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通霄糖業老照片

日本資本主義在台灣發展最顯著的例子就是糖業。台灣總督府為謀求台灣產糖量的增加,首先進行一連串糖業改革措施,包括引進含糖量高的蔗種、改善製糖方法,獎勵從事糖業者。總督府並扶植資本家投資製糖業,建立「原料採集區域制度」,規定農民只能把甘蔗賣給自己農地附近的糖廠,而且價格由糖廠決定。在這樣的制度下,吸引了許多日本大財團的興趣,紛紛來台設立製糖公司,使台灣傳統的製糖業者無容身之地。另還有幾家台灣人創辦較大規模的糖公司,如林本源製糖等。
經過總督府全力支持後,臺灣糖業於1930年代產量達到高點。以1931年為例,全年共產24億3834萬4890斤(台斤)輕鬆奪得日本全國各行政區域的首位。

 

月眉製糖所

台灣糖業公司-虎尾總廠文物館所收藏之糖業史料

該廠創於明治42年〈1909〉,由日人小松楠彌所創設,初名為大甲製糖所,壓榨能力僅200T/D,產製含蜜糖。明治43年〈1910〉小松楠彌等人,以資金300萬圓,創設北港製糖株式會社,將大甲製糖所納入,改組為該社月眉製糖工場,大正4年〈1915〉北港製糖株式會社因財務危機而併入東洋製糖株式會社,該廠改名為東洋月眉製糖所。昭和2年〈1927〉東洋製糖因受當時世界經濟大恐慌之影響而破產,被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繼承。

 

台灣光復後,民國35年5月1日,成立台灣糖業公司,該廠隸屬第一分公司,39年7月撤銷分公司,改總廠制,該直屬公司管轄。56年7月實施大廠制,該廠改隸台中總廠。58年7月,該廠由於原料推廣困難,產量銳減,難以維持原有糖廠組織,乃併入台中糖廠為第二工場。62年6月再度復廠,脫離台中糖廠,直屬公司管轄。

 

該廠設有內埔、外埔、大甲、日南、大安等五個原料區,區域範圍跨大甲、豐原兩區及苗栗縣之通霄、苑裡等地,推廣面積均在1,000公頃以下。70年8月,農林廳開放苗栗縣之三義、銅鑼、通霄、西湖等紅糖蔗作區為自由推廣區後,契作面積逐年增加,73/74年期已達1,230公頃。該廠自營農場面積有1,188公頃,設七星、后里、月眉、舊社、外埔、六分等六農場,除外埔、舊社、六分三個農場屬平原地帶,利用水利會水源灌溉,面積530公頃。七星、月眉、后里三個農場多屬坡地,面積658公頃為看天田。為增加農場面積,46年台灣省警備司令部后里馬場,將其后里鄉圳寮一帶山坡地140餘公頃撥交該廠,開墾後得耕地111公頃。53年林務局撥交21公頃林地,經開墾後得耕地13公頃。

 

該廠建廠初期,壓榨能力僅200T/D,大正4年〈1915〉增加至300T/D。光復初期工場破壞無法開工,乃將甘蔗移送台中代壓,積極修復工場,並將壓榨量擴增至800T/D,民國38年再擴增至1,000T/D。63年壓榨量提昇至1,300T/D,至73年壓榨量已達1,571T/D。該廠原料及產副品運輸作業,過去均以鐵道為主,並於大甲后里間兼營客貨運輸,因成本高昂,不堪虧損,乃於59年結束營業線。57年起開始試辦原料公路運輸,64/65年期公路運輸已達60%,兩年後鐵道全部拆除,全面推行公路運輸。

 

民國88年4月1日,該廠結束製糖業務。發展觀光業。

運甘蔗小火車

照片年份:1931年 苗栗縣竹南鎮

照片中的小火車頭是日據時期,專門使用在竹南地區的五分車,是用來運搬甘蔗的,屬於製糖工廠所有,火車頭利用燒煤作為動力來源,有煙?會噴白煙,往昔載運甘蔗時,就有頑皮小孩趁機偷甘蔗來吃,民間還因此流傳有「五分車拖甘蔗,猴死囝仔去偷夯(取)」的童謠呢。

照片年份:1936年

這張拍攝於日據時期昭和10年,也就是民國24年2月14日的照片,紀錄的是當年承攬採收甘蔗繳交苗栗糖廠的一群男女作業員,當時被稱為原料採取員。這群原料採取員老少皆有,係按日計酬,只隸屬於向糖廠承攬採收甘蔗的民間工頭,不是糖廠的正式員工,他們的工作主要是砍下甘蔗、削去葉片、捆紮後以人力扛到糖廠繳交。這樣工作一天大約可以賺到當時幣制的1角錢左右,而當年一碗沒有加肉片的湯麵大約3錠錢,加上肉片的湯麵則要5錠錢,扛一天甘蔗的工錢就只有吃兩碗加肉湯麵的報酬,可是卻是當時許多人爭相爭取的工作機會了。

照片年份:1936年攝於通霄

照片年份:1936年攝於通霄

這張照片拍攝於民國25年,照片中紀錄的是日據時期農會組織成員的合照。照片下方總會紀念的字樣,代表的是農會的前身信用組合成員合影留念的意思。昭11.5.1則是記載昭和11年5月1日的日期。

照片年份:1938攝於苗栗公館鄉

民國二十七年、昭和十三年公館種植的一百零八號蔗田進行採收,當時由於這片蔗田甜度佳,還受到日本政府的獎勵。

運送甘蔗

照片年份:1939攝於苗栗公館鄉

民國二十八年、昭和十四年甘蔗田收成,大家把甘蔗集中後等待五谷岡一號線台車,將甘蔗送入製糖廠,就完成了今天的工作。

照片年份:1939年

民國二十八年李玉羅擔任苗栗糖廠通霄原料區主任,不時要到甘蔗田裡,指導農民種植技術。

照片年份:1943年(昭和18年)

民國三十二年通霄甘蔗轉運站,農民用牛車將甘蔗載到轉運站驗收,然後用輕便車運到通霄火車站運輸。

民國二十八年李玉羅擔任苗栗糖廠通霄原料區主任

照片年份:1946年

早在六百多年前,台灣的原住民就已經懂得用甘蔗的糖漿來釀酒,清代台灣的糖業更是發達。由於利潤驚人,日本人統治下台灣遍植甘蔗,爭取外匯,而進入糖廠工作也必須取得技術員的資格。

甘蔗田收成

照片年份:1951年

通霄鎮製糖事業曾經非常興盛,福興里、城南里一帶成立糖郭,是當時主要經濟作物來源。照片攝於民國40年,農民辛勤種植甘蔗,當時沒有機械輔助,常需藉助大批人力進行甘蔗收成。

農地調查委任書

照片年份:1941年﹝昭和30年﹞

日本人在各地成立農地調查處,以農地調查委員作為和農民之間的溝通管道。

米榖講習修業證明

照片年份:1942年﹝昭和31年﹞

為了增加稻米產量,日本人舉辦米穀講習會,指導相關種植技術,圖為李玉羅米穀講習所修業證明。

 

--------------------------------

大日本製糖

 

 

  • 虎尾糖廠

    虎尾糖廠,舊稱虎尾製糖所,位於台南州虎尾郡虎尾庄,為現今雲林縣虎尾鄉。

    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於1906年設立。

  • 北港糖廠,舊稱北港製糖所,位於台南州北港郡,現屬於雲林縣北港鄉。

    1910年時日人小松楠彌等人,以資本金三百萬圓創設。

  • 玉井糖廠,舊名為玉井製糖所,位於台南州新化郡玉井庄,為現今之台南市玉井區。

    1906年台人陳鴻鳴創辦永興製糖會社。

  • 大林糖廠,原名大林製糖所,位於臺南州嘉義郡大林庄,為現今嘉義縣大林鎮。

    1909年高島小金治等人成立新高製糖會社。

  • 斗六糖廠,舊稱斗六製糖所,位於台南州斗六郡斗六街,為現今台南市斗六區。

    1909年台人吳克明與王雪農合資成立。

  • 彰化糖廠,舊名彰化製糖所,位於台中州彰化郡和美庄,為現今彰化縣和美鎮。

    1909年高島小金治等人成立新高製糖會社。

  • 烏日糖廠,日治時期稱為烏日製糖所,位於台中州大屯郡烏日庄,為現今台中縣烏日鄉。

    霧峰林家林烈堂於1919年創設。

  • 沙鹿製糖所,位於台中州大甲郡梧棲街,為現今台中市梧棲區。

    前身為1914年創立的億源米糖株式會社沙轆工場。

  • 月眉糖廠,日治時期稱為月眉製糖所,位於台中州豐原郡內埔庄,現台中市月眉區。

    1909年由日人小松楠彌設立。

  • 苗栗糖廠,舊稱苗栗製糖所,位於新竹州苗栗郡苗栗街,為現今苗栗縣苗栗市。

    前身為日人松岡富雄於1917年創辦。

     

    --------------------------------

    日本時代糖業小火車

    糖業鐵道車輛彙整《貨車及特種車》萬志超提供

    壹‧貨車

    農務車:溫湯浸種車,轉裝機,滾筒除砂機,十二噸硝氨水罐車

    甘蔗車:立木式甘蔗車,五噸標準型甘蔗車,五噸圓管型蔗箱車,五噸角鐵型蔗箱車,五噸圓管型欄柵車,五噸角鐵型欄柵車

    砂糖蓬車:五噸木造蓬車,五噸鐵製蓬車,七點五噸鐵製蓬車,十五噸鐵製蓬車,五噸捲簾式蓬,1067mm捲簾式蓬車,1067mm木造蓬車,1067mm鐵造蓬車

    糖車:五噸移倉糖車,FRP散裝糖箱車,1067mm散裝糖斗車

    飼料穀物車:六噸FRP散裝飼料車,六噸備用不銹鋼散裝飼料車,七點五噸散裝飼料車,五噸散裝穀物蓬車

    平車:五噸木造平車,五噸鐵製平車,七噸木造平車,七噸鐵製長物車,八噸鐵製長物車,十噸鐵製長物車,十五噸鐵製大物車,三十噸鐵製大物車

    罐車:五噸水櫃車,五噸糖蜜罐車,八噸糖蜜罐車,十噸糖蜜罐車,十噸糖酒精車,十二噸糖蜜罐車,十五噸糖蜜罐車,1067mm二十噸糖蜜罐車,1067mm三十噸柴油罐車

    蔗渣車:五噸蔗渣車,五噸高欄車,五噸推卸式蔗渣車,十噸推卸式蔗渣車

    其他貨運車輛:五噸低邊車,五噸土方車,五噸包鹽車,五噸散裝鹽車,七點五噸散裝鹽車

    其他車輛:高邊車,原料守車,營業守車,拾蔗車,聯結車,原石牽引車,郵政車,加油車

    未知車型貨車:乳牛車,香蕉車,酒精殘渣車

    貳‧特種車:

    手推車,機動道班車,附掛車,養路工程車,軌道割草車,簡易藥劑除草車,十二噸藥劑除草車,鏟土除草車,道碴車,機具載運車,綜合砸道機,吊車,救援車,搶修車巡道車

    附註:依糖業鐵路規章,車輛分為機車、客車、貨車、特種車四種。

     

    農村小愛

    我在苗栗關心老屋、關心台灣農業、關心老人家、關心記憶、關心傳統美食
    「父母那代為了追求他們的自由從農村到都市,

    我們這代為了追求我們的自由從都市回到農村。」

    更多訊息請上農村小愛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sinpulove

     

    ---------------------

    資料來源:

    苗栗老照片、維基百科、農村小愛

    台灣製糖工場百年文史地圖,以下工作人員: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廖泫銘、彭逸帆
    日本熊本県立大学環境共生学部居住環境学科:辻原万規彦、今村仁美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洪致文、馮維義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