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日前宣布禁止在化妝品中使用3-亞苄基樟腦(3-Benzylidene-Camphor,3-BC),該項物質由於具有良好吸收紫外線的能力,過去常被應用於防曬乳中,但自從國際間的科學家指出3-亞苄基樟腦恐有導致人體內分泌失調,甚至影響生殖系統等危害後,法國已於2011年禁用,歐盟則在上個月27日宣告跟進,且自明年2月18日起含有該物質的化妝品都不可進入歐盟市場。(圖片來源 /Aikawa Ke@flickr )
台灣在2007年增列「3-亞苄基樟腦」為含有醫療或毒劇藥品的化妝品,業者若欲添加此成分需向衛福部(當時為衛生署)申請許可證、登記為含藥化妝品,其中產品限量不得超過2%,與過去歐盟的標準相同。至於台灣未來是否跟進歐盟也禁用?衛福部僅表示,除了顧慮安全性外,仍需考量國際間的經貿狀態,再行評估。
3-亞苄基樟腦能吸收UVB 早期國際間愛用
紫外線依波長長度共可分為UVA、UVB與UVC三類,但UVC因波長短進入大氣層時就會被臭氧所隔離,因此能輻射至地面的只剩UVA和UVB,其中UVA能深入人體真皮層,穿透力強,能促使皮膚老化,是引起斑點的主要因素,而UVB波長雖然較短,只可停留在皮膚的表皮層,但因為能量較強,可灼傷皮膚,一般常見的曬紅、曬傷便是受紫外線UVB所害。
3-亞苄基樟腦為樟腦類衍生物,與4-甲基亞苄基樟腦(4-methylbenzylidene camphor)同為能吸收UVB的物質。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凌永健指出,其化學結構為不飽和環,又富有許多雙鍵,是很好吸收uv光的材料,而且吸收後化學鍵並不會被破壞掉,算是很穩定的化學物。
德、法、歐盟接連停用或禁用
而根據今年國際美容科學期刊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刊載的資料顯示,1994年以來這3-亞苄基樟腦和4-甲基亞苄基樟腦深受業界歡迎,但自2008年起,樟腦類恐影響人體的研究陸續出現後,迫使3-亞苄基樟腦與4-甲基亞苄基樟腦幾乎在德國全面停用。
2008年同一年,國際化學秘書處(ChemSec)將3-亞苄基樟腦列為生活用品中常見的環境荷爾蒙之一,會影響免疫系統,甚至引起癌變。對此,身兼靜宜大學化粧品科學系助理教授與育成中心主任的吳珮瑄解釋,這類物質通常遇到紫外線,結構式會改變,因光分解而產生一些對皮膚的刺激。

防曬乳含環境荷爾蒙物質 越擦越容易曬傷
吳珮瑄表示,近年海生館也曾發表一篇研究指出防曬乳中會添加的奈米級氧化鋅和二氧化鈦會導致魚胚胎萎縮、小公魚變性成小母魚,雖然這類含有環境荷爾蒙的防曬乳要使用到一定的量,進而導致人變性很難,但因為擦抹時,防曬乳內含的物質會從人體皮膚的表皮層進入,很有可能會引發皮膚癌。
此外,吳珮瑄還說,因為3-亞苄基樟腦具有影響免疫系統的疑慮,「當免疫系統越弱,皮膚越容易過敏,民眾越擦含有這類物質的防曬乳反而會適得其反,更容易曬紅、曬傷。」
不過根據衛福部食藥署「西藥、醫療器材、含藥化粧品許可證查詢系統」資料顯示,目前國內製造廠與進口商並無3-亞苄基樟腦的許可證登記紀錄,可見市售經衛福部核准的防曬乳沒有摻有這類物質。吳珮瑄也說,3-亞苄基樟腦在業界使用上很冷門,這幾年協助雜誌分析市售防曬乳物質時也很少看到。
除了有可能深受這幾年國際間影響外,吳珮瑄分析,3-亞苄基樟腦顏色深黃、具有濃濃樟腦味,業者在製作時需添加大量香精才能蓋掉味道,都有可能導致業者少用。
國內無業者申請許可證 禁用與否衛福部需評估
至於我國是否要跟著歐盟腳步禁用3-亞苄基樟腦?衛福部食藥署醫粧組化妝品管理科科長葉孟宜表示,雖然市售防曬乳沒有這類物質,但仍需考量中國大陸、東協、日本等地的狀況,以及國內民眾使用的態樣,因為斷然跟進有可能會造成貿易障礙,食藥署需進行整體評估,再來看是否要提報至專家學者諮議會討論。
而市售防曬乳五花八門,究竟該如何挑選?對此,葉孟宜呼籲,民眾不要購買來路不明的化妝品,尤其是價格過於便宜、標示不清、有仿冒嫌疑等產品都需特別注意,此外網路購物網時常沒有詳細標示化妝品的成分物質,消費者須謹記看標示、製造廠、外觀完整度,再決定是否購買。
歐盟禁用3-亞苄基樟腦 學者關切同類樟腦衍生物
雖然歐盟這次只禁用3-亞苄基樟腦,但在凌永健看來,「同樣屬性的樟腦類衍生物都要特別關切」,他指出,近期國際間出現許多生殖毒性與發育毒性的研究,其中有些研究的主軸正是防曬劑,而且這幾年白人併發惡性黑色素瘤的比例越來越高,不得不讓科學家懷疑「究竟是紫外線越來越毒?」抑或是「防曬產品不如原本所宣稱的功效?」
尤其3-亞苄基樟腦具有內分泌干擾的作用,凌永健說,這代表不僅是一般成人,包含懷孕中的胎兒,其器官都有可能因為母體擦拭不當的物質而受到影響,且這影響會持續至胎兒產出後乃至幼兒的階段,因此防曬乳內含物質的安全性必須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