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農業與糧食自主─幸福不丹的觀察與省思

根據2013年7月行政院主計處人力資源調查統計,台灣地區農業就業人口數為54萬6千人,占總就業人口數之4.9%;其中台灣自營農牧就業者44萬6千人(含無酬家屬11萬9千人),占農業就業人口的81.6%(註1)。對照台灣農戶耕地面積的統計資料,將近80%農戶的耕地面積小於1公頃(註2),我們可以推測以小農為核心的家庭農業是台灣主要的農業型態。

台灣本島山多平地少,山地面積占全島土地面積的三之二上,大多屬於原住民居住的山地鄉,以種植溫帶水果、高冷蔬菜、花卉及其他、原生民俗植物和熱帶水果等五大類為主,2004年山坡地農業產值達500億元,其中山坡地超限利用產值共59億元(註3)。山區農業經濟產值雖然驚人,但山區的農業經營目的不只在創造所得,更與維繫環境與社會文化的永續息息相關。

台灣的原住民地區的山坡地利用,扣除承租給漢人使用外,大多仍為家庭經營,如何兼顧生態保育與家庭經濟,是當前原住民地區農業發展政策上應妥善處理的問題。

2014年6日1日至6月12日,本人前往不丹參加第十四屆國際民族生物學會(ISE)的年會,今年的年會,也將山岳地區農業列為重要的討論議題之一。在這場研討會中,包括本人發表的論文在內,有不少研究均指出,在極端氣候的今天,家庭農業對維持生態多樣性及農家經濟具有益處。

農業是不丹的主要產業,依據不丹農業局的統計,80%的居民的生計基礎來自於農業──自然資源、森林、畜牧及農耕。山高平地少,耕地有限、交通不便的不丹,和台灣原住民的生活條件十分類似,不丹農業發展如今正走到開發與保育的十字路口,不丹王國的考量或許值得台灣原住民地區農業發展參考,而家庭農業的附加價值,也是值得推動食農教育的人們關心。

轉經輪祝福過的灌溉水

轉經輪祝福過的水流入稻田
轉經輪祝福過的水流入稻田

山地占全國總面積95%的不丹王國,耕地面積僅7.8%,維持食物來源的土地利用,被認為是維繫居民幸福感最重要的基礎。在灌溉水源取得方便的地方,以梯田種植水稻是主要的農耕形式,由於稻米是不丹人的主食,紅米甚至可供出口,因此維護水稻的品質和產量十分重要。

在生活即信仰的不丹王國,隨處都可以看到矗立於鄉間的轉經輪,流水經過轉經輪後從雕刻成陰莖狀的出口流出,進入稻田,象徵每一畝田都受到上天的祝福,祈求豐收。

我在大會期間觀察,鄉村地區居民仍保留種植多樣作物的家庭式農場生產方式,除了水稻外,尚種植喬麥、油籽、馬鈴薯和數種蔬果,也製作優酪乳、起司等加工品,日常食用之餘,也會拿到市場販賣。家庭式農場的土地面積雖然不大,卻保障了日常飲食豐富多樣之需求。

觀光發展與現金作物種植

高山地區家庭農業維繫生態平衡與食物主權
高山地區家庭農業維繫生態平衡與食物主權

然而,近年來不丹對進口糧食的依賴度愈來愈高,我認為這與都市的擴張及觀光事業的發展有關。我在研討會中,與不丹農業官員聊到對進口糧食依賴的問題,官員回答,首都對進口糧食依賴比率約為60%,鄉村地區約40%,但觀光業對進口糧食依賴比率卻高達約70%,甚至更高。

我從自己住的旅館所提供的餐食,以及跟隨旅館工作人員去採購食物時發現,為了食物保存的便利性及採購量的考量,觀光旅館大多不會選購由在地小農生產的蔬菜,反而會到較大型的雜貨店購買印度進口的根莖類作物和水果(如:馬鈴薯和蘋果)。僅有少數的在地旅館業者仍保有自己的農業,並提供自己種植的作物給觀光客食用。我認為這是相當值得憂心的現象,因為觀光是不丹國家收入的另一項重要來源,隨著觀光事業的擴展,是否將導致不丹農業生產面積擴大的需求,並進而影響在地小型農業(家庭式農場)的生存和弱勢者土地資源的喪失?

一些研究指出,近年來,因應市場的需求,愈來愈多的農地改種外來種的現金作物如:蘋果、柑橘、馬鈴薯等,這些作物對農藥的依賴度較高,帶來了環境及水資源污染的問題;另一方面,不丹的公路和航空並不算發達,而這些現金作物的經濟交換地點多在都市及觀光發達地區,間接影響開闢公路的需求升高。農業污染以及公路開發,帶來了雙重的環境破壞衝擊。

在開發與保育間權衡

陶罐上均標名種籽的英文名稱及在地名稱
陶罐上均標名種籽的英文名稱及在地名稱

不丹政府也意識到擴大農業生產及引進外來品種作物,所帶來的農藥污染問題,因而推動以維繫鄉村永續為目標的農業政策,促進永續的水資源利用、保護農業及畜牧業土地資源的永續,以及維護糧食安全;甚至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達到100%有機農業生產國」訂為願景。

不丹政府相信,有機農業是通往幸福之路。事實上,達成100%有機農業的目標,對不丹而言並不太困難,因為一直以來不丹居民所慣行的傳統農法即不使用農藥、化肥及除草劑(註4)。

除了積極推動有機認證外,不丹政府對種源保育也有積極作為,在研討會期間,我參觀了設於Bumthang社區裡的種籽銀行和在地食物推廣中心,這是一座合院式的建築,裡面販賣不丹原生穀──喬麥(buckwheat)做成的食物,並設置種籽保存室,保存在地種源。

在開發與保育的權衡之間,家庭農業可說是平衡天秤左右二端的支撐點。不丹的農業政策支持這些小規模的家庭農場生存,保障資源弱勢的居民穩定取得食物和營養均衡。不論是開發中國家或已開發國家,家庭農業都是山岳地區主要的農業型態,家庭農場保存了傳統的食物生產方式,豐富了農業生態多樣性和餐桌的營養均衡,維持自然資源的永續,更保障了弱勢者的食物主權及維繫社會福祉。

台灣原住民大多居住於環境脆弱帶的山區,而在極端氣候下承受著較大的風險,小規模的家庭農業實則是對山區環境最友善的發展方式。然而,長期以來台灣山區的農業發展模式多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尋求工業化、企業化的量產模式。今年,是聯合國的「國際家庭農業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Family Farming, IYFF),借鏡不丹的案例,或許能引發我們重新評估「家庭農業」這種看似產值很低,但實則餵養人類能力相當高的農業型態。

工業化程度不高的不丹,政府及人民共同珍惜潔淨的水資源
工業化程度不高的不丹,政府及人民共同珍惜潔淨的水資源

註解及參考文獻

註1 行政院主計處人力資源調查統計編製方法概述與名詞定義:「自營作業者指自己經營或合夥經營事業而未僱有他人之就業者;無酬家屬工作者:指幫同戶長或其他家屬從事營利工作而不支領薪資之就業者」。而在農牧業的範疇中,我們可以推測這類作業方式多屬家庭農業。

註2政院e點通(2014)。小地主大佃農。政策小辭典,http://news.ey.gov.tw/Dictionary_Content.aspx?n=45F3FC218B1872B8&s=FCB30CD97702CF3F。

註3 林慶國(2005)。山地農業定位與發展之研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九十四年度科技研究計畫研究報告。

註4 BarclayEliza (2012). Bhutan Bets Organic Agriculture Is The Road To Happiness. http://www.npr.org/blogs/thesalt/2012/07/31/157645902/bhutan-bets-organic-agriculture-is-the-road-to-happiness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