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黑 潮—來自海洋的創作力量

 

臺11線,花蓮連接臺東的海岸公路,水泥縣道順著山勢蜿蜒,面對東方是一望無際的藍色太平洋。 波光粼粼的海面,陽光灑落,這是黑潮流過的溫暖海水,來自熱帶,沿著臺灣東岸北上,孕育這海域相當豐富的生態樣貌。攝影:如斯(2014.7.11)

臺11-11,地點花蓮鹽寮,一年一度的「海或・瘋市集」,開始於七月七日月亮上弦,結束在七月十三日滿月過後,由海或手作民宿主辦,民間自發性地募集,邀請百名藝術家、手作創作者,進駐海岸邊的民宿擺攤並生活,結合非洲鼓、電子、搖滾等音樂,與瑜伽、冥想等課程,靠海市集汲取自然的深沈力量,人與洋藉由節奏而呼吸同步,白日下午四點開攤與民眾交流,晚間圍繞火光與月色對話,猶如儀式般神思迷離,音樂震顫滲透入心,掏空自我,身體細微感官放到極致,引誘出一種原始生命力的藝術純粹與多樣表現。

自然・力量・再生

「在我平衡了石頭的時候,石頭也平衡了我的生活」

白日的海,十分平靜。防波堤上堆放了大大小小的石堆,經過的人不免瞻望,同時舉起相機捕捉入鏡。 

Gravity Meditation Project 自2007年起開始於各地堆疊石塊,在菲律賓,喜馬拉雅山皆可見蹤跡,這次活動同樣在花蓮海岸進行創作。攝影:路斯(2014.7.11)
Gravity Meditation Project
自2007年起開始於各地堆疊石塊,在菲律賓,喜馬拉雅山皆可見蹤跡,這次活動同樣在花蓮海岸進行創作。攝影:如斯(2014.7.11)

 

 

 

 

 

 

 

 

 

 

 

 

 

這些石頭望向東方,在地與天穩穩立著,若中線,我們與自然的立基點,象徵一樣的重量,彼此互敬互重。許多人在旁邊躺下,一名女人將身體泡在水裡,雙手接觸海,輕柔撫摸石頭,生命之力源源不絕灌注,體會,原來人在母親懷抱是渺小的。

自2007年起開始於各地堆疊石塊,在菲律賓,喜馬拉雅山皆可見蹤跡,這次活動同樣在花蓮海岸進行創作。攝影:路斯(2014.7.11)
自2007年起開始於各地堆疊石塊,在菲律賓,喜馬拉雅山皆可見蹤跡,這次活動同樣在花蓮海岸進行創作。攝影:如斯(2014.7.11)

 

 

 

 

 

 

 

 

 

 

消瘦的外籍男子經過,揀選石頭好久,攀上頂端堆疊擺放,他是個藝術家,從小深受石頭所吸引,認為它們每一塊都是獨立個體,於是展開 Gravity Meditation計劃,從2007喜馬拉雅山兩公尺的堆砌、2012北菲律賓呂宋島的四十二座石塔,到這次住紮臺灣東岸,仍持續以立疊行為表達此時此刻,此身此處的感激,他說「越多的練習讓我越加無法停止,對我來說這充滿魔力的大發現,讓我與石頭之間的關係有了嶄新的變革,這是一段相互作用的調和關係,在我平衡石頭的時候,石頭平衡了我的生活。」

一會,民宿主人阿鐘隨意解下衣物束縛,赤裸在海,任長髮恣意飄蕩,兩名稚童爬上爬下,玩著小遊戲,他們的父親在旁借石塊磨刀,樸質粗獷的輪廓把柄,後來知道那是他的作品。

哪片是海?哪片是天?攝影:路斯(2014.7.11)
哪片是海?哪片是天?攝影:如斯(2014.7.11)

 

 

 

 

 

 

 

 

 

 

 

 

 

待過午後,天色已暗,海天一片,月圓升起,在地平中央。女人站著,面對那無際深藍,變成一抹淡影。而市集開始有一段時間了。

市集・原生・漫遊者

他們錯落在海或四周,圍繞著小小的教會,沿著斜坡大樹蔓延,有人帶來漂流木,有的帶來皮箱,盛裝他們的生活,他們的無畏,最吸引人的,除了創作還有其他,他們的故事是焦點,一如他們的作品一樣精彩。 

結合台東藝術家自製杉木茶盤與茶具,男人在樹下擺起茶席。攝影:路斯(2014.7.11)
結合台東藝術家自製杉木茶盤與茶具,男人在樹下擺起茶席。攝影:如斯(2014.7.11)

 

 

 

 

 

 

 

 

 

 

在一塊樹下空地被紫砂壺吸引,那男人雙腳盤腿,隨意坐在茶盤前,那裡除了一壺,還有茶碗,筷和幾個小杯,左側日本鐵壺燒著熱水,身體無意識地坐下,他對著身旁同伴說來喝喝小周的岩茶,小周?了解這茶在外人眼中的價值,友人學茶三年,曾道這茶珍貴在難得,因為眾人追捧,現在是有錢不一定可以擁有。他有禮回應了陌生人無理討茶的請求,還在驚訝未定之間,品飲了茶湯。

茶葉的生命如何看出?展開茶乾看完整度,鋸齒葉緣毫無缺損,有彈性,色澤飽滿。攝影:路斯(2014.7.11)
茶葉的生命如何看出?展開茶乾看完整度,鋸齒葉緣毫無缺損,有彈性,色澤飽滿。攝影:如斯(2014.7.11)

 

 

 

 

 

 

注意在壺旁邊的茶碗,黑色烏亮的茶葉綻放,男人說那是他摘採烘焙,茶種源於陽明山上臺灣古早的茶樹,比比在頭頂上的樹木,「跟這棵差不多高」。

注水用筷戳出湯汁,碗底透澈如水,喝喝,這已經十多泡的茶。

一口飲盡,不想說話,因為這茶如此甘甜,入口似水平淡,舌尖又如生命歡愉。

既難過又感動,為明日無法再得而難過,又為今日這杯而感動。

他說「我的茶只給朋友分享」,那好吧。

阿順手作,素人藝術家,專職是工頭,閒暇自製傢俱與刀。攝影:路斯(2014.7.11)
阿順手作,素人藝術家,專職是工頭,閒暇自製傢俱與刀。攝影:如斯(2014.7.11)

 

 

 

 

 

 

 

 

 

 

 

 

 

阿順有兩個活潑的男孩,他們在攤位的大桌旁邊躺著畫圖寫字。

看見那有如象棋格的木製茶盤,發現那老闆阿順就是海邊磨刀的男人,我平常是工頭,他說,蓋木造卡榫式的房子。閒暇就做傢俱,用台灣木頭做燈,做椅,還有做茶人朋友的茶盤。

噢,我還打鼓。打鼓?

對啊,晚上你可以看見我,你看,這是最近得到的樂器。拿了一個扁壺,壺身中央開著大圓孔,周圍裝飾圖紋,他拍打著,聽見了嗎,節奏。

持著樂器,拍打韻律,問他海的意義,沒有意義,就是生活的部分,聽聽海浪聲,探望風向,環境對了,魚也會很舒服,這時候捕魚最好。那什麼時候不能捕魚?指指天上,月圓時候,不會下水。

阿順參與市集很久,時間長到主辦阿鐘還在嘉義,十年以前那時舉辦的蘭潭藝術跳蚤市集,「仿若吉普賽人漂移,烤肉跳跳佛朗明哥」,他說。

創作的自由是自由

好得擺,年輕小老闆學設計,後自設品牌創業,遊走於各種創作市集間。攝影:路斯(2014.7.11)
好得擺,年輕小老闆學設計,後自設品牌創業,遊走於各種創作市集間。攝影:如斯(2014.7.11)

 

 

 

 

 

 

 

 

 

 

 

 

 

「我還在沈醉,不想清醒想這些事情,或許回去之後,會有更多想法進行創作吧。」

「對,這是自然而然發生的,在做的時候,沒想那麼多,就做了,但可能在中間,有個力量在支持我前進,我開始有了原型。」

「比如是吉安一個原住民部落,那時候我坐了別人的車到那邊,他們很熱情的招待我,你看得出來嗎?這是一隻鹿的形狀,還有月亮和星星。」

「這是一個珠寶盒,你打開,裡頭有鑰匙。」

這段旅程,聽得最多的詞句,第一是享受,第二是自然而然,無論面對哪一種創作者,他們的態度幾乎是嗯,你說是什麼就是什麼的無所無謂。

傍晚,一盅黃色水瓶豢養的鬥魚在閃耀,坐在地板和好得擺小老闆聊天。

我請水族館的老闆幫我打包,然後帶著魚來到這裡。

這木頭應該是那邊海灘撿的漂流木吧?不一樣,我的攤位要精心設計,木頭也是我帶來的。

上方絲瓜燈的微光映照作品,這些都是他的寶,一顆一顆天然圓石,嵌合在扭轉鏤空流線的純銀軀殼,每一件每一個探險,每一次回憶。

我的靈感有些來自音樂,有些來自于生活

來自於花蓮,We iLi還是學生,創作靈感來自於生活,卻展現了想像。攝影:路斯(2014.7.11)
來自於花蓮,We iLi還是學生,創作靈感來自於生活,卻展現了想像。攝影:如斯(2014.7.11)

 

 

 

 

 

 

 

 

 

 

維勵名字背後的故事有點哀傷,她說:「一開始我家人以為我媽懷的是男孩」。

與同伴美男從花蓮騎車來這裡,帶著作品和器具,昨天是她的生日,開始第一次的攤位人生。

她的插畫很多是人物肖像,正視呈現或者四分之三姿勢,但配色與異圖像縫合,絕對不是現世界的描繪,我想她活在另一個次元。但是作品,有著與我們的連結,像是陰唇表現了愛與女性,或者穿刺了紙表現對考試的厭惡。

於是刺探性的陳述,你的作品很多生活性。

她靈動的大眼閃爍了一道光,我知道我捕捉了她的刺點,她說「我希望觀者透過我的畫,能有正面的影響,以自己的力量幫助這世界需要協助的人。」

Love&Peace,在心裡註記。

讓我們在命運底下舞動

海或・瘋市集舞台,火舞。攝影:路斯(2014.7.11)
海或・瘋市集舞台,火舞。攝影:如斯(2014.7.11)

 

 

 

 

 

 

 

 

 

 

有火燃燒,像是神聖之火,使得眾人嘖嘖稱奇,驚歎又一絲恐懼。

「命運的概念,其概念與其說是顯現於火光的突然出現,不如說是藉著所有形式,在火光下,或組合或離兮的莊嚴方式來表現的。它們有些像是在一陣不可抵擋的恐慌之風下彎曲,有些則靜止不動,甚至帶點嘲諷。一切都服從於一種強大的心智和諧,像是自然的本質,向外具體化了。」(註腳 1)

這個命運運轉的宇宙舞台,一群忘我的人在演奏,迷離、歡愉、沈醉,時空此下匯聚,節拍在地底竄動震盪,台下的人在跳舞,隨著力量呼喊,月光下詩意瀰漫。最後的海或,以營火結尾,他們拿著鼓,吉他,大提琴,笙⋯⋯任何可以演奏的樂器,噪音,吟詠,喊叫,開始徹夜向海傾吐。

 仿若神在動作,有力量延伸擴展,

於是人展才華,是舞者,就跳舞,宣泄生命;是歌者,就高歌,恣意暢快。

在這裏,我們都必須把自己掏空,去感受更高的指引,一種訴諸原始的無可言語。火逐漸殆盡,天亮了。

另一天

在活動過後,舞台廣場側寫。攝影:路斯(2014.7.13)
在活動過後,舞台廣場側寫。攝影:如斯(2014.7.13)

 

 

 

 

 

 

 

 

 

 

散落的人睡在地上,前晚落下了灰燼,成為紀念,宣告著市集終結,象徵燃燒的背後意義,相信沒有人忘記,因為這是如此暢快,成為一個乾淨的自我,再度飛奔東西,沈入或許骯髒的世界,但是卻有隱形的力量支持我們繼續前進。

每日告訴自己,享受,沈醉,你的工作,以及生活。———

圓之圓之外

這是一場蝴蝶效應,他們遠方展翅,卻爲我們的生活激起浪花。

故事看似終結,深夜探尋又再掘出了光。因為先前的字,某天女人聯繫觀察者,相約再見,為那幾天的海描繪更多畫面,言語記錄在紙,如今盛開,猶似畫外音,喃喃,說著。

「我們在這裏,是因為人,人會互相吸引人。有了熱情,你會認真投入,如此就不求回報,只想一頭栽下,而不去想有什麼可以取得,要什麼又能得到什麼。」問女人,海或總管Isa,關於瘋市集如何招集各方資源,在午後華山園區的餐館,她爲之解釋。

帶來了一部簡短錄像,反覆播放,四位牽繫海或,掌舵「瘋」精神的關鍵。Isa說,你看看吧,我請Jun (Jun Ashikari,日籍音樂家 )將音樂抽掉,為了更清楚聽見他們對話。

「其實我不用說那麼多,這影片足以回答問題。」一抹微笑後,她出去抽菸。

「每個人都去做獨一無二的自己,去做自己」聽見影片裡的阿鍾說,市集的共同精神是勇於創造。

「我只是覺得這樣一個場合聚會,有可能可以發生什麼,但是我並不知道,它到底對你剛說的那個人來,這樣子有沒有幫助」影片中的Kulo,緩緩點出市集的流通,一種不確定的交換與自由。

「像是一條船,每個人都是螺絲釘」Emma說,大家往共同目標前進。

「那情感變來變去,浪一直來,大家情感變來變去,我們都沒變。」阿庚一口臺語,做了結尾。

這天下午,餐桌上人來人往,影片相傳,陌生人的背後交集著海或,遠方爵士搖擺舞動,結合的創市集像是認親會,花蓮又移來臺北。

女人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圓,彼此相互交疊,付出,只有一點點留給自己」。

註腳1  Antonin Artaud,《劇場及其複象》(Le theatre et son double),劉俐譯注 (台北:聯經,2003),36。

海或手作民宿:https://www.facebook.com/Ocean.home456

更多內容請看:視野No 2 http://issuu.com/chenruth/docs/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