福部就全力支持地方檢驗、調查,最後依《食管法》請檢調搜索工廠,「過程耗費人力、物力,且需要作業時間,絕對沒有包庇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