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魚塭的魚不用餵?

第一次對漁民的採訪,是在星巴克進行。假日的午後,陽光透過木窗斜照在臉龐,一股分不清是灼熱還是熱血中,我們談論想像中的”魚塭”。

想念兒時的小水溝

想念童年家鄉溝渠中有魚摸,摸起來的魚晚上就加菜的日子,簡爸決定在人生的下半場投入養魚的工作。因為朋友的魚塭準備棄養,他索性租起來,開始自己的養魚之路。

從小在台南農村長大,放假時就跟著媽媽照顧荔枝、龍眼、白柚等果樹,也常跑到附近的小水溝看魚,那時候的水溝清澈見底,蛤、鯽魚、鰻魚、螃蟹都是常見的生物,看著魚游來游去,就是一個下午。上大學乃至工作之後,離開的熟悉的土地,只能透過假日時帶著老婆黃老師與女兒爬山、踏青去感受自然的味道。存在體內對回歸原始環境的蠢動基因,讓他從事工作多年後,決定回去尋找小時候的天然環境。

跟黃老師一番討論之後,決定開始試驗性的養殖,事實上,那可能不叫作魚塭,而是「池塘」-順從天然食物鏈的池塘。池裡放了鱸魚、虱目魚、吳郭魚、螃蟹,還有隨著大排水溝海水順流而入的斑節蝦、鬚蝦,多樣化的養殖種類,就是為了達成自然的營養平衡。虱目魚吃水中的藻類,螃蟹就吃螺類,吳郭魚被鱸魚吃,海水自然流入的小魚蝦、浮游生物就給吳郭魚吃;蝦子則負責清池底的排泄物,構成一個自然的循環系統。

1898907_1427350927507900_478374435_o

池塘裡的放山”鯛”

池塘中的吳郭魚,要能夠順利長大,必須通過鱸魚的獵捕考驗。可以說,池中就是一個天然競技場,能夠存活下來的,都是體質優良的。但也因此,到了收成的時候,往往草盛魚稀,他說去年投放了上萬斤的吳郭魚,被吃到只剩下500-600斤。他笑著說,「人家密集養殖的台灣鯛,吃飼料可以長到3-4斤/尾,我的不但沒飼料吃,還整天被追著跑,當然養不肥,只有10幾兩」。

為了友善土地避免地層下陷,簡爸不抽地下水,以純海水飼養。純海水的養殖鹽度相對高,一般的吳郭魚還無法適應,只能去潮溝中撈野生的來養。野生土種的吳郭魚體型較小,生長速度也比較慢。但是,以海水養殖的魚郭魚,卻不容易生病,且因為運動充足,肉質也非常紮實而有彈性,這是一般淡水養殖的改良種吳郭魚所沒有的特性。

一般鱸魚的飼養密度,一分地可以養到10,000隻。比較低密度的,也有2,000隻/一分地,但簡爸一甲二分地,去年只養了2000隻鱸魚與800隻虱目魚,至於生態養殖法到底要養幾隻,他說,「我還在實驗」。第一年開始養時,存活率只有10%;第二年也好不了多少。於是第三年,他調整各魚種的比例,達到了接近50%的存活率,今年,他打算再降低鱸魚的數量,增加虱目魚的數量,看能不能再提高存活率。

離家出走的螃蟹

除了自然環境的營造,簡爸說,他堅持要長時間的曬池,甚至要翻土,把池底累積不好的東西去除,把含氧量高的土壤翻到表面。為此,他把池塘分隔成兩區,要曬池的時候,就把魚都放到另一池,如此來回交替,可以確保池底的健康。

清池的時候,偶而還會捕到鰻魚、野生大明蝦、草鰱等根本沒有放養的物種,那都是從小苗的時候,順著海水渠道流進來長大的。但同時,池裡的生物也會莫名的消失。因為,他的堤岸只有用豬母乳等植物固堤,沒有太多的人為工法,所以生物很容易就「浪槓」~

簡爸說:「有一次隔壁人家的池中突然出現螃蟹。但他明明沒有養螃蟹啊!想想,可能是隔壁有飼料吃,所以螃蟹都搬家了,哈哈哈」

不用養,隨著海水流入的大明蝦
不用養,隨著海水流入的大明蝦
1658150_1427350860841240_1944368834_o
曬池前的魚塭,成為水鳥覓食的天然環境

這樣的養殖方式,有點成敗不居,不計得失的味道,到底,賠錢養魚除了滿足回到小時候的願望,還有什麼其他原因嗎?他說,是希望環境受到保護且讓大家能有平價又健康的魚吃

一開始,他找了國內知名的有機通路商幫忙銷魚。這可不是簡單的事,首先有機通路商派人來看魚塭,了解飼養環境與過程。帶樣品回去送到SGS檢驗,孔雀綠、抗生素(硝基夫南)、綠黴素等藥品須為零殘留,還規定魚獲須由有HACCP認證通過之工廠負責處理。大費周章才在有機通路上架,但是他到有機通路賣場後發現,售價居然是賣給通路商的成本加兩倍。這樣的高價,根本只有頂端的消費者吃得起啊!

因此,他決定改變做法,希望他的魚,是直接到消費者手上,不經過廣告、不經過層層運輸的通路成本,不只養殖方式很自然,售價也要很平易近人。因此,他開始透過自己的親朋好友間推銷。雖說是推銷,其實多半是半買半相送。但他相信,如果大家相信他的天然養法,就會有更多人來投入這樣的養殖方式,成為養殖業中的自然漁法。

至愚漁人,自娛娛人

除了鮮魚要自然的養成,他的魚丸,也要自然加工。他特別要求加工廠不能添加穩定劑、漂白劑、防腐劑及味精等其他添加物。但是,第一次加工的當天下午,不加穩定劑的魚丸根本難以成形,加工廠特別打電話給他再次確認,是否堅持不添加。他說,若是非加不可,就不要做好了。幸好,最後加工廠用人力取代穩定劑,在不斷的翻絞後黏稠度增加總算得以成形。這樣的魚丸吃起來口感不輸傳統做法,且保留了魚的鮮味。

簡爸問我,採訪到現在,有沒有誰跟他同樣以這種方式養魚的?我想想,還真的沒有。他說,「對啊!附近的專業養殖漁民都勸他不要再養了,老漁民說這樣的養法絕對賠錢。」甚至於有漁民說簡爸是在養寵物,根本不是在養魚。「生態養殖法初期肯定賠錢,堅持要做,就是要有愚人的精神。」現在養魚所得,幾乎就是來年魚苗的支出而已。因此,以「至愚漁人」做為品牌名稱,也是他的人生哲學。

「健康不是錢買得到的,破碎的環境也不是一下就能回復的」,如果自己都不做,如何期待別人幫我們做?所以,抱著「自娛娛人」的傻勁,自己享受養魚樂趣;魚蝦也活得健康快樂。也希望更多人認同之後,能夠從消費者的需求改變生產的方式,讓人健康,土地也健康。

過去,我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吃下太多不明物體了,早就失去辨識食物原味的能力。想明白魚的尚自然古早味嗎?歡迎你來嘗來了解。

至愚漁人的臉書

至愚漁人的鱸魚料理十分簡單,直接拿出退冰後,切塊拿進去烤箱烤十二分鐘,之後加點胡椒鹽就很美味了
至愚漁人的鱸魚料理十分簡單,直接拿出退冰後,切塊拿進去烤箱烤十二分鐘,之後加點胡椒鹽就很美味了
鹽烤魚下巴:拆開真空包裝,清洗一下,加少許鹽巴、米酒入味,預熱6分鐘,放入魚片烤10分鐘 ,翻面再烤3分,灑上少許胡椒粉,淋上檸檬汁就完成嘍!
鹽烤魚下巴:拆開真空包裝,清洗一下,加少許鹽巴、米酒入味,預熱6分鐘,放入魚片烤10分鐘 ,翻面再烤3分,灑上少許胡椒粉,淋上檸檬汁就完成嘍!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