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基改,為了誰?─記《基改科技與基改食品管理》跨領域座談會

座談會(20150824)

文│陳儒瑋

搭上捷運抵達北門站,按圖索驥走到北門郵局旁的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踏入三樓教室,裡頭早已擠滿人,默默地走到最後頭的椅子,翻閱著今日「基因改造科技與基因改造之食品管理」跨領域座談會手冊。

上半場議程主題為「基因改造科技及其意涵」,分別由余淑美院士分享「生物科技與基因改造技術」、潘子明教授說明「基因改造食品現況與安全評估」,最後則由郭華仁教授提出「基因改造產品的科學﹞經濟及社會的省思」。我分別聽過三位老師在多次於其他場合的講座,但印象中倒是首次見到三人一起同台。

余院士從因工業開發、化學汙染及氣候異常等造成全球土地危機的觀點切入,認為在全球耕地面積逐漸減少的情況之下,認為透過基因工程技術,可以克服種原不足與不同種難以雜交的問題,產生新的適應全球氣候的基改作物,解決全球糧食不足的危機。認為藉由研發先進且安全的基因改造技術,經過嚴格動物安全評估,不儘可以增加食品的營養成分,更能對應快速增加的人口。

她以近來通過核准的北極基改蘋果和天生基改馬鈴薯為例,這兩種藉由基因靜默(genes silence)方式的基改作物,並沒有引入外源基因,而是關閉基因中產生某種酵素的機制,相當受到餐飲界的歡迎。最後余院士以「汽車汙染空氣,是否仍需要開車?」為例,解釋我們應在經濟發展與環保中取得平衡,以基因改造作物的目標來看,其實也是相當「有機」的

潘教授則從擔任基因改造食品審議小組成員的身分,來向現場聽眾說明目前基因改造食品的審核流程與結果。基因改造產品目前在台灣的管理部門,由科技部在上游負責研發管理、農委會在中游管理環境生態與飼料,衛生福利部則是在下游掌控食品安全。而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基改食品查驗登記流程,分為「食品組」負責食品安全審查許可、「研檢組」擔任檢驗方法驗證工作,而「基改食品審議小組」則由專家學者和消費者團體組成進行科學性風險評估。

潘教授一再強調,任何擔任官方工作的委員自身也是消費者,絕對會嚴格執行審查工作,而通過審查的基改食品事實上安全無虞,再者以台灣目前允許進口的基改食品原料為97項,遠遠少於日本的287項,顯見台灣的標準並沒有特別寬鬆

不同於前面兩位老師強調科技與食品安全面向,郭華仁教授以基改產品對經濟與社會產生的影響出發。首先他表示由於今天是由科技法律研究所主辦的課程,因此先介紹Steven M. Duker公益律師的重要著作《 Altered Genes, Twisted Truth》,此書探討基改種子公司如何運用政經影響力掌控基改科技政策的走向,更被珍古德博士譽為五十年來最重要的一本書。

接著,從政治經濟學的面向來看,基改作物需要花上比傳統育種多上25倍的經費、研發所需時間並沒有縮短,而且專利權的壟斷也是個嚴重問題,例如美國種植的基改黃豆及玉米幾乎全為孟山都一家公司所擁有。另外,基改作物不僅不如預期般減少農藥使用量,更因農藥濫用,導致超級雜草、超級害蟲與造成第三世界國家土地汙染與危害小農健康(推薦觀看:殺戮農場)。最後,郭老師引用教宗聖方濟各今年六月發布的通諭作結,「基改作物即使對某些地區有經濟上的好處,但不應忽視其缺失。…基改議題相當複雜,應有足夠的經費來進行不受大公司控制的、跨領域的研究,來探討各層面的影響。

下半場安排的議程主題為「基因改造食品之管理」,分別由食藥署李婉媜科長介紹「我國基改食品標示管理」、交大科法學院陳鋕雄副教授從法律觀點解析「基改食品管理措施與國際貿易規範」,最後則由董事基金會的許惠玉主任從消費者觀點探討「資訊揭露與風險溝通」策略。

李科長帶來的是熱騰騰七月一日上路的基改食品標示新制介紹(新制詳細內容可以看這裡),今年年底之前包含散裝、食品添加物和包裝食品都須納入管理。她也提供許多官方文宣資訊(請點這裡看)及問題Q&A的查詢網頁,歡迎業者與民眾自行前往查詢。

不過,在李科長的報告之中有一個很值得特別提出來的,就是在此次標示新制中,高層次加工品必須加註警語,但是涵蓋範圍僅有「黃(大)豆油、醬油、玉米油、玉米澱粉、玉米糖漿、棉籽油與芥花油」等七項成分,並非包含我們之前認知的所有成分。

陳鋕雄副教授先簡單介紹與基改食品標示制度有關的SPS協定(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措施協定)與TBT協定(技術性貿易障礙協定)。

在SPS協定之中,必須符合「科學證據」、「必要性」、「允許暫時性措施」、「不歧視」及「國際標準」等原則;而在TBT協定之中,目的與SPS不同,認為「國家於該國認為適當之程度內,採取必要措施以確保該國輸出品之品質,或保護人類、動物、植物之生命或健康或環境或防止欺騙行為。」,遵守的原則為「技術規章之不歧視」、「必要性」及「符合性評估之避免不必要遲延」。

實施基改食品標示新制,從產業觀點來看,非故意摻雜率從5%調至3%或許會增加進口業者成本,導致業者不願意進口基改食品原料,或是使得因業者改採用價格較高的非基改原料,而提高市場上的食品價格。但從法規合制性來看,此規定對國內外產品一律適用並無歧視問題,而主要的精神應該是並非以食品安全為唯一考量,還包括日益重視的消費者知情權

最後,董氏基金會許惠玉主任則以反式脂肪為例子,說明食品科技的發明對人體健康風險影響,必須透過長時間的流行病學研究才能顯現,目前雖然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證明基改食品對人體與環境有具體危害,但我們是否要需要這麼早就熱烈擁抱基改食品?標示是讓消費者有知的權利,更重要的是教育,讓消費者能有自主風險判斷能力而做出選擇

會後則有相當多聽眾提問,但主要還是圍繞著基改食品安全風險疑慮。然而,基改科技產品為何直到今日全球仍爭議不休,絕對不會只是因為人體的健康風險這樣單純的因素。濫用農藥對環境的危害、種子專利權被幾家跨國農企公司把持、生物汙染風險的不可逆性或是生態環境與飲食文化的單一性等等,這些由基改作物帶來的政治社會經濟的困境,才是造成現在需要跨領域討論共思解決之道的處境。

如郭華仁老師所言,「基改科技是化約論的極致,妄想將複雜的糧食議題單一化成只要透過基改科技就能解決。」一直在想,基因工程難道就是解決全球糧食問題唯一解藥?對環境友善的永續農業,其實也需要非常精密的科學知識才能運作,為什麼反基改就一定是反科學?僅只強調科學技術與管控嚴謹,無法真實反映社會現況的官方論述,真的禁得起考驗?

基改科技已然大大改變我們的生活,但這樣的改變,則是朝哪個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