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報大地的眷顧,傳承傳統飲食文化─農會可以這麼做

隨著農糧貿易全球化的影響,近年來,台灣接連不斷發生飲食安全事件,社會大眾終於意識飲食危機已無孔不入地滲透進日常生活,不論是否為外食族,民眾的生活健康都曝露在高度風險中。自1980年代中葉起,世界高度工業發展國家如:義大利、美國、英國、日本等,即陸續發現此一問題的嚴重性並提出對策,他們除了強化食品安全風險管理外,也都將提升國民實踐健康飲食的能力視為首要政策。

綜觀這些食育先行諸國的飲食教育政策可發現,其皆將「農事教育」視為藥石,因為飲食的根本在於農業,唯有透過農事認識食物生產,才能感受大地的眷顧,體會個人生命、生活與生產和生態間密不可分的關連,徹底改變食物消費的型態,支持在地農業與地產地消。故究諸「食育」一詞的內涵實為「食農教育」。

筆者過去三年來深度參與在國內各領域的食農教育推廣與實踐中,綜合這些實務經驗發現,國內推行食農教育的困境粗略可歸納為二大面向:(一)缺乏資源整合,故各別的行動者(推動單位)僅能以其本位所能獲得的片面資源、資訊,執行部份的食農教育內容,導致效果有限,或因資源不繼而無法持續;(二)非農部門對農事技術能力缺乏,以致視農事教育為畏途而卻步不前。

本文希望借鏡日本農林水產省的推動策略,思考如何發揮國內農會所掌握的資源,以呼應社會大眾對食育的迫切期待。

日本農林水產省的食育推動項目

京都食農體驗農場(彭正龍攝)
京都食農體驗農場(彭正龍攝)

日本是世界諸國之中,率先透過立法將食育納入政策,結合地、產、官、學全面推動者,因此經常被國內引以為參考。日本的食育政策自2006年起正式啟動,如今已邁入第二個五年計畫期(2011-2015年)。八年來,社區營造式的全面推廣,使得「食育」一詞深入常民生活,不僅育幼院、學校、保健中心,甚至連地方組織和商店都參與食育,簡直是全民運動了!

而目前進行的第二個五年期計畫,則希望從食育概念的普及進展到食育生活的實踐,以構築「生涯食育社會」為目標,促進國民了解生涯各階段可能遭遇哪些不同的飲食問題,提升國民實踐「一生的健康飲食」之能力[1]。在此一目標底下,各部會的推動政策皆有些微調整,本文僅介紹農林水產省之食育政策。

農林水產省是日本糧食生產與消費的主管機關,2000年起面對全球化的挑戰,即以促進地產地消、傳承傳統飲食文化、提升糧食自給率為施政目標。故其所推動的食育也以達成上述目標為終極目的,主要推動的項目包括:

一、地方性的食育推廣:

1. 促進生產與通路的合作:活用在地的食品零售店鋪,促進健康飲食的實踐。

2. 促進「日本型食生活」的普及:所謂「日本型食生活」指的是以適合日本氣候風土的米為中心,搭配日本各地盛產之農牧水產等副食而構成的營養均衡且多樣化的飲食方式。農林水產單位不但有責保障這些優質且安全的食糧穩定供給,且應支持地方食育活動,提升民眾對「日本型食生活」的了解。

二、全國性的食育推廣:舉辦食育論壇或表彰優良地方食育成果等。

三、促進生產者與消費者的交流:

1. 推動農林漁業相關體驗活動:由於食物消費鏈的終端多為都市的消費者,因此增加都市消費者參與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的各式各樣體驗活動之機會,是了解食物、實踐食育的關鍵。

2. 推動地產地消:提供發展地產地消必要的設備、支持新產品開發、通路開拓等,協助農林漁業者與其他事業合作、異業結盟。

四、促進傳統飲食文化傳承:支持地方食育活動,發揚在地飲食文化。

DSCF1989
東京的知名米店Suzunobu推廣日本稻米不遺餘力,獲得農林水產大臣賞(攝影/Alittle)

農會可以這麼做

食農教育的內涵包括營養知識、健康安全飲食知識、農事活動及教育方法,原本就是一個需要跨界整合、異業合作方能達成最大效益的工作。因此,不論推動的主導單位是農委會、衞福部、教育局或地方政府任何一個單位,最終都必須串連在地組織、在地學校或地方業者合作。

一般多認為地方農會資源有限,推動食農教育可行性不高,但事實並非如此。筆者認為地方農會掌握在地食物生產、流通、消費各階段的資源,貼近在地人脈關係,熟知在地的飲食問題,是推動食農教育不可缺席的重要角色。筆者將農會目前業務下可推廣之食農教育,略分為社區營造模式及異業結盟模式。

一、以社區營造模式推動食育

社區推動食育對改變家庭飲食觀具有重要影響力。國內推動社造已有約二十年的經驗,多數社區已建立社造的組織及動員基礎,因此食農教育之推廣應避免另起爐灶,宜立足於過去的基礎上,成為組織提升與居民賦權之新知識動力。社區可以推動的食育活動包括:

1. 社區菜園

以社區營造的方式經營社區菜園,透過居民共同開墾、共耕,創造社區的可食風景,有益於凝聚居民的向心力;收成的作物除了居民共享外,也可分享給弱勢或獨居老人,提昇居民對弱勢居民食物主權之關心度。農會推廣社區菜園時,可跟社區發展協會或在地學校合作,擴大食農教育的參與社群。

2. 推廣綠色在地特色食譜系列活動

長期以來農會輔導下的家政班、田媽媽,一直都致力於在地特色食材的創新開發,也累積了不少成果。食農教育應善用這些組織資源,提升農村婦女對安全、健康飲食的認識,也可以與在地學校合作,由學生參與在地特色食譜調查、編製在地特色食譜,學習在地特色料理以傳承在地飲食文化。

3. 促進在地食物之綠色消費

在地食物綠色消費對促進地產地消、降低食物運送之碳排放、支持在地農業生產、提昇在地及綠色食材之可及性等具有貢獻。具體的操作方法如: 推動綠色農夫市集或社區共購;推動社區共餐,照顧弱勢居民食物主權之機制;推動在地食材餐廳,促進在地食材地產地消。

內門農會食育營--兒童親手做料理
內門農會食育營–兒童親手做料理

二、協助異業結盟,擴大食育效益

台灣推動食農教育的另一個困境在於非農及非飲食專業者,特別是學校老師及三、四級產業經營者,由於缺乏農業專業知識或缺乏綠色食材來源,以致裹足不前。農林漁牧及食品加工製造專業若能與學校合作食農教育,則有助於突破困境。在跨界合作方面,農會可輔導的項目包括:

1. 設置食農教育體驗學習場域

食農教育體驗學習場域的目的主要提供學生及遊客體驗農林漁牧相關生產活動,引發體驗者透過食物感恩大地的眷顧,傳承傳統飲食文化之情懷。農業輔導單位可針對有意願設置食農教育體驗學習場域者,提供培訓課程,內容包括:食農教育的意義、何謂在地食物系統、何謂綠色生產、食農教育體驗學習場域的角色與使命,以及在地料理的實作。

2. 學校在地食材及食農教育計畫

學校推動食農教育最大的阻礙在於對農事的不熟悉,因此日本許多學校皆採與農業組織合作模式,在知識傳達方面,調整課程內容,將食育概念全面融入課程[2];在提升學生接觸食物生產機會方面,則推動營養午餐使用在地及綠色食材,促進地產地消,由於食材來自臨近農場,學校方便安排學生至農場體驗,使學生了解食物的來源與種植者的辛勞,進而珍惜食物。

3. 推動在地食材餐廳

在地食材餐廳對促進在地食物地產地消,及在地食物系統健全發展具有正向意義。過去地方為追求利益極大化,發展一鄉一特產,導致在地食物生產單一化及小農生存困難。在地食物系統健全發展指恢復生態多樣性的種植模式,但這並不與一鄉一特產的方向衝突。反而透過媒介在地小農與在地綠色食材餐廳異業合作,可以促進地方產業的多樣性發展,讓農業利益雨露均沾,也有益於減少地方發展在生態上及社會上之風險[3]

21世紀食物的生產、消費在不同的地區面臨著不同的問題,但高度工業發展的國家,普遍遭遇人與土地、人與食物關係疏離的問題,人們感受不到大地的恩賜,而與自己的飲食文化及食物生產異化。未來農業單位宜針對國內城鄉社區之不同屬性,規劃發展我國食農教育之推動策略、模式,提出食農教育、地產地消等農業活動,以展現在地農業價值;針對家庭、學校、社區和食物相關業者等不同場域,規劃賦權食育權益關係人之具體、可行策略、作法,以提升其實踐健康飲食能力。

(本文曾刊登於農訓第289期23-28頁)


[1]上岡美保、田中裕人(2008)。食育推進における地域の課題とその効果に関する研究。農村生活研究,136:2-11。

[2] 相關案例參見拙作﹤日本食農教育中的體驗學習:高畠町農學校﹥。農訓雜誌,270: 34-35。

[3] 國內外案例參見拙作﹤南方,飲食革命了﹥。農訓雜誌,279: 36-38。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