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到「前有紫斑蝶、請減速慢行」的路標,別懷疑,這就是為蝴蝶而設的交通號誌,表示你來到高雄茂林國家風景區。
每年冬天,百萬隻的紫斑蝶南飛到茂林的山谷過冬,被稱為「紫蝶幽谷」。只要溫暖又可避風的山谷,就有紫斑蝶來過冬,在茂林就有七個紫蝶幽谷。
每隻紫斑蝶,一生只來茂林一次
紫斑蝶的艷麗,以及有如侯鳥般的越冬習性,吸引了一批愛蝶人士成立「台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
斑蝶協會的理事廖金山說,紫斑蝶屬熱帶性蝶種,適合攝氏十五度以上的生長環境,因此每年冬天會隨東北季風「翅膀一攤就從台北飛到南台灣過冬」。台灣紫斑蝶和墨西哥帝王蝶是全球僅存兩種越冬型的蝴蝶,非常有特色。
今年茂林國小開始發展「紫斑蝶」校本位課程,校長游柏芬認為,雖然每年上百萬隻紫斑蝶來茂林過冬,但紫斑蝶的壽命只有六到八個月,所以每隻紫斑蝶一生只來茂林一次,「值得我們好好對待,好好認識」。
不過長年觀察紫斑蝶生態的廖金山卻發現,紫斑蝶的性命與在地芒果農戶的生計起了衝突。紫斑蝶吃了噴農藥的芒果後性命不保,在地農戶則感嘆:「種土芒果,能不用藥嗎?」
有機耕作,讓紫斑蝶與果農有了連結
經濟發展與自然生態的關係,除了對立、衝突,能雙贏嗎?在這樣的共同思索下,兩年前,紫斑蝶協會邀請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投入,協助茂林瑟捨谷地的芒果果農減少農藥、轉作有機生產。
慈心推廣的有機農業,讓紫斑蝶的性命與在地果農的生計有了共榮的契機。但是兩年前慈心剛推動時,當地原住民農友很懷疑:「你們這些外人,要我們不用農藥,真的只是為了保護紫斑蝶?」
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說,慈心推動有機耕作維護在地生態的經驗豐富,例如三芝的台北赤蛙保育計畫、台南官田的水雉農田棲地,因此在輔導茂林農民轉作有機時,除了分享有機的理念,還能帶農民實地到官田參訪。
在生產上,茂林當地種的是土芒果,要用有機方法來種是個新挑戰,因此慈心也開設芒果栽種的技術課程,協助農民減少農藥走向有機。
生計上,以往茂林的芒果都要運到三地門去賣,價格波動大,而慈心則是直接到茂林收購,並保證收購價格,唯一的條件就是,不用農藥。
芒果加工上架,讓茂林農民有收益有信心
第一年慈心收購6.8公噸芒果,送到加工廠製成芒果乾後,在里仁有機商店販售,一個月內銷售一空。有了實際成果,茂林的農友意願大增,今年慈心收購22.8公噸,至於明年,茂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奕蓁說:「希望慈心收購50公噸!」
茂林芒果經過慈心收購、加工後,有「土芒果青鮮果乾」、「情人果土芒果青」這兩種品項,上架到里仁全台九十七間有機商店。茂林農友得到的回饋不只是實質收益,還有對自家芒果的信心:「看到自己種的青芒果,被做成芒果乾,在里仁上架,很開心,我買了很多包回去要跟族人分享!」
這兩年,農民減少農藥,紫斑蝶也少了威脅。在地農友、耆老陳勝說,改種有機芒果讓他有些收益,漫天飛舞的紫斑蝶,則勾起他的回憶:「現在的紫斑蝶還不算多,在我小時候,紫斑蝶群飛過天空,地就暗了!」
(本文為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人事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