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請給油車間一條生路

油車間─早期台灣農村榨油的場所,農民在花生、芝麻收成曬乾後,會載運到鄰近的油車間去加工榨成花生油與芝麻油,拜工業化沙拉油風潮之賜,油車間在民國80年代開始沒落,許許多多的油車間都因為年輕人不想要接以及台灣民眾用油習慣的改變而慢慢關閉,如今台灣油車間的數量已經屈指可數。

放置油餅

油車間的榨油方式和大型油脂工廠有何差異?簡單來說,油車間多使用「機器壓榨法」,大型油脂工廠多使用「化學萃取法」。機器壓榨法的步驟有:採收、曬乾、清洗、烘焙、壓榨;化學萃取法的步驟有:將果實打成粥狀、以攝氏60-70度加熱、加入正己烷來幫助溶出油液、高溫蒸餾、去黏液化、漂白。從這兩種榨油的方式就可以知道「小油車間」與「大油脂廠」的差異為何。

然而,為什麼這種低效率的油車間還沒有被完全淘汰呢?很簡單,因為農民需要他。花生與芝麻收成後,農民絕對不會拿去大油脂廠去加工,因為大油脂廠的製程會將原本有濃郁香味的花生油、芝麻油精製成無色無味的「油」,而這種油佔據了市面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貨架。

敲落芝麻籽

自民國102年開始,國內接二連三爆發食用油之醜聞,包含大統長基的銅葉綠素橄欖油、富味鄉在芝麻油中參雜棉籽油、郭烈成使用餿水油製成香豬油、頂新集團的飼料油事件。因為這些事件,讓民眾開始質疑市面上的油到底可不可以吃?這讓原本凋零的小油車間瞬間又開始活絡了起來,農民開始搶種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農委會也開始鼓勵山區轉種苦茶樹,這一切似乎看起來好轉,然而直到最近政府所發出的公文,要求這些小油車間必須要達到「土地」及「廠房」的相關標準,否則就勒令停工,這對於許多小本經營的油車間而言,無疑是重重的一擊,政府使用資本額為三千萬的油脂工廠標準來評斷資本額為五千塊的小油車,幾乎沒有一家是合格。

因此,在這裡我們要提出嚴正的抗議,抗議政府從來不正視過我們,一直到這些大廠出問題才去找我們這些小廠來開刀。這件事情需要各位的關注,拜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