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基會今年3月和教育部合作,針對全國各高中女學生進行飲食問卷調查,共回收高達9640份問卷。調查顯示近15%女學生午餐的營養攝取不足,僅吃餅乾、包子、炸雞等食物充飢,陽明大學學校衛生研究中心主任劉影梅走訪校園更發現,有女學生將張君雅點心麵當午餐吃,甚至不吃,如此不良的飲食習慣,非但無法達到減肥效果,更有可能影響女性賀爾蒙的分泌。
15%高中女生午餐亂吃 4成女生在減肥

雙薪家庭比例的上升以及消費自主性的提高是影響學生普遍外食的主因,消基會表示,本次調查發現,全國有80%的高中女學生選擇學校提供的午餐或是自備便當,其餘約15%的女學生則是亂吃,無法在午餐當中同時攝取米飯、菜和肉等餐點。
問卷也顯示,有40%的女學生過去半年有在實施減肥計劃,20%的學生不是天天都有吃午餐,劉影梅解釋,很多女生常會有一個迷思,那就是以為不吃就可達到瘦身的效果,但其實不然,尤其高中女學生正值發育期,研究顯示如果不吃早餐,身體會喪失11%保護作用,不吃午餐比率則有14%,這樣反而無法達到減肥效果,而且中午不進食對於課業的學習或體能的訓練都會有影響。
劉影梅表示,已有科學報告指出,女性的體脂肪若不到18%,將會影響身體分泌脂溶性的女性賀爾蒙,造成月經失調,所以飲食的不均衡絕對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
消基會 學校有責任提供更健康營養午餐
對此,消基會呼籲,家長和學校應該一同協力為孩子準備均衡飲食的餐點,學校熱食部有責任提供更健康的營養午餐,或是添購蒸便當的設備,引導孩子從家中攜帶便當來學校吃,劉影梅則建議,學校或許也可在中午限制熱食部販賣零嘴、泡麵等速食,間接引導孩子均衡飲食。
消基會董事長陸雲說,媒體形塑的明星、模特兒樣貌常容易成為高中女生模仿的對象,進而讓學生產生對自身理想體重的錯誤想法,但健康的女性不代表就是要瘦,這部份的價值觀翻轉仍有待社會大眾一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