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滋豐水產公司出口到中國的蝦苗飼料,被檢出酸價過高,且含有牛羊成分,違反中國規定,漁業署坦承兩週前就曾聽到消息,不過一度以為是「網路謠言」,今天趕緊補破網,行文高雄市政府查廠,釐清牛羊成分到底是源自肉骨粉、油脂還是其他成分,不過因為「時間太晚了」,明天才會去查,預計一個月內召開專家會議,檢討國內法規。
中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4月13日發出預警,台灣的滋豐水產資材公司輸入的蝦苗飼料,被檢出不得添加的牛羊源成分,且酸價過高,未來六個月要逐批查驗。
主管水產飼料的漁業署和邊境管理的防檢局都表示,沒有收到中國通知,不過漁業署副署長黃鴻燕坦言,先前曾聽說過類似的消息,認為是「網路謠言」,今天已經行文高雄市政府查廠,但市府說因為時間太晚,要到明天才能查,「這是地方政府職權,我們不能踰越。」由於還沒查廠,到底牛羊源是來自肉骨粉、油脂或是其他成分,目前都不得而知。
許多國家因為擔心狂牛病,禁止在畜禽、水產飼料中添加牛羊成分,不過台灣並無規定,不能在水產飼料中加牛羊成分,但畜牧處副處長王忠恕表示,中國是因台灣列在口蹄疫疫區,所以禁止偶蹄動物出口,因此不能驗出牛羊成分,和狂牛病沒關係。
他表示,先前農委會從未接到水產飼料被退運,這次查廠會抽驗業者飼料來源,檢驗動物性油脂有無違反法令,也會驗飼料成品,「從原料到成品都要驗。」

農委會推測業者為省成本加肉骨粉
水產飼料成份包括蛋白質、油脂、維生素等,蛋白質含量主要來自魚粉,加了肉骨粉或大豆粉魚蝦不愛吃,農委會副主委沙志一表示, 加了肉骨粉後,動物的吸收率和消化率比較差,在動物性蛋白質中,魚粉最高級,價格也最貴,業者可能為了省成本添加其他蛋白。
飼料業者表示,肉骨粉屬於動物的下雜料,成本比魚粉低至少一半,但是養殖有風險,「蝦子不吃,還會死給你看。」
農委會表示,水產飼料較無檢疫問題,是台灣飼料出口大宗,主要出口到馬來西亞,去年一共5263噸,不過馬來西亞可以添加牛羊成分,中國則只佔270公噸。
沙志一說,這次業者並未違反台灣法令,屬於商譽上的誠信問題,若業者要運回台灣,視同進口,須依照台灣的檢疫流程,之後會向業者宣導,遵守輸入國的當地法規。
一個月內召開會議,檢討飼料油酸價
除了牛羊源成分,這次業者被檢出酸價超過中國標準,中國的飼料動物用油標準是20,台灣沒有規定酸價,而是規定游離脂肪酸,上限是20%,換算成酸價高達40,整整是中國2倍。
農委會表示,酸價過高應是油脂氧化,雖然台灣沒有規定酸價,但可以肯定油的品質已經不好了,將在一個月內召開會議,邀請專家根據科學數據,討論是否修改飼料油標準。
有專家私下表示,台灣的飼料酸價很難超過20,「那個味道就很難聞了」,業者應是為了省成本。
王忠恕說,水產飼料油脂比例較高,可能因氧化酸價上升,所以源頭就要控管好,加工時溫度不能太高,否則油脂會氧化、焦化,出廠後也要有適當保存方式,至於這次是哪個環節出問題,要再查廠釐清。
相關閱讀
台灣蝦苗飼料 被中國驗出酸價過高與含牛羊成分遭禁 飼料成分待釐清
嚴防狂牛病,多國禁止牛羊肉骨當飼料,台灣沒規範 學者籲修法
還蠻好奇究竟產地證書以及相關的國際檢驗檢疫通報是怎樣運作的? (對輸入產品發布國內警示應該是各國都有)
因為就日本產地偽標事件,產地證書於輸出入時,多數狀況並不是必要的?
那一般查驗到有問題的輸入產品,比如說此事件的含有牛羊源水產飼料的狀況,如果沒有台灣的產地證明書,那大陸需要向WTO會員通報台灣嗎?(因為這樣無法證明貨品產於台灣吧? 如果根據相關貨運單證,應該頂多證明來自台灣?)
所以其實鳳梨跟蝦苗飼料事件本來應該走小三通?
http://kmweb.coa.gov.tw/subject/ct.asp?xItem=1097784&ctNode=2335&mp=153&kpi=0&hashid=
“台東鳳梨釋迦每年出口9000多公噸,其中有9成是銷往大陸,因為循著小三通模式進入大陸,因此在農藥殘留上沒有正常通關檢驗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