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包裝這檔事

當了媽媽之後,更加注意食物的來源,擔心小孩吃進黑心食物或過多的添加物。除了尋求令人安心的食材外也希望支持台灣小農,主婦聯盟、上下游、吉甲地、江醫師魚子鋪、248農學市場及附近的有機店都是我時常採購的地方,可是,當我開始嘗試著「減塑」時,卻發現我的塑膠袋來源大多是因為採買食材而產生的,一把菜就是一個塑膠袋,一條魚也用掉一個塑膠袋,採購的同時也心生罪惡感,我這樣的購買方式到底有沒有幫助台灣的環境?

在傳統市場採買的好處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也可自行攜帶購物袋,避免使用到新的塑膠袋。但是,很多事情是消費者無法掌握的,我買的魚是否出自污染的海域?是否有重金屬殘留?或是養殖過程中用抗生素?我買的豬肉有沒有瘦肉精?那麼,我應該怎麼做?是選擇塑膠包裝的無毒食材還是「裸裝」的傳統市場食材?

從前,我們的雜貨店都是散裝的包裝,但是台灣潮濕的天氣容易讓食物變質,散裝的產品來源或保存期限不明使消費者疑慮,好像包裝在塑膠袋裡的食品才是乾淨,現在聽到國外有不提供包裝的有機超市,感覺好像很先進,但是其實這不就回到我們古早雜貨店的概念嗎?希望有天在臺灣看到這樣的超商,在良好的管理下,提供無包裝、乾淨新鮮且來源明確的食材。

經過有心人士及政府幾年下來的努力,我們食品的標明上越來越清楚,成份有註名添加物、產地及是否為基因改良,但是在包裝材質上的標示卻是零。

現在許多人透過網購,嚴選健康有機食材,產地故事說得很動聽,但是消費者如果有心想要選擇友善包裝的產品,卻無相關資訊做判斷,比如說賣同樣產品的商家,如果一家是一般的塑膠袋包裝,而另一家選擇可分解的包裝材質,價格也許會因此不同,但是消費者如有更多的資訊就會瞭解其中的差異。

再者,包裝內常有無數的小包裝,消費者拿在手上也往往無法從外觀判斷。當消費者可以自由選擇判斷時,是否能由這樣機制讓市場慢慢朝向友善包裝的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