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蜜餞式微 天然梅產品逆勢崛起 農政單位呼籲轉型

台灣曾是產梅大國,1996年面積最高達1萬公頃,甚至出口日本,不過外銷市場漸漸被低價中國梅取代,連國內市場也被攻佔,目前面積僅剩4千公頃,在食安風波打擊下,今年甚至供過於求,農委會每公頃補助1.4萬元請農民不要採收,但補貼僅是最消極做法,同是梅子主要產區,南投縣信義鄉就走出不同的路。

觀光行銷,信義鄉農會走出梅子新路

147228525752411729
純脆梅子磨粉很受歡迎(圖片來源/信義鄉農會)

說到梅子故鄉,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是南投信義鄉,近年信義鄉農會積極行銷梅子,2007年打造「梅子夢工廠」,結合觀光、梅子DIY、梅精、梅子冰淇淋等產品,成為許多遊覽團必逛之地,讓中橫梅子產業起死回生。

信義鄉農會早在1989年就設立食品加工廠,不同於高雄多用竿採梅,這裡的梅子大多使用人工手採,雖然費工,經過包裝行銷後,價值卻大大提升。

信義鄉農會主秘陳永芳說,農會每年大約收購6、700噸梅子,每公斤收購價在20~45元,依用途而不同,做脆梅的個頭比較大,價格最好,「雖然我們的總種植面積減少,附加價值卻提升了。」

信義鄉農會除了販售基本款的蜜餞、脆梅,還仿照日本開發出有機梅精、梅子醋、梅香醬油膏等,曾以梅子味增獲得2009年農漁會百大精品,開發出只有在信義鄉才能吃得到的梅子冰淇淋;近年食安風暴人心惶惶,信義鄉只用糖、鹽、甘草以及新鮮梅子磨製出來的古早味梅粉,一瞬成為詢問度超高的產品。

陳永芳感嘆地說,過去十多年梅子價格低迷,雖然梅子可以很粗放栽培,但用手採可以穩定品質,農會一直堅持、推陳出新,才漸漸獲得好口碑,完全不受食安風暴影響。

食安風波下,天然梅乾逆勢崛起

另一個在食安風暴逆勢崛起的是有機、天然果乾。「豆之家」業務洪慧珊說,這兩年果乾業績一年比一年好,包括有機梅乾在內,店裡的果乾都沒用化學添加物,只以甘草、檸檬酸等天然原料加工,消費者在食安危機下,自然會來找安心的產品。

豆之家的有機梅子主要來自南投水里,大部份是手採,洪慧珊說,其實可以依照梅子大小發展不同加工品,大顆的做蜜餞、脆梅,小顆可做醋、酒等液狀產品,每種梅子都有不同用途。

「蜜餞故鄉」彰化員林因食安風暴受挫嚴重,不過當地老店「梅香莊」因減少使用添加物,梅乾業績反而增加2成。老闆游俊傑說,10多年前就開始不用漂白劑、防腐劑、糖精等,大家都不看好,但食安風波後,彰化衛生局積極查緝,拒絕關說,有許多同業反過來說要做沒有糖精的蜜餞。

然而,看著昔日興盛的蜜餞街逐漸沒落,游俊傑無限感慨,「我有朋友帶彰化蜜餞送禮,竟被他的朋友說,下次不要送這個,我們不吃,」他認為,只要好好做,梅乾還是有市場,這次食安風波,通路還因他沒出問題,反而多下單。

農委會:輔導轉型朝無農藥梅子前進

1537669_611117318957260_485860759_o
南沙魯部落居民發展自己加工(圖:家在南沙魯提供)

根據農委會統計,目前國內約有4成梅子手採直銷或共同運銷,其餘仍用竿採,中部產地信義及水里地區梅園多已結合手採梅園,推廣休閒觀光。高雄市桃源、那瑪夏、甲仙、六龜地區,為全台最主要竿採梅供應地,東部梅園也以竿採為主。

農委會農糧署運銷加工組副組長饒美菊表示,山上的竿採梅子尺寸小,醃漬後吃不到肉,大小符合蜜餞廠需求的不到三成,今年正好是個契機,農委會將輔導竿採梅的農民改用手採、矮化植株,教農民嫁接技巧,種出比較大顆的梅樹,分級包裝,朝有機、無農藥梅子前進。

他也指出,中國的人工費用上漲,業者進口量近年沒有明顯增加,主要是蜜餞消費量減少,因此轉型勢在必行。

自產自銷才能打破低價

轉型是產官間的共識,但如何進行才是農民關心的重點。2011年,那瑪夏居民劉瑋婷和伙伴林春成及其家人協力推出「南沙魯脆梅」,標榜無農藥、化肥、不加化學添加物,在網路自產自銷,對農委會說的轉型感觸很深。

「脆梅不能過甜,要保留梅子本身的酸氣和香氣,我們光是試口味,就花了2、3年,」不只如此,還要自己設計包裝、驗營養標示、找瓶子、紙箱、經營粉絲頁⋯「農委會轉型說了很多年,但沒看到實際行動。」

劉瑋婷有感而發說,自產自銷沒那麼簡單,農民光是忙梅園就耗掉許多力氣,農委會若真要協助轉型,不如提供農民檢驗營養標籤、農藥殘留的資源,讓大家可以自己生產自己賣;此外,部落裡最缺乏的是技術,農委會應該把技術往下帶,輔導部落做初步加工,直接面對消費者。

延伸閱讀:食安風暴影響 青梅保價收購僅去年一成 梅農憂價崩

11073489_946244528718939_1310550299_n
居民集資購買機器處理青梅,希望找出路(圖片提供/家在南沙魯)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