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嘿,說好的歷史呢?

2009年底,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旗後教會的舊禮拜堂,在經歷過保存與重建的拉鋸的窘態當中,再也不「囧」,因為她美麗的身影已經完全消失在高雄地表上,沒有餘地可窘了。筆者試著從重新改建的新堂,找尋當初教友們約定好要保存的歷史。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第一間設立的禮拜堂

旗後教會由英國馬雅各醫師(James Laidlaw Maxwell)創立於西元1865年,至今已有近150年的宣教歷史,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第一間設立的禮拜堂,對於基督教在台灣的發展史,具重要的歷史意義。

旗後教會舊堂原貌【1935年建成的旗後教會禮拜堂外觀/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旗後教會共經過三次會址的遷移,現址為第三會址,舊禮拜堂為西元1935年(昭和十年)所改建之樣貌,改建前已有近八十年的歷史。教會由巴克禮牧師成立的「愛兒園」,是為高雄第一所幼稚園,不少旗津子弟的腦海中都有那麼一段愛兒園的記憶。舊禮拜堂原為鋼筋混凝土造兩層樓建築,牆面飾以褐黃色洗石子,外觀採用仿羅馬風格的元素,融合其他不同的建築語彙,立面突出高聳的鐘樓,為整座建築的焦點所在。

二樓為禮拜空間,一樓原先功用為教友的聚會空間,是高雄地區頗具代表性的教堂建築之一。戰後,地震颱風等天災來襲,使舊禮拜堂曾有數次的修建,但大致上仍維持初建面貌,但在2008年時因為舊禮拜堂內部部分結構出現龜裂之現象,便開始計畫改建。(旗後教會舊禮拜堂建築介紹:旗後教會@ 布托。到處走走

愛兒園【1933年愛兒園開園在舊大門前的合影/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這樣珍貴的宣教史及舊禮拜堂建築,相互輝映,在高雄的發展史上更具意義,筆者在2009年拆除前夕,曾經與夥伴們積極奔走,亟欲留下高雄重要的歷史痕跡,可惜台灣對於文化資產保存的觀念仍十分缺乏,仍回天乏術,舊禮拜堂被硬生生夷為平地,不勝唏噓。 (更多旗後教會舊禮拜堂拆除的報導,請見:《榮耀上帝之處的窘態─旗後教會》

拆除中的舊堂【2009年旗後教會禮拜堂拆毀中的樣貌/張靜瑜攝】

說好的歷史呢?

當初搶救過程當中,該堂牧師、長老及會友們皆提及雖然不捨舊堂的拆除,但仍需重建新堂以爭取更大的禮拜空間,牧師特別強調會把舊堂的部分構件(小尖塔)取下,妥善保存在未來新堂的歷史室,會讓大家經由歷史室認識旗後教會偉大的過往。

旗後教會新堂【旗後教會新建禮拜堂的街景/陳坤毅攝】

歷經三年,新堂終於重建完成,會友們在籌備資金期間,努力義賣款,令人動容。新堂重建調整座向,大門面對廟前路,但完成的新堂跟前排的舊街屋格格不入,七層樓高聳立於凡間,可說十分的「脫俗」,原有老古石及紅磚混構的歷史感圍牆也一併改建。當時牧師說新堂外觀會保留舊有元素以傳承歷史,有一些建築語彙是保留了,但是否能從外觀看出承接過往的面貌,就見仁見智了。見過舊堂遺容的人,很難將這兩棟建築聯想再一起,更何況是沒有看過舊堂的觀光客?

新堂外觀【旗後教會新建禮拜堂的入口外觀/陳坤毅攝】

旗後教會新堂內部【旗後教會新建禮拜堂內部的禮拜空間/陳坤毅攝】

走進地下一樓周瑞長老紀念館,也就是當初所說的歷史室,包括文物展場與視聽中心,教會希望作為觀光人群藉由歷史遇見福音的地方,或教友能更認識旗後教會的過往。但仔細一看,空蕩的歷史室,僅在中央擺著舊堂與新堂的模型,一旁為馬雅各醫師的銅像,牆面貼著介紹的圖文輸出,其中一側牆面,擺放著數件古物,包含掛鐘、風琴等,但卻尋不著當初說的尖塔構件。仔細一看,有標示件舊堂建築構件的展品,竟是一堆碎磚破瓦,並以紅色塑膠籃裝載,一直為旗後教會歷史感到光榮的我,頓時感到十分失望,原來美麗的舊堂,留給後代的就只剩下這一「籃」的資產嗎?

旗後教會歷史室【旗後教會新建禮拜堂的周瑞長老紀念館/陳坤毅攝】

旗後教會古物件【歷史室內的文物/陳坤毅攝】

觀察了一會兒,這個「文物展場」經常是被穿越的,零落的物件展示也很難讓人停留,更無法閱讀過去的歷史。

看完「歷史」室,我隨意走逛新堂,這棟建築除了主副堂外,還有祈禱室、音樂教室、韻律教室、一般教室、社區交誼空間與牧師館,教會希望未來善用地利之便推動觀光宣教,但是沒有歷史文化的經營,觀光客來看新堂的理由相對較為薄弱。牧師曾經提及:「旗後教會新堂的設立必須兼顧歷史、觀光、宣教與社區事工的功能性。」但被擺在第一順位的「歷史」,好像從新堂裡看不太出來,不禁讓人想,當初說好的歷史呢?

舊建築構件【「籃」裝的舊堂遺物/陳坤毅攝】

歷史性建築改建及保存的省思

曾經是上帝屬意的打狗,台灣第一間天主教堂及第一間教會禮拜堂都在高雄誕生,高雄地區仍有不少具有代表性的老教堂建築,像楠梓教會、鹽埕教會、玫瑰天主堂、露德聖母堂、旗山天主堂等,各具特色亦非常精采。但在近十年高雄已經失去了像舊城教會及旗後教會,這些除了具重要歷史意義外,建築價值也值得欣賞的老教會。

旗後教會舊貌【旗後教會舊禮拜堂改建前的樣貌/陳坤毅攝】

其實台灣地區有一些舊堂與新堂並存的案例,如台北大稻埕教會(註:大稻埕教會2002年立面遭拆除破壞,經由協調後,將尚未拆除的側牆保留,將舊堂遺構前挪保留,後方則興建新堂,舊堂立面亦一併原樣修復)、台中柳原教會及高雄海埔教會等,原有舊禮拜堂的保存可以有很多方式,只是要看主事者的意願,以及大眾對於歷史保存的觀點罷了。倘若真的無法保存舊建築,那歷史室設置的細心程度就真的很重要了,要留那些物件,以及這些物件該怎樣陳列,皆需要用心規劃,舊建築已保存不了,又輕忽歷史室的規劃,是否更為可惜呢?

僅透過這篇文章讓旗後教會整個拆除重建的始末,有個完整的結尾,也希望有機會讓大家稍微想想,對於台灣各地區一些具有歷史意義的老建築,該用甚麼樣的態度來面對它們?面對我們文化遺留下來的資產,是否更應該小心翼翼呢?這些問題都考驗著我們的智慧。

大稻埕禮拜堂【新舊堂並存的大稻埕教會/陳坤毅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