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食堂糖果屋 大阪北芝社區專業服務

離大阪市中心只有30分鐘的箕面市北芝社區(kitashiba),是一個曾經因歷史因素受到差別歧視待遇的200戶社區,有些居民甚至不願意透露住處,但在當地服務的社區組織北芝生活創造網路」(Living Development Network Kitashiba)的長期努力之後,這裡成了溫暖的集合住宅群,有社區自營的糖果屋、老人食堂和咖啡店,也有使用有機蔬菜的食堂,居民互動頻繁,充滿小孩笑聲。

創造這項奇蹟的北芝生活網絡,同時也是個有能力養活40名職員的社會企業,他們對社區服務的專業程度,甚至讓政府都希望將老人服務、其他公營社區委託由他們執行。

日前北芝生活網絡秘書長池谷啟介,應伊甸基金會邀請到台灣演講,分享如何蒐集社區意見、滿足社區需求,還能籌措財源、開闢不同社區服務,以社會企業的方式進行社區營造。

over60
社區居民自營食堂(圖片來源:北芝生活創造網絡)

協助居民創業,經營社區食堂

走近北芝社區,一間掛有「510 kitchen」招牌、由社區居民經營的食堂,專門標榜使用日本國產小麥製成麵包,也不使用添加物,而且還會向宅配有機蔬菜、無添加的肉品、熟菜的「四葉草聯絡會」購買有機蔬菜當作食材,整道料理最多不超過300台幣,是社區居民用餐的好去處。

510 kitchen,就像北芝社區裡的其他事業,是由是社區居民自行創業,但繳納租金給「北芝生活創造網路」,餐廳除了讓居民磨練經營之道,也是每天碰面寒暄的重要場所,協助社區創業的北芝生活創造網路,也有固定收入可以進行更多的服務。

deli9-1
(圖片來源:北芝生活創造網絡)

樂馱屋,糖果換情報

在食堂旁則是名為「樂駄屋」的糖果店,更是社區孩子愛來的場所。不過這種景緻在1990年代的日本其實更為常見,大人、小孩只要花2、30塊日圓就可以買到好吃又精緻的糖果;但對社區居民而言,樂駄屋不只帶有復古風情,更是社區孩子們的情報站。

「有些孩子在學校缺乏學習成就感,或遭老師挫折,變得不愛去學校、躲在家裡,但還是會想去糖果店買糖果。」在北芝社區工作超過15年、現為北芝生活創造網路秘書長池谷啟介說,為了掌握這群孩子的真實想法,所以藉由他們來糖果店購物時就近觀察。

「但我們也不會主動問,就是觀察眼神、行為,等他們自己開口說。」北芝生活創造網路藉此掌握孩子的動向、心聲後,便開始發想不同的「服務」,來滿足孩子們的需求。

d2829d7831d7dc9d1af67b376b44ae3f
「樂駄屋」蒐集社區小孩心聲(圖片來源:北芝生活創造網絡)

從樂駄屋到kids coffee,滿足居民的各種需求

在糖果屋之後,社區又開了「kids coffee」,因為「有的孩子說他昨天一個人在家吃泡麵,或昨天沒吃飯,」所以社區就讓孩子們自主經營咖啡店,可以享受和大家一起吃東西的過程,池谷啟介笑說:「滿足了這個就又有不同的需求,就會有不同的專案出現、執行。」

因為過去北芝社區曾是佃農、賤民的居住地,在社會上低自信、受歧視。池谷啟介說,「曾經我們問過路上的孩子,你會什麼?但這邊的孩子都會說我做什麼都會做不好。」但是當孩子們可以自己開一家自己的店,成就感油然而生,甚至會想在未來開一家自己的店;池谷啟介說,「看到這些孩子的情況,真的會非常開心。」

container(5
(圖片來源:北芝生活創造網絡)

好吃、好玩、參與規劃才能把人帶來

「好吃、好玩、參與規劃,是我認為社區工作最重要的。」池谷說,但一開始北芝社區的民眾也是不太會開會,開會也沒有得出結果。

後來社區開始改變「會議形式」,著重在發表意見的活動。像這週社區的孩子要進行「夢想比賽」,只要被小朋友票選第一名的夢想就可以實現,社區曾租過購物中心舉辦「全員逃走中」和半天的熱氣球搭乘活動,讓社區勇於表達意見。

「不過小朋友也是有附帶條件,像要找其他朋友組夢想執行委員會去規劃、執行,還要再想辦法募一定程度的款項,才會有大人的幫助。

2015.7.31
社區居民參與各項公共活動(圖片來源:北芝生活創造網絡)

讓社區服務成為可長久的社會企業

但要推出樂駄屋、kids coffee、老人供餐食堂這麼多樣的服務,要如何籌措財源?

「我們一開始都不是想要爭取補助,而是想要做點什麼,再看看政府有沒有可以配合的補助款,再來爭取。」像供給老人吃飯的食堂,原本只是希望讓社區的老人可以互相寒暄、見面,享受大家一起吃東西的感覺;後來才取得政府的補助,擴大成一週三次,「所以最重要的是先開始做點什麼,再去看有沒有可以爭取的補助。」

但也不能落入政府沒補助,就什麼也不做的被動情形。「如果將社區力量帶入,就能節省許多成本。」池谷說,像樂駄屋其實是社區集資購買簡易的組合櫃,成本只要15到30萬日圓,再由民眾捐贈糖果屋的陳設架,並號召小朋友一起來上油漆,既能享受過程,又能打造硬體空間。

「現在糖果屋其實還是處於一個不賺錢的情形,但還是要盡量維持收支打平才能永續。」但像樂駄屋晚上就變身為「啤酒吧」,讓賺錢的事業能將資本回饋到社會性的服務項目中。有些服務能賺到錢,有些服務則是賺到社區居民的感情,不同的服務互相平衡。而「北芝生活創造網絡」的專業,更讓政府主動委託其他市營住宅的服務工作,由社區營造跨向穩健的社區企業。

「蒐集需求、滿足需求、提供服務」,甚至還能擴大、推出更多服務,讓社區營造成為可長久營運的社會企業,是「北芝生活創造網絡」的努力目標。

0048
社區舉辦的熱氣球活動(圖片來源:北芝生活創造網絡)

(本文為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人事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