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選舉剩一個多月,「台灣無基改推動聯盟」 今早在立法院高喊「你推校園搞非基,家長選票投給你」,要求候選人簽署承諾書,讓基因改造黃豆退出校園營養午餐,改採食品級黃豆。高雄媽媽代表王南琦表示,高雄已有7成校園用非基改黃豆,每餐只要多付4元,就能換取孩子健康,希望市長陳菊進一步承諾,讓高雄變成台灣第一個,採用非基改營養午餐的城市。
營養午餐一周吃3~8次基改豆
「台灣無基改推動聯盟」由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綠色陣線協會等組成,今早特別號召北中南家長代表舉辦記者會。主婦聯盟秘書長賴曉芬表示:「全世界只有台灣這麼大量吃基改黃豆」,日本雖然也是豆製品消費大國,但給人吃的都是非基改。
最近食安危機延燒,許多候選人開始探詢基改黃豆的資訊,但有些人連農民種植基改黃豆時,常使用的除草劑「嘉磷賽」都不知道,顯見政治人物對基改議題十分陌生。
台灣大學農藝系教授郭華仁表示,台灣進口的黃豆8、9成都是基改,原先用途是榨油或當飼料,油脂比較多,蛋白質含量低,只有36%,食品級的非基改黃豆有40%,而且多半用小包裝,船運過程比較不會老化、變質,基改豆都散裝在船艙,必須放抑菌劑,且栽培過程大量使用除草劑,發育中的兒童、過敏者、素食者,要特別注意。
來自台中的媽媽許心欣表示,營養午餐一周有3~8道菜是豆製品,像是豆腐、豆干、味增、百葉等,就連大豆沙拉油也是基改黃豆。
剛生完第二胎的巫佩純,大女兒剛上小學,特地寫千言書向學校請命,「新生訓練時,我是唯一發言詢問有關營養午餐的家長。」她說,接觸過程中感受到校方的為難,因為缺乏人力經費,但家長都願意支持,因此希望候選人承諾,增加營養午餐預算,甚至立法,「拒絕基改是基本人權。」
每餐多出4元,高雄7成學校使用非基改黃豆
郭華仁透露,前幾年教育部曾發文,希望各學校少用基改豆,但後來他再次詢問,教育部卻引用衛福部(時為衛生署)報告,表示基改通過安全評估,食用無虞,後來就沒下文。
不過,主婦聯盟一年的遊說,已經收到初步成效,台中市的新社高中,直接將非基改黃豆納入契約;高雄市教育局最新統計,轄內已有將近7成,共223所學校,營養午餐全面或部分使用非基改黃豆。
高雄媽媽代表王南琦表示,使用非基改豆的學校,平均一餐只要多付4元,弱勢家庭也有社會局補助,家長都很樂意,至今沒聽到反彈。她認為,高雄市是全台最有希望的非基改校園示範區,之後會將承諾書遞交陳菊。
主打食安的基隆市議員七堵區候選人張明麗,當場簽署響應,先前他就為了推動非基改黃豆,擔任學校家長會長,基隆市復興國小因此在去年全面改採非基改豆。
聯盟籲投給支持非基改的候選人
綠色陣線協會執行長吳東傑表示,根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Stephanie Seneff最新研究,美國種植基改作物,大量使用含有嘉磷賽成份的農藥年年春,過去十幾年,罹患自閉症、發炎性腸道疾病、發育遲緩的人顯著增加,基改食品影響不容小覷,國科會也應盡快投入研究,調查基改豆和小孩過敏的關係。
台灣無基改推動聯盟呼籲民眾,到「校園午餐搞非基」臉書粉絲頁,下載承諾書,要求地區候選人簽署,拍照上傳到粉絲頁或聯盟信箱,聯盟將在臉書公布願意推動無基改的候選人名單,呼籲民眾睜大眼睛,投給支持非基改的候選人。聯盟信箱為nogmolunch@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